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李庾南:我的幸运就是选择了当教师(图)

作者:王瑾 王艳芳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10月22日,在位于如东县的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许多孩子簇拥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要求合影。镜头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和老人和蔼可亲的面容相互映衬着,幸福满溢。这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奶奶”就是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李庾南。

从扎着小辫的“娃娃头”老师到全国著名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从单枪匹马搞教改到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7个春秋里,李庾南始终不曾离弃讲台、离开学生。她说:“我的幸运就是选择了当教师,我要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孩子们。”

自育自立,投身教改实验

深秋的清晨,凉风习习。7点15分,李庾南准时站在了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二(1)班教室门口,听着孩子们一声声响亮的“李老师好”,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

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李庾南走上讲台,这一课是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整堂课上,李庾南的讲解大多点到为止,很多时间都留给孩子们互相讨论,你一言,我一语,课堂“热气腾腾”。许多教师都诧异,为什么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不拿课本上课,还讨得学生喜欢,教学成果卓著?李庾南用“自育自立”四字道出了她成功教学的秘诀。

1957年,只有高中学历的李庾南被分配到南通市启秀中学任教。因为底子薄,她铆足了劲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渐渐地,她的课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她还时常在公开课上崭露头角。教师饭碗拿稳了之后,李庾南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现状,闯出一条新路。1978年,她的教学改革起步了……

迄今为止,李庾南的初中数学全程实验研究已进行了12个循环。历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学力的形成与发展”等多个阶段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李庾南创建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教学风格与个性的中学数学教育操作范型与教学思想。“李老师的确了不起,她用20年时间实验研究的教学法竟与新课程精神如此契合。”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感慨道。的确,“自学·议论·引导”不正指向新课改提倡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吗?

近些年,伴随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深入推广,李庾南又提出了“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崭新构思。南通市李庾南实验学校总校校长王笑君说:“没有人能说服李老师停下来。她从教学法做到了教学论,从数学学科做到了其他学科,现在她还要从教学做到课程,再从课程做到教育。”

采访中,启秀中学教师王敏告诉记者:“李老师上课时,从不照搬上一届用过的老教案。她一直教导我们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有时放学后,还能看到她在办公室备课。”记者不禁发出疑问:一位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名教师,她还需要“备”什么?

金海清听过很多堂李庾南的公开课,他认为:“李老师每一次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加工、更新与生成,目的就是要让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存在于数学学科中的价值观融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或许就是她的课那么富有魅力的原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郑板桥的《竹石》是李庾南最喜欢的一首诗,她诠释的正是李庾南投身教改所秉持的重要精神——坚持。“人总要有一点精神。我在教改中的每一次前进、每一项突破都离不开反思、挑战、创新、奉献这些精神要素。”如今,李庾南仍然在追求自我教育与提升,她说,自育自立不仅是她教育教学思想的精义,也是她所追求的人生精义。

春风化雨,走进孩子心灵

盼呀,盼呀,初二(1)班的孩子又迎来了新一周的主题班会,这一次李老师要与他们一起分享“感恩”。视频画面里,那位即将分娩的母亲被剧烈的疼痛包围着,脸上已分不清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教室里,许多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有几个哭得停不下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从小在姨婆家长大,她可能想起自己的母亲了;那个孩子的母亲12月份又要生了,他或许是在担心她的安全。”李庾南揣测着,决定下课后去找他们谈谈心,好好开导一下。

“虽然这些孩子比我的孙子还要小,但他们和我几乎没有代沟,有什么心事都会告诉我。”说起孩子们对自己的信任,李庾南很是欣慰和自豪。她已经做了57年的班主任,但对孩子们的爱却始终不渝。启秀中学校长杨志冲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孩子智力有点问题,但李庾南丝毫没有嫌弃,给他补课,带他玩耍,教他做人。渐渐地,孩子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每天都迫不及待地要去上学。每次李庾南外出讲学,她都告诉班上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到了时间,那个孩子连课也不上了,就站在走廊上向校门口眺望。看到李庾南回来了,他立马兴奋地挥手呼喊:“李老师,李老师……”

