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青春年少好读书

作者:丁卫军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当你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书桌前,灯光下,品茗一杯,掬一抔书香,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当你走进阅览室,觅一本自己的所爱,沉浸其间,或与名人对话,或游历山川形胜,或伴着书中的故事读另一种人生,感悟别样的年华,那是一种怎样的芬芳美丽?

你愿意享受这份美好吗?

这是一个不缺少书的时代,可是我们除了课本,你还愿意阅读吗?

也许你习惯了刷屏,习惯了游走在快餐式的文字里;也许你习惯了网络,习惯了打拼在游戏的疯狂中;也许你习惯了玄幻的故事,习惯了惊悚带来的快感……是啊,我们已经习惯做“低头一族”了,我们已然是被电脑拴住的一代了。

这也许是新传媒时代带来的阅读行为的革新,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享受着新科技的成果。我要告诉你,沉湎其中,只能弱化我们的智商,钝化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日益苍凉。

周国平先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描述——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青春岁月,读书的姿态最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高贵的灵魂还源自阅读。

赵丽宏先生曾这样对我们说——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

这些熟悉的文字告诉我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积攒的是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罗家伦先生曾这样阐述读书之道——

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dull book)。

要读书,要有选择地读书,读有智慧的书。让那些智慧的光芒烛照我们的灵魂,催开智慧之门。

课本告诉我们读书的智慧。我更要提醒,在享用新科技带来的新成果时,不要浮躁了我们的心情,不要迷失了我们的方向。回到书桌边,走进图书馆,用一份沉静的心,去品味书的芳香,让好书滋养我们的性灵。

青春年少读书时,以好书为伴,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澄明而丰富。

(作者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