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范凤鸣:做有真情校园的校长(图)

作者:徐正平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做有真情校园的校长

——记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校长范凤鸣

人物简介:范凤鸣,1966年生,现就职于新桥中心小学。新桥镇优秀党员、江苏省课改先进个人。1984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和小学管理工作。

江苏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徐正平)所有走进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的人都会不约而同这样评价:新桥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爱笑,孩子们爱热闹,师生的精气神儿十足。其实学校里“精气神儿”最足的就是学校的“一家之长”——范凤鸣校长。

范凤鸣校长是那种浑身上下透着实干和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他常说,开拓和实干,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引领,就会成为出蛮力的盲干。一个校长,首先是学校思想的领导。所以,彰显教师和学生的人性,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才能,重视其发展。在上任校长时“在真情校园享受生命欢乐”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确立了“办一所充满人文关怀,师生幸福成长,活力开放,情意融融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明礼仪、乐学习、爱运动、会合作、惹人爱”的学生培养目标;“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爱同伴、爱自己”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引领师生在真情校园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享受共同成长的欢乐!

是他实践“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他主持制定、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实施的教师岗位职责、教学常规要求、工作奖惩评价等各种规章制度,都显现着人性的光辉。他确立的“合格+成长”学校工作方针,不仅着眼于学生的智慧成长,更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他积极倡行“情意教育”,人人享受生命的快乐。

特色教育育人才

开创特色教育,是范凤鸣校长智慧管理学校的一大成果,江阴新桥中心小学紧紧围绕“情意教育”办学理念,以航模和国际象棋为传统项目,以少儿锡剧为新亮点,发展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学校特色项目持续呈现亮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佳绩:学校航模队从上世纪90年代组建以来多次获无锡市、江苏省、全国一等奖,陈芳蕊、张盼盼获全国航模比赛冠军,学校于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2012年被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批“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称号。国际象棋历年获奖,江苏省首届国际象棋少儿棋类公开赛中,获得团体总冠军。该校国际象棋队荣获“十佳社团奖”。徐一和陶君两名锡剧小学员参与2013年央视戏曲春晚录制的锡剧《双推磨》,与京剧、秦腔、婺剧、黄梅戏等其他剧种同台合作完成央视戏曲春晚节目《欢天喜地过大年》,登上央视舞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云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发展之路推选活动”新桥中心小学获得“中国当代特色学校”荣誉。

他合理的利用课外活动课,从学生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与形式。打造情意融融的活动课程。在认真落实体艺课程的前提下,丰富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程。同时,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平台和“假日少年宫”平台,将活动课程在时空上拓展,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打造情意融融的特色课程。在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基础型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学校特色项目活动,促进学生“在洋溢热情的活动中发展个性,在凝聚真情的交往中健全人格”。航天教育融入课程,航模阵地激发兴趣。为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航天知识,把航模活动放到了课程的高度,并于2009年出版了由范凤鸣主编的航模活动校本教材《飞向太空》,成为无锡市第一所以航模作为校本课程的学校。《飞向太空》共分为低、中、高年级三册,涵盖了航天人、航天故事、航模制作等内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三册的内容在航模制作的难易度和技术水平方面是逐步提升的。”学校校级航模队总辅导员,同时也是科技老师的陈国忠告诉记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的差异,各年级的航模活动有所侧重。低年级以容易上手的直升机和塑弹机为主,中年级以杆身机和空轿机为主,高年级以木弹机、小力士和东风火箭为主,使活动有层次,让学生始终有学习兴趣。此外,学校将航模活动与自然课、科技课、劳技课结合起来,在课上向学生介绍航天知识。

他坚信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教师、培养学生,就是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充满人性、张扬个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他始终认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管理本质,体现为人本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即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将人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尊重和开发人的价值;鼓励求异,容纳多样,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可成功,强调终身学习,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个人幸福快乐,并使他人幸福快乐……

科研立校强师能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打造优良的教师队伍,进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是他的工作信念。为了更好地引领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他通过营造科研活动氛围、提高教师的认识、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制度保障、确立研究方向、提高科研实效等措施和方法,引导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活动,以此力促教师不断学习吸纳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内化为具体的行为,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总结与反思、发展与创新。为了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引向深入,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参加教育科研,做“研究型”、“专家型”的领导。在他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带动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浓厚。“研究”已成为全校教师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努力成为实践研究者”已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态度和发展目标,多数教师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新桥中心小学借外力促使学校青年优秀教师不断拔节成长,在各种磨砺中向着名师目标不断靠近,实践中采用“一人上课,级组参与”的团队捆绑形式,扩大受益面。成立了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打造骨干教师团队。依托校内名师资源,组建“名师工作室”,将教师个体发展置于名师成长发展框架内,激发青年教师由“外培”转向“内需”,自主发展,逐层提升。到2014年,无锡市名师1人、江阴市级学科带队3人。

