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眼里,他是他们喜爱的良师和贴心的朋友;在同事的眼里,他是教学的领头人和进取钻研的榜样。27年来,他扎根教育教学一线,用他那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培育出一届届的桃李,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就是新沂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张同洋。
教改、科研、学习共抓,追求卓越
教学工作繁重且单调,对于有数十年教龄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上往往容易固步自封,而张同洋老师一直对教育工作抱有强烈的新鲜感,始终以敏锐的眼光、积极的追求和快乐的人生观迎接扑面而来的新课改,沉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做到先学先行,争做学习型教师,多读书,学习并践行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力求站在教改的前沿。为使每一节课都能讲得透彻、讲出魅力,他总习惯在课前花大量时间进行钻研,有时甚至为了备好一节课要花上几个小时。有的同事告诉他,这样投入不值得,但他回答道:“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把教材钻得深,道理才透彻,观点才易懂而鲜明,当学生满眼小星星地看着你,拨云见日般感慨‘原来如此’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很值得!”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张老师的课堂散发“磁”性魅力的所在。
边教学,边反思,边研究,这是张同洋老师惯有的教学态度。每节课后他都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能让学生欣然接受,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然后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深入研究,再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指导教学。比如,他在担任学校物理中心指导组组长期间,带领同事们建构了适合本校实际的物理“四环生态”高效教学模式。又以“物理四环生态教学模式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及对策研究”为题,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成功结题并获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有思考就有回报,近年来张同洋老师主持的另两项课题分别获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和中国物理学会课题立项。2012年获得江苏省名师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有20余篇论文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师》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参编教师教学用书一部。
示范引领,喜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一所学校,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身为学科教学的骨干和领头人,张同洋老师没有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而是成立工作室,扎实、踏实、务实、真实地开展学术沙龙、理论学习、互动交流、专题研究等活动,为青年老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张同洋老师还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与青年教师同台竞技,增强了专业引领的实效性。从示范课教学到课堂教学的点评,从课题的准备到教研论文的写作,积极引领和帮助周围的教师不断拓展自我,完成从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变。2014年主动为徐州市新课改“学讲”计划现场会开设示范观摩课;2012年来连续三年应邀为全市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开设专题讲座。
他每年都主动承担“青蓝工程”的结对任务。他开心地说道:“参与‘青蓝工程’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作为一位老教师应尽的一份责任,我喜当绿叶映红花”。他先后和一些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每周至少听一节青年教师的课,也邀请青年教师听他的课,共同研究教学方法。他的徒弟曹惠敏老师说,师傅对她备课的每一个环节,讲课时的每一个动作,都认真检查,要求规范,经常采用看讲课录像的方式挑毛病、找差距,再重新上课,现在发现,这种“磨课”对她的帮助真大。她在教学日记中写道:“感谢张老师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您所树的榜样,时时刻刻激励我努力把工作做到最优……”
由于张同洋老师的热情指导和青年教师的勤奋努力,他“传、帮、带”的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如朱蕴等老师被评为徐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新沂市骨干教师、市教学先进个人、校优秀青年教师,现在已成为学校教学骨干力量。谈到以上教师的名字时,张老师乐呵呵地说,帮助年轻教师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与年青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很开心!
做有爱的教师,在播种中收获幸福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在张老师心中,爱是尊重,是信任,是鼓励,是奉献,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
张老师工作27以来,任教一直满工作量,同时担任26年的班主任工作,从未叫苦叫累,只有一年因心肌炎住院无法再任班主任,至今还感到遗憾。他说,他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喜欢听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发出的阵阵欢笑声。他坚持用爱心、诚心、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他坚信: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会教育好学生。曾有人问他:“学生们来校看望你时怎么开口闭口都是‘洋哥’?”他开心地说:“那是学生们跟咱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骄傲和幸福!
张老师总结教育学生的三种有效方法:一是“鼓其信,励其志”;二是解开心灵之“结”,发掘“闪光点”;三是拨旺上进的火花。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一直是年级的榜样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所带班级团支部曾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团支部、“新沂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做强者型教师,追求完美的人生
从1988年参加工作开始,张同洋老师留给师生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忙”。他27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晨7点前赶到学校,晚自习后,他一定是等到最后一名学生回到寝室才离开。多年看楼的曹师傅常来办公室催促说:“张老师,你真把学校当家啦,太晚了,回家吧。”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坚持,他常说:“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向学生播撒爱心的工作,它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有对教师职业的爱和对学校的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才为师之本,那么德就是师之魂。这些年来,张同洋老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3年春天,张同洋老师的母亲因严重车祸住院抢救,面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母亲和即将高考的学生,他第一次左右为难。与家人商量,识大体的家人主动承担了侍候的重任。为了不耽误学生高考前的复习,他未请一天假,未缼一节课,他把对母亲的担忧藏在心中,始终以高昂的状态搞好教学工作,只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及夜间去照看母亲。有耕耘就有收获,张老师所带的班级以本科上线50人、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收获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张同洋老师先后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劳动模范。
有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说过:“我举得起世界上最重的杠铃,但我举不起我曾流过的汗水。”是啊!在张同洋老师27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能记得他为社会培养出了多少栋梁之才,却算不出他为教育事业付出的耕耘与心血。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校的教育发展,做出了扎扎实实的不平凡的贡献。
爱无价,情永恒,张同洋老师用自己的爱和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着,诠释着他多彩的人生,也幸福地体验着属于他的快乐!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