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三步走”

作者:李超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江苏教育参考

  人们置身其中的社会正在平台化,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正以各种新形式出现。中国青年报社等主流媒体推出大思政课云平台,涵盖青年大学习、青年思政课、思政慕课等思政课品牌,许多高校也开展了短视频、情景剧等多形式的微思政课征集活动。
  数字技术的发展亦促使新闻边界的流动。作为离青年最近的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社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尝试用融合创新的形式进行思政课报道,以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去年,中国青年报社江苏记者站策划并指导中青校媒(江苏)创作的《130周年,“上九天下五洋”的中国梦正在实现!》思政课报道,微博话题量达1797.5万,获得“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融合报道二等奖。
  在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这篇思政课报道以“三重融合”为策划思路,从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句诗词切入,立足南京一所高校的思政课并以手绘长图形式展开,从青年大学生的角度去呈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上九天下五洋”中国梦正在实现。
找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切口
  讲什么是重中之重,乏味的空话大话套话,无论怎么精心包装都难以掩盖其信息增量匮乏的缺点。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把小切口的内容讲实讲深讲透才是青年思想引领之道。
  2023年8月下旬,笔者在毛主席纪念堂参观时看到由“奋斗者”号采集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的海水样品、玄武岩样品。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牵头负责总体设计和集成建造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潜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全部万米海试任务,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想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逐渐变为现实,笔者认为这是反映“科技自立自强”的好选题。从诗句小切口到科技创新大主题,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正是领袖对航天与深潜两个领域科技发展的畅想。
  如今,航天与深潜两个领域的科技创新硕果颇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月球采样任务;中国载人深潜起步虽晚但奋起直追,“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次数和下潜人数均居世界首位。这不仅体现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与中国深度,也昭示“上九天下五洋”的中国梦正在实现。我们希望“上九天下五洋”的中国梦与大学思政课结合,既从小切口讲好大思政课,又为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增加更为现实的意义。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阐释
  数字新闻业正在迎来生态性变迁。“关注青年,青年关注”,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与青年大学生紧密相连,中国青年报社与中青校园以及各大高校密切相关。“上九天下五洋”中国梦思政课报道的新闻生产,从传统的新闻编辑室走向报社、校媒、高校的多元行动者合作,让思政课与思政课报道一体化,做到从青年来、到青年去。
  记者站发起策划后,由中青校媒(江苏)组建包含江苏省各大高校学子的可视化报道团队,团队成员背景覆盖新闻学、视觉传达、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融合新闻生产强的相关专业。团队经过头脑风暴确定融合创新长图报道形式,历时数月打磨大脚本,完成视觉元素全手绘。此外,经过努力,记者还采访到航天领域专家孙武与深潜领域专家叶聪,并用视频记录了他们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
  12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九天五洋的中国梦”主题思政课。团队提供思路、相关资料、采访视频与原创手绘素材,奠定思政课基调,丰富思政课内容,同时就思政课拍摄图像材料,采访思政课主持人、主讲人、听课学子,并于毛泽东诞辰当日顺利发布,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青年化阐释。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形式
  什么是青年喜闻乐见的思政课报道?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答案应该不会是“不出错也难出彩”的标准会议式图文稿件。如何让思政课报道形式“同青年近些更近些”,这是我们近些年来一直探索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在电子媒介时代,新闻自身也正在经历平台化,制作、传播、运营等环节都可借助数字平台。新型青年主流媒体需要创新话语表达,运用新兴技术赋能思政课报道,技术融合的新闻创新形式让思政课报道更通俗、更可读。如航天领域,“嫦娥工程”一代代月球探测卫星的技术更迭与进展取得,并非纯文字介绍能让读者感知的,中国青年报社江苏记者站指导的苏媒可视化团队将嫦娥一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的形象经过手绘制作,并附上简略精准的时间、成果与意义,让青年大学生在思政课与思政课报道中,真真切切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
  技术融合的新闻创新形式让思政课报道更可爱、更可读。这条思政课报道“手绘长图”,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130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与当下“上九天下五洋”正在实现的中国梦一同呈现,几代航天、深潜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高校思政课“相遇相逢”,使得报道、阅读生动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涣散、协调而不突兀。两位专家的采访视频以电视屏幕的巧思插入,既不突兀又有交互,优化青年读者体验,丰富思政课报道内容,有效加强了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深入浅出地将思政教育与国家战略讲透彻;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才能为新闻生产注入新鲜血液,为新闻生态点缀青春气息;融合创新打破时空限制,又让新闻内容通俗可感、丰富可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步走”赋能思政课报道,正在实现的不仅仅是“上九天下五洋”的中国梦,更是青年见证并参与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原载于《江苏教育参考》2024年第6期,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其作品《130周年,“上九天下五洋”的中国梦正在实现!》获“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二等奖)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