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内涵建设,6月3日晚,洪泽县实验小学在志同报告厅举办了学校课程规划培训会,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李建成校长作了“让儿童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课程”专题讲座。讲座从课程规划宗旨、课程理念意蕴、课程开发步骤、课程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要素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实施路径。洪泽实小和城南小学近两百名教师聆听了报告。
课程规划突出自主成长。李校长指出,课程规划要通过课程改革载体,围绕“满足儿童成长需要”核心价值,从建构校本的素质教育框架、建构个性的校本教育形态、建构适合的成长教育体系及建构融通的课程教育方式四个纬度对学校教育形态进行创新,探究体现学校个性特色的校本教育模式;要通过让儿童参与建构满足自己成长需要的校本化国家课程、生本化校本课程和个性化生本课程,对学校课程重构促进课程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的形成,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要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培养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的品质、自主打通课程结构的思维及自觉实施课程学习的习惯,促进儿童形成教育文化,培养关注个体自主发展的儿童教育文化。
课程意蕴彰显核心理念。李校长强调,课程规划要践行学校核心理念,即学校使命“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校本教育“教育即成长”和教育策略“共享成长”;课程建设要从课程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和儿童是课程建构的意义的两个角度,让儿童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课程;课程建设要围绕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体系、探究儿童参与课程建构的基本方式、培养儿童参与课程建构的实践能力、建立适合儿童自主建构的课程资源及实现统整儿童共享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目标,建构“让儿童一生幸福成长”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要体现儿童需要、教师可能和社会要求相融合,继承传统、关注现在和放眼未来相融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相融合及课程研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相融合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让儿童参与课程决策、让儿童成为课程资源、让儿童参与课程开发、让儿童成为学习主体和让儿童参与课程评价。
课程开发满足成长需要。李校长要求,课程开发要在让师生从儿童生命中寻觅、让师生从成人发展中调查及让师生从文献研究中查找的过程中,探究儿童成长需要;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要以“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为核心价值观,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准则,以“课程建构和教学融合”为开发目标,以“儿童主动参与建构”为开发方式,以“资源整合”为开发手段,按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类构建学校课程框架,以家庭参与建构为主的生本课程作为补充,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课程的建构,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建构方式。
课程实施体现价值取向。李校长希望,在课程实施中要统一思想,在价值取向上要追求“相互适应”和“自主创生”相结合,在实施路径上要追求“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操作要求上要追求“分科教学”和“跨科共融”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追求“自主建构”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在课程实施策略上,要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实践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学科教学基本策略,形成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学科教学基本思想。
课程评价诠释共享成长。李校长呼吁,课程评价要明确评价对象,关注“儿童”,而不是为了“教材”;要突出评价重点,关注“行为”,而不是为了“结果”;要明晰评价目的,关注“发展”,而不是为了“定论”;要完善评价方式,关注“自评”,而不是为了“他评”;要关注主体,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要关注本质,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
洪泽实小作为淮安市样本学校,积极实施成长教育,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践行“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办学使命的重要抓手,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推进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先后出台了师生成长指导意见,提炼出各学科核心素养。此次培训会,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