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发声 引导舆论导向
作者:唐守伦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 《江苏教育参考》
新闻界有句流行语:“新闻评论是新闻的高峰,而评论员则是通往高峰的跋涉者。”多年来,笔者一直乐于探索新闻评论的写作,勇做攀登新闻高峰的跋涉者。在“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中,笔者的新闻评论《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国少年》有幸获得一等奖,成为年度17件一等奖作品中唯一的新闻时评。这也是笔者时隔8年之后再度获得这一殊荣,更是对笔者多年探索新闻评论写作的肯定和褒奖。回顾此稿的采写过程,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选好主题,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关键环节
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关键。选题的优劣成败决定着新闻评论本身的优劣成败,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选择讨论问题的价值。因此,评论员必须锻炼自己在不同的社会热点中把握选题的能力,在选题上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找出新闻评论的切入点,以独特的思考和新闻视角去表达,才能在众多评论作品中脱颖而出。
2023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不仅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也对青少年茁壮成长表达了更加美好的期许,是一个关乎全局的评论选题,值得网评员认真采写。
二、快速出击,让新闻评论有高度有温度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全媒体时代,采写新闻评论必须快速出击,抢得发稿先机。但是,光有评论速度不行,还必须给评论注入丰富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深刻启迪,以理服人。
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仅要有思维深度和专业视角,还要具备恰到好处的客观性描述和主观性思索——要有客观事实的叙述,也要有个人情感的表达。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以客观的立场分析新闻事件,深入浅出地呈现,让读者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意图。在《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国少年》一文中,笔者正是通过入情入理的阐述,展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的有效途径,为读者带来启示。
三、加强沟通,充分发挥新闻语言感染力
为了追求最佳宣传效果,笔者先后10多次修改初稿,并与责任编辑进行了细致沟通,讲明稿件的新闻价值和鲜明导向。责任编辑提前预留好版面,发稿时特地将此稿放到版面的头条位置,标题处理得十分醒目,在气势上先声夺人。后来,新浪网、《江苏教育报》等媒体也先后转发此稿,对引导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产生了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董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