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两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感觉时光似乎凝固了,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三件事:编杂志、搞活动、做发行。再细细寻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带来的内心感受,却也并非重复的单调,而是一种平凡的充实和淡淡的幸福。走上编辑岗位近20年,前辈们关于教育期刊编辑工作“采编通校杂”的定位早就深深烙入自己的心灵,甘愿做一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人。而在报刊总社优秀传统和前辈编辑风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在工作中渐渐找到自己对人生对工作的理解和态度,并努力一以贯之地践行,那就是做人以真,做事以实。
性格使然,我并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或者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所从事的工作又要求不断地接触各种人。所以在与领导、同事、作者和采访对象的交往中,都坚持真心以对、真情相待、坦露本心、直道而行。做编辑多年,经常会接到关系稿,有的是为评职称,有的是为课题结题,还有的是应付单位考核。文章质量尚可则皆大欢喜,文章质量不行的,我就会和作者反复沟通,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帮助列出写作提纲,牢记“像编教材一样编杂志”的前辈精神,决不让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稿件刊出。再如,我负责苏派名校联盟的日常工作,会员学校的缴费是一个繁琐的工作,对内要协调财务部、通联部,对外则要面对两三百所中小学校,寄发票、查询、催款等,最终在细致周到的服务中建立了彼此的信任,保持联盟平稳运行,各项活动顺利举行。另外,我还负责淮安地区的通联发行,淮安整体上经济欠发达,因为《江苏教育》近几年接连改版、扩版、提价,杂志订阅很不稳定,除了用心做好通讯员工作,我还利用采访和总社大型新闻宣传活动的机会,深入学校宣传推广《江苏教育》及报刊社其他报刊,以学校带动地区,保证发行数字稳中有升。
“良心、责任、本领”是胡金波副部长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我觉得一名编辑也要有这样的自觉。工作中,常记领导、前辈的指导帮扶,常思同事、朋友的关心支持;真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爱护集体的荣誉;认真学习,以学者式的编辑为目标,努力为期刊品牌的建设添砖加瓦。因为工作需要,没有休过一次年假,也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耽误过一次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做人以真,恪守道德底线,做事以实,追求质量高标,投身报刊总社改革发展的大潮,努力成为一名坚守职责、不断创新的新时代的教育期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