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作者:曹连观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
过去的一年,在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大力支持下,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发挥全省教育新闻界的纽带作用,团结教育新闻媒体及广大教育新闻工作者,合力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建设
2022年,省民政厅对《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将党建工作作为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相关要求,考虑到实际情况,协会向挂靠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提出申请,由总社党委委派总社党委副书记陈瑞昌同志兼任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协会的党建工作。
协会将对照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工作导向。坚持公益立会,服务立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一线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桥梁。同时,推动协会自身建设,助推、引领基层教育新闻宣传实践。
二、依法办会,规范内部治理
1.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日常管理。
协会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努力推动日常管理规范化。每季度召开秘书处工作会议,研讨相关计划,推进工作落实。
对照《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协会日常管理,构建或修改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制度》《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办法》《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参与机制》《行业诚信自律制度》《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行业质量检查制度》《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行业申诉应诉制度》。其中部分规章制度已于会前提交大家审阅。
根据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要求,在报刊总社的支持下,江苏教育新闻网开设了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专属网页,及时发布协会的相关信息及动态。
今年4月,对照党员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或任职的相关规定,秘书处接收了三位理事(江苏教育新闻网主编薛拥祥、江苏教育报主编李大林、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宣传通联工作组副组长孙陆培)和监事刘昌胜的辞职申请,同时商请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增补一名监事候选人,今天也将提交会议审议通过。
2.规范推进会员发展工作。
结合去年理事会会议的意见,秘书处修订了协会会员管理办法。在去年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面向市县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宣传工作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启动了新一轮会员发展工作。由个人提交申请,秘书处进行了初步审核,遴选出26名拟新增会员,名单详见审议手册,请大家审议。
3.积极参加全省社会组织评估。
今年6月,省民政厅启动2024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工作。6月中旬,秘书处已按照要求填报《社会组织评估申报书》,完成了自评工作并按要求提交了自评表。
8月初已通过第一轮审核,进入第三方机构评估环节。上旬,民政厅就这一环节的工作组织了在线培训,近日秘书处的同志正在对照评估工作的要求,进行佐证材料的组织和梳理,截至今天必须完成全部材料的提交,后续将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在这里我要代表协会对总社领导的关心支持,对总社党委、财务、人资等部门的协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秘书处的几位同志说声辛苦了。
三、发挥特色优势,助力教育宣传工作
1.创新开展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
今年是江苏教育新闻奖开评第15个年头。十余年来,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密切了教育部门与媒体的联系,团结了一支新闻宣传队伍,促进了教育宣传工作。尤其近两年来,评选活动越来越得到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得到新闻界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省教育厅宣传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共有26家中央驻苏新闻机构、省级媒体和其他媒体单位,13个设区市教育局,62所高校组织参评,报送有效参评作品共计396件,其中消息90件、评论8件、通讯180件、新闻专题25件、系列(连续、组合)报道22件、融合报道71件。
今年组织的“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是评选活动至今变化较大的一次。
首先,参照新版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贯通各类媒体、按作品体裁设置奖项的重大调整,结合教育宣传工作的特点,在评选项目、报送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由之前的分三大类(报刊类、广电类、新媒体类)12个小项,改为6个评选项目:消息、评论、通讯、新闻专题、系列(连续、组合)报道、融合报道。为了呼应融媒发展的趋势以及评选办法的调整,本次评选还扩大了评委库,增加了高校学者尤其是从事融合报道研究的人员。
其次,2023年度的评选还有两个“第一次”:(1)第一次开通在线评阅,增加了网上报送环节,初评和终评采用“线上评审评阅+线下评议”的方式进行;(2)为了激发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第一次设置优秀组织奖这一集体奖项。
