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国之一。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沪举办的“中澳高校改革座谈会”媒体见面会上,悉尼大学校方代表和前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杜瑞清对留学生们提出建议:要更合理地规划留学生涯,在选专业时尤其要避免“扎堆”。
现状:15万中国学生在澳留学
据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教育处消息,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15万中国留学生占澳大利亚留学生总数的27%,还有约10万中国学生在国内攻读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课程。
“目前,在悉尼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有5000多名,占在校生总人数的两成左右。”悉尼大学的副校长约翰•赫恩(John Hearn)介绍说,澳大利亚受中国留学生青睐,主要得益于澳洲高校与中国高校之间的频繁学术交流,仅悉尼大学与中国高校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就有50多个。2011年2月,悉尼大学还将设立一个全新的中国研究中心,聚集顶尖学者,与中国高校携手共进。
建议:留学前要有明确目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公派赴澳留学的学生共有9人,前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杜瑞清就是其中一位。据他介绍,1979年2月,他们九人被派往澳洲进修时,北京与悉尼之间尚无直达航班。“那个时代海内外环境的差异,在现在是难以想象的。”
杜瑞清认为留学之前一定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明白出去要学什么,学成后为了做什么,而不是盲目的读学位、拿文凭。”留学前,杜瑞清等人都是英语教师,在完成进修后,他们又主动要求攻读英文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九位成员回到出国前任教的院校继续工作,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杜瑞清表示,自己不赞成高中或本科时出国留学,“国内的本科教育已经相当完善,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知识储备后,出国后才能学得更好。”
提醒:避免专业“扎堆”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说:“很多中国留学生会有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不习惯向老师提出批评性的问题,不善于接受挑战。”他希望中国留学生能克服这个困难,因为“根据经验,当学生们提出批评性问题、挑战性问题时,会得到非常好的回报”。
在副校长约翰•赫恩看来,中国留学生往往不太喜欢广泛的交朋友。他为此建议中国留学生加入学生俱乐部,更多地了解其他国家的同学,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
在选择专业时,中国留学生也存在“扎堆”现象。约翰•赫恩教授说,“有些院系如经济、管理类有一半的学生来自中国,某些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甚至超过70%。”为此,悉尼大学的经济系去年减少了1000个国际学生的名额。他提醒说,希望中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多地结合自己的兴趣,“现在不少中国留学生选择了人文类、工程类专业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