“明天我就76岁了,但我还是被你们所需要,我很感动,很幸福。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被人需要的人。”10月23日放学前,李庾南对班上的孩子说了这番话。很多年来,每天下午放学前的5分钟都是李庾南和孩子们的分享时间,他们彼此交流着对学习、对生活的感受,那样真诚,那样坦率。“李老师经常告诫我们,教育首先是关怀和呵护,不要戴着成人的面具对待孩子。”启秀中学教师汪健告诉记者,许多孩子还拿李庾南当做榜样,“教育”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我经常反思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我做了57年的班主任,实际上也做了57年的学生。”李庾南说,从学生眼里的“大姐姐”,到“妈妈”,再到现在的“奶奶”,班主任的工作历程让她感慨良多,哪怕是对待早恋这个问题,她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很多年前,李庾南的班上有个男学生暗恋班里的一位女学生,放学后经常尾随其回家,女学生很害怕,跑来告诉李庾南。“你才没穿开裆裤几天?你知道什么是爱情啊?”男学生被李庾南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从此安心学习。“那时的孩子更为单纯,很好劝服。但这么多年了,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我一直感到很惭愧,放到现在,我绝对不会这么做。”李庾南说,孩子读初中后,开始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彼此爱慕是人之常情,教师、家长如果武断干涉,学生往往会破罐子破摔。因此,现在的她总是想方设法转移早恋孩子的注意力,耐心地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讲初中时代的任务和目标,谈以后将要面对怎样广阔的世界,聊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鼓励他们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青苹果很好吃,但是如果还没成熟就摘下来,吃在嘴里可是又酸又涩的。”李庾南的比喻总是让孩子们很信服。

做了一辈子班主任的李庾南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有不会学习、不爱学习甚至不想学习的学生,但她从来不放弃“最后一个”。“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我所有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只要我没退休,我就要做班主任,就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李庾南坚定地说。

兰香幽远,润泽后继之师

10月18日,在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报告厅里,来自宿迁和南通的500余名教育工作者正悉心聆听李庾南的报告。身为该校教学总监,李庾南倾其所能,通过执教公开课、听课点拨、带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引领这所年轻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我不能徒有虚名,必须在其位、谋其政,让‘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主张助力更多学校实现发展。”

多年来,李庾南不顾年迈和旅途劳累,先后受邀赴北京、广西、西藏、新疆等26个省(市、自治区)讲学授课传道,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实验推广。2006年成立的“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已分批培训1500多名初中数学教师,2013年升格为江苏省特色项目研究所。同年,南通市教育局成立了“李庾南实验总校”,首批李庾南实验学校达到37所,宿迁、重庆等地也设立了李庾南实验学校。靠传帮带,李庾南在校内外、省内外带出了一大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科研骨干,有的徒弟还走上了全国、省、市劳模,先进教育工作者的领奖台。

杭毅是一名来自宿迁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2008年初识李庾南时,他心中更多的是对这位老人的敬佩,2012年底倾听了李庾南的初三函数复习课,不禁对她的教学功底赞叹不已,对她的教学魅力肃然起敬。“李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书我已经认真拜读了好几遍,她在30年前就已进行的研究实践对现今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真是不得不服啊!”

在启秀中学,许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还局限在自己学生时期“我们的老师是怎样教我们”的阶段,李庾南开玩笑地说:“在教学理念方面,你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像老太婆一样。”在她参与备课、听课、评课、磨课的“全程跟踪式”指导下,该校许多青年教师像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如今,“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不仅向该校各个学科蔓延,甚至还被迁移到了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当中。

在李庾南看来,教师不仅要拥有美的教学语言,还应有美的教学仪表和教学态度。因此,她的穿着总是非常典雅、端庄,站在讲台上时容光焕发、声音响亮。有些时候,年轻教师穿了过分时髦的衣服或是教态不佳,总要被“李奶奶”叫去谈话。“李老师就像一个标杆,看着她,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给自己定位。”南通市第二中学校长陈育彬说。