经过初评和终评两轮遴选,最终评选出111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7件,二等奖32件,三等奖62件,南京市教育局等8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评选结束后,秘书处及时向评委、获奖作者发放了评审费、奖金和获奖证书。此外,还制作了2023年度优秀获奖作品选辑《见证的力量》,向教育部门领导及教育宣传条线的同志赠阅,努力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同时在江苏教育新闻网开设专题网页,展示一等奖获奖作品;在《江苏教育参考》“媒眼”栏目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的作者手记,讲述报道背后的故事和思考。通过二次宣传,继续扩大优秀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在这里也向大家补充报告一下,今年5月,秘书处还完成了一项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关于清理优化新闻媒体评奖活动的通知》要求,协会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向省委宣传部报送了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工作的情况汇报。此次清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重点是清理不符合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存在导向偏差的,向活动对象、基层组织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的,或以开展活动为由违规发放津补贴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的活动,这些都变相增加了基层负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我们报告了江苏教育新闻奖开评十余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公益属性,不向活动对象(个人或集体)收取任何费用,报送过程力求简便,评审过程坚持公平公正,没有增加基层负担和违反财经纪律、财务规定等行为,申请对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活动予以保留。
这项工作目前尚未收到后续通知,若有相关讯息,秘书处会及时向大家报告。
2.继续参与组织宣传员培训。
4月18日—19日,协会与总社宣传通联工作组、全媒体新闻中心、江苏教育报编辑部联合举办2024年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宣传员培训会。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新闻宣传的200余名宣传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突出政治引领,加强本领担当,为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队伍政治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指导和帮助基层宣传员应对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宣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四、2023—2024年度财务情况
向大家报告,2023年8月至今,协会收入合计200238.64元,其中收到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拨付经费20万元,利息收入238.64元。费用开支合计137915.5元,其中主要是用于“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的,包含评审费、奖金、函件证书印制及邮寄等费用,产生的费用为137309元。
报刊总社每年拨付经费,用于支持协会的日常运转及教育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在此,我代表协会再次向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表达诚挚的谢意和敬意,感谢总社对协会日常工作以及重点项目的全方位支持。
以上是一年来协会主要工作情况的报告。下面,我再向大家简要汇报关于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考和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也必须深入学习领会。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决定》第十章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里的三句话,这三句话与我们教育宣传工作实践密切相关,对协会的工作也有着指导和启示意义。
第一句话是“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第二句话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
第三句话是“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
这三句话,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深化和落实,也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部署。
这三句话,对我们深化实践、引领思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想,协会要积极配合省教育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参与舆情协同应对机制建设;要加强队伍建设,团结和培养舆情应对专家,在遇到重大舆情时能够配合跟进,能够抓住教育领域的“关键词”进行政策解读、答疑释惑,有效引导舆论;还要继续做好连接新闻媒体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的桥梁,合力营造支持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严格认真规范办会
之前协会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粗放、计划性不强等问题。我们想,以今年参加社会组织评估为契机,对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和《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协会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协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评估内容主要分综合信息、党建工作、依法办会、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六大方面,这也为协会日常工作和管理提供了遵循与指引,未来我们将认真对标,围绕这些方面开展重点建设,落实相关要求,并持之以恒。
三、继续创新服务举措
未来,协会要进一步加强与广大会员的日常联系,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协会特色和优势,为广大会员和基层教育部门提供适需、有效的服务。
1.放大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依托教育新闻奖评选,结合教育领域特点和江苏特色,拟邀请领导和专家,结合近年来的优秀获奖作品的策划、采写和推发等方面的经验,观照评选活动中呈现的基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以提高基层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宣传工作人员的素质素养,提升他们在选题策划、融媒报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助推教育新闻奖评选中涌现更多有教育特质、江苏气派的精品力作。
2.立足区域需求,开展采访、调研等活动。
协会将在省教育厅新闻办指导下,依靠总社主要媒体平台,联合各级各类社会媒体,结合区域的宣传需求,进行主题采访,线上线下联动,推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力的宣传报道。
2025年,协会将继续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服务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己任,更加努力调动全省各地新闻媒体记者、教育系统宣传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和高标准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董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