2005年,新桥中心小学《小学学科课堂生活教学》被列为无锡市陶行知研究会“十一五”课题;2007年,学校承担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儿童学习力发展经历研究》。2014年12月,成功承办无锡市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现场会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原会长周德藩参加会议。

在工作中,他发现,有一些教师进步不快,并不是能力不够,更多时候是需要领导给教师更多的扶持。认为:如果把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比喻成一个小小的星球,它们都有自转的方式,有的转得快,有的转得慢。有的教师在教学主张上特别有建树,有的教师在技术应用于课外作业上特别成系统,也有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特别懂得激励。这些都是每一个教师与众不同的自转方式。他们看似没有关系,却又紧密相关。于是,他会经常反省自己,作为一校之长,有没有了解手下每一位老师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有没有为每一位老师提供适合她们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他觉得:如果发现等于定机制、给平台、压担子,行政手段真的能有效激发内驱力?如果发现等于定目标、讲成绩、摆荣誉,教育价值只是停留在外显的功利!而如果发现等于点燃梦想,维护梦想,激励教师追随梦想前行,就能帮助教师修饰和丰盈心灵世界,成为和学生一起生长梦想、享受生命的创造者。

有一位课上得不错、学生喜欢的老师,却对开公开课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引起了他的关切。上公开课是检验老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同行相互交流的好方法,是一个老师走向成熟、产生影响、取得进步的必由之路,这位老师对开公开课如此抵触的原因是什么?他说,他并不擅长安慰别人,但作为校长非常愿意去了解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的真实想法,从而对症下药给她们有效的激励。经过谈心,他了解到那位老师并非对开公开课有意见,反而是对开公开课太在意了,背上了包袱,患得患失。于是在谈心中,他用“不求完美、不怕失败、有所突破”的道理帮助那位老师解开了心结,使她轻装上阵,赢得好评。

关爱师生凝力量

 

范凤鸣校长(中)与老师参加游艺活动

 

以“爱心”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修师德、强师能、养师情,精心打造一支“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爱同伴、爱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义工活动,在服务学生、服务家庭、服务社会中升华道德情感,提升教师形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发展、升华师能,促进教师学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每个教师打造成学生心中的“精品教师”。提高教师智慧课堂实施能力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有效校本教研,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开展比武练兵,全体教师以基于课堂、立足校本、增强能力、团队协作、促进教学为原则,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实现共同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形成专业研究团队,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形成专业研究的团队和氛围。涵养教师独立的人格、丰富的情感、深远的境界,改变教师工作心境,引导教师享受教育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开展全员读书活动,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打造了学习型教师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教工文体活动,让师生充分展现生命的精彩。

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管理者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而且更多地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人格力量。他以强烈的人格魅力,把全校师生凝聚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集体。工作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他把个人的利益和快乐,与学校的利益、师生们的快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校长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每天早上他都会站在校门口与值班老师一起迎接学生的到来,放学时,在门口还会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与值班教师一起送完最后一名学生才离开。课下或闲暇之余,他总会和老师们聊聊天,聊聊他们的身体、家庭;每当老师有困难,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会使老师们信心百倍。他很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先锋力量。对于不同年龄的班主任,他总会给予不同的帮助和要求。他经常拿着小本本深入同学之间,并且定期参加班队会;这样一来,他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爱好、需求,以及不同班级的管理方式是否深受孩子喜欢等了如指掌,孩子们也喜欢和他交流。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之前,他会把班主任的发言稿仔细审核,做到提前了解;然后他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与了解,再结合学生调查,给予提前评价;在交流会上,他会给予班主任充分肯定,但同时他又会给予准确与合理的建议和要求。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每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他都了如指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洁净,教学设施齐全,后勤服务周到……在广大教职工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校长,又是愿意与之交流的朋友;在孩子们眼中,校长形象发生了很大改变,他是一位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在家长眼中,他是一位负责的校长,是一位敢打敢拼,善于改革、做实事的校长。

天道酬勤,在他的带领下,新桥中心小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我们相信,他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打造情意新小品牌的梦想,培养具有情意特色师生,实施具有情意特色之路勇往直前。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