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郭大凤:坚守乡村教育的那一方蓝天(图)

作者:陈玉山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郭大凤老师,1973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中级教师,1991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她有着面向全体学生的爱心,有着引导学生进步的耐心,有着转化后进学生的信心,有着指导具体活动的热心,有着抓班级工作的专心。二十几年如一日,她坚守三尺讲台,书写执着人生,以踏实肯干、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工作,用无私的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扉,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的心灵,用广博的学识去开发学生的智慧,在教育这块广阔的天地里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干,结出了累累硕果。

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十年前,她举家迁居宝应县城,她未因离校路途远而找组织或找人托关系上城,始终坚守着她深爱的乡村教育这片乐土,心中始终装着农村孩子,无私无悔地释放着令人敬佩的教育情怀。二十个春秋,二十载辉煌。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二十年来,她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奉献给了所有的农村孩子。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农村留守儿童多,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为此,她给学生分组,利用校信通、飞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课外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她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因此她得到了家长的充分信任,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她心中装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从不放弃对学困生的辅导。班上有一个名叫徐少艳的学生,学生认知有问题,农村孩子,上一年级了,分不清鹅和鸭,牛和羊,说话吐字都不清楚,在幼儿园时是大家公认的弱智生。面对这样的孩子,郭老师不歧视、不放弃,而是给予母亲般的关心和爱护。一个简单的拼音,别的孩子教了几遍就会了,徐少艳可能要教几十遍乃至几百遍。每次课间,别的老师捧着茶杯聊天的时候,她一遍遍的教徐少艳读拼音;每天放学,老师们都回家了,她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教徐少艳认着字词。老师们说:“郭老师,像这样的孩子,吃再多苦也教不好,你这样辛苦,至于吗?”可她却说:“一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可对她父母来说却是全部的希望啊。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她。”就这样,学期结束,徐少艳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考了九十多分。因为有了低年级的基础,直到小学毕业,徐少艳的学习都能跟上其他孩子。她说因为郭老师,她才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像这样的例子,在郭老师教过的每一届学生身上都有。

关心学困生,更关心贫困生。她还经常把贫困生带回家,让他们和家人一起聚餐。平时,还买一些学习用品给他们,把自己家里一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给学生们用。有一个名叫赵启云的学生,父亲残疾,母亲弱智,母亲在生下她不久就离家出走未归。她从小主要年迈的祖父生活,家庭极度贫困。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别的学生都用厚厚的棉衣把身子裹得紧紧的,赵启云却仍然穿着两件薄薄的单衣,瘦瘦的脸冻得发青,破旧的解放鞋可以看得见冻得通红的小脚丫。郭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立马回家把刚为女儿织的一件毛衣和新买的棉袄送到她的手中。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越是爱学生,学生就越亲近老师。班上有位姓韩的女学生,平时一直活泼好动,能言善语,不知昨的,一段时间她却沉默寡言,经常孤身一人坐在教室里,不自觉地发呆。她发现后找该生谈心,原来该学生的父亲身患绝症,家里急需要医疗费,她便想辍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她带头为该生捐款,全体师生在她的影响下,也积极为该生捐款,使该生完成了学业。现在该同学视郭老师为亲人,有什么事都愿意找郭老师交流,愿意亲近她。记得2012年9月她任教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就发现一名与众不同的女孩,这孩子上课时总是悄悄抹眼泪,郭老师和颜悦色的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却总是一个劲地哭,别的什么也不说。下课了,别的小朋友出去玩,她依然一个人在教室里哭。中午,到食堂就餐,她也不肯去,还是哭。面对这样特殊的孩子,郭老师当天放学就对她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在这个小姑娘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了,跟爷爷奶奶过。孩子从小孤僻、自卑,上学是奶奶哄着到校的。郭老师对这个小姑娘心疼不已。为了疏通孩子的心理,下课,她带着孩子一起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给孩子带来好吃的零食;中午,亲自给孩子打饭菜,和孩子一起就餐。一段时间以后,这孩子竟然黏上了郭老师,一到下课就跟她走,上厕所吃饭都要老师陪,否则就还是哭。郭老师用常人少有的耐心,又和孩子一次次交谈,沟通,引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她,带着她一起活动。一点一滴的真情倾注,这孩子终于重拾自信,不再一见人就落泪,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一直以来,她用爱心、耐心和细心,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她的微笑就象灿烂的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就这样,她以火一样的热情教育并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生。

她,为了“大家”,委屈“小家”。

她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女儿、好母亲。她的母亲患椎间盘突出,躺在床上起不来,为了不抛下班上的几十个学生,硬是请求自己的丈夫带老人到县人医去检查,母亲住院期间,她未请过一天假。她做女儿未能尽孝道,做母亲同样也未能尽责任。由于在学校太辛苦,回到家里,她常常懒得说话,孩子的学习她也辅导得很少,她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女儿却成绩平平。女儿快高考了,女儿班主任说:这一段时间太关键了,你应该跟领导请一段时间假,在家陪陪孩子呀。丈夫也说:跟领导好好说说,请假在家照顾女儿一段时间吧。她却抱歉地对丈夫说:我走了,班里学生怎么办呀?你多辛苦一点,我放不下班里几十个孩子呀!由于对女儿照顾不周,临近高考,孩子身患重感冒,天天打点滴,连高考那三天都在挂水,严重影响了高考成绩。为此,孩子到现在还常常埋怨她。她常常对我们说,我实在对不起孩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更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她,敬业奉献,硕果累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她的敬业奉献,所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多年居大镇榜首。上学期,在县质量调研中,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班级中位列第一,她本人在全县质量分析会上作经验交流。近年来,有10多篇教研论文在省、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生多人次在国、省、县级作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班级成绩是这样,她所带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也总是让人赞不绝口。一年(次)取得这样的成绩比较简单,多年(次)这样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别人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天好做,天天这样,年年这样就难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正是她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她,无私的奉献,赢来家长们的尊重,赢来学生们的尊敬,赢来同事们的赞同。因此,她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班主任,县、镇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标兵,镇文明职工。

面对成绩和荣誉,她总是说,成绩属于大家,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是的,未来将有一座又一座高峰,等待她去攀登;未来,将有一顶又一顶的桂冠等待她去摘取。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心中的一片蓝天,她会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乡村土地上,让美丽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