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求职,这一年如坐过山车

作者:吕 妍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中青在线

“大爷,您先坐下来,慢慢说。”邳州市赵墩镇扶贫办的陈旭恒熟练地铺开纸笔,开始记录。临近岁末,年终考核、接待群众来访,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刚满100天的小陈很忙碌。

陈旭恒,江苏科技大学2011届毕业生,曾任学生会副主席。就在今年,他经历了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一次挫折。

“6月20日,毕业离校的日子,我竟然没有一份offer。”陈旭恒说,“毕业意味着失业,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

今年全省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比前两年增长20%,毕业生签约速度明显加快,而机会需要及时抓住。“年初参加招聘会、投简历,我找工作的目标定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春节后,陈旭恒获得竞争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资格,并经过笔试、考察进入面试。然而,“体检名单公布,没有我!”听到这个消息,陈旭恒一个人呆立在校园的操场上,泪如雨下……那时已临近毕业,他错过了村官的选拔考试、省公务员招考,也错过了数个优秀企业抛来的橄榄枝。“班里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有的还相当不错。大家开心地聚餐、拍照,而我,工作的事儿连说都不好意思说。”陈旭恒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曾经在学校里“叱咤风云”的他很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全省招募首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苏北、苏中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告映入陈旭恒眼帘。“同样要到基层,为百姓做事,选调生也好,志愿者也罢,都能有个自我展现的舞台。”陈旭恒决定试一试。

笔试、面试、考察……9月初,陈旭恒正式报到上岗。

“上班第一天,我从邳州市区家里骑电动车到赵墩镇,花了半个多小时。一下子从都市到了农村,直感到空旷甚至荒凉。”而刚上岗的几天,看到同事们忙前忙后自己却搭不上手,也让小陈很着急。

“我就多观察,然后自己找事儿做。比如拖地,我们认为一大早拖干净了好上班啊,但在农村不能这么干——早上人流量大,越拖越脏,要等到中午再拖。”陈旭恒如今俨然颇有心得。

陈旭恒擅长舞文弄墨,领导经常让他整理材料。“其实这也有门道,不能光归纳,还得把材料里反映的问题一一罗列,更要构思解决方法,选择最佳处理方式。”陈旭恒琢磨。

转眼到了国庆节,陈旭恒本打算回家,没想到镇里遭遇虫灾。亲眼看到铺天盖地的虫子狂吃庄稼,小陈有点懵。“我跟着领导挨家挨户跑,了解每块地的受灾情况,中午随便扒拉两口饭,到天黑跑了200多户吧,情况记了厚厚一本,整理材料干到半夜。”工作后的第一个长假,陈旭恒这样度过。

平常周末,总会回家过过城里生活了吧?陈旭恒的回答让记者有点意外: “周末我基本留在镇政府值班,处理百姓来访、看书、上网学习。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标语口号,实际工作中就得这么做!”

“年初找工作时,关心的是未来发展平台、薪水待遇。现在看到基层确实需要有知识的大学生,我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最着急的,是怎样让老百姓致富。”100天,时间很短,一项项具体、琐碎的工作让陈旭恒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蜕变”:“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本报记者 吕妍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