“李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给予我们指导,她身上的精神力量对教师群体的影响更加深远。”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校长缪承祖说,看着李老师风风火火、精神饱满地跨进教室、踏上讲台,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对这份光辉的职业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并不断追求卓越。

【另眼看她】

李老师是个很强势的人。她已经超越了执著,而更显强势,因为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功,从不气馁,从不放弃。“自学·议论·引导”教学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从教学法做到了教学论,从数学学科做到了其他学科,还要从教学做到课程,再从课程做到教育。

没有人可以说服她停下来,歇一歇。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几次关切地劝她可以适当地放下一些工作,比如不要再上课了,也不要再当班主任了。可她就是离不开那三尺讲台,离不开那些可爱的学生。76岁的她,依然如年轻教师般承担着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的工作量。

她始终强势地做着一切:她可以连上两节课,然后再作一场学术报告;她可以在外地讲学后连夜赶回,只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实验总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的现场;她可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宣讲推广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她可以培育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所有名的初中学校。

她始终强势地做着一名普通教师,连续做班主任57年,在这个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人能打破这一纪录;她培养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桃李满天下;她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不计其数,她的徒弟遍布全国。她是南通市李庾南实验总校的名誉校长,她是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的名师导师,她是宿迁钟吾国际学校的教学总监,她更是人们心目中最值得信赖、最令人佩服、最使人尊敬的好老师。

李老师就是这么一个强势的人,和她在一起,你根本不会感觉到与她的年龄差距,你反而会不断地被她感动着、激励着。这就是我眼中的李庾南老师,一个为教育而生的人。

——南通市李庾南实验学校总校校长 王笑君

李庾南老师的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升格,已经成为享誉全国、具有普适意义的教学主张和实践。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没有停下跋涉的步伐,她以“李庾南实验总校”为抓手,在省内外更大的平台上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广优秀教学方法,普惠了广大基层学校,普惠了广大一线教师。同时,她也激发了自己的生命活力,实现着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

李老师最近就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推广提出“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崭新构思,使其教学思想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深度,更便于一线教师操作。其旨归是让学生更喜欢数学,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增益。

智慧需要分享,分享催促升华。李老师的发展路径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领略到这位教育智者的高瞻远瞩,更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她的行走方式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教师的素描勾勒:“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每一个走近李老师的人,都会被她的教育睿智、长者风范、生命张力所感染,都会努力地学习她,充满热情地投身崇高的事业,都会在自己专业成长的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在几十所李庾南实验学校,校长们和老师们都是那样激情洋溢,她的徒弟们也都很优秀。听说,她的儿子前不久也像她一样成为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李老师的教学主张已经发展成一种教育思想、管理理念。是啊,泉涌而深邃的教育智慧,让这位可亲可敬的前辈活力迸射、青春勃发,而教育家海洋般的胸怀让其生命之树常绿、智慧之花盛开!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 郭志明

【对话】

记者: 1978年,您已年近不惑,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可能已经开始接受现状,可您却选择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同步,开始尝试教学改革,为什么?

李庾南: 那时候,整个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状态,随之而来的知识爆炸、信息时代、科教兴国、终身教育,各种新鲜的东西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审视我的工作,思考我的未来,日渐觉得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饭碗,而且是一种大有作为的事业。我意识到我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三十年乃至一生,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既然这样,那我就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建树,这样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于是,我开始去尝试、去摸索、去闯新路子。我逐渐体会到,学生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学会的。学生要学会,还得讲究方法,于是我就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最终,我学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的行为,实现了由单纯研究教师“教”到研究学生“学”的转变。

记者: 您认为,通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庾南: 应该说,这个教学法想要解决的,其实不仅是数学教学中的学会问题,更是学生学习的动能问题。我希望在这样的课堂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终极目的是促使学生自我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自主、自动、自由地发展。

记者: 您做了57年的班主任,并且您说只要您还在教育岗位,就要一直做下去,为什么?

李庾南: 我一直坚信,不只是专家教授,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迹。教育首先是关怀,是呵护,做班主任更能够体验到这一点,也更能够承担这样一种职责。虽然我现在已成为“李奶奶”,但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就觉得精神饱满,觉得青春活力,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