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毕业30载 江苏大学千名校友回母校重走青春路

作者:吴奕 张明平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大学不老 青春万岁

毕业30载,江苏大学千名校友回母校重走青春路

十一黄金周是校友返校的高峰期。期间,一个盛大的同学聚会在江苏大学举行,1000多名82届校友齐聚母校,畅谈同学情师生谊。这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作为十年动乱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寒窗苦读、历尽艰辛,改变了人生轨迹,如今大家都已经年过半百,或功成名就,或默默坚守,在各个行业奉献自己的毕生所学。

江苏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联谊会,一顿食堂午餐,一个大学时光实物展”,勾起了老大学生们的回忆。想起上大学时的那些人那些事,大家心情澎湃,激动落泪,发出了共同的感慨:“大学不老!青春万岁!”

进了大学,就要拼了命去学

1977年,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后,国家决定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点燃了无数年轻人求学的希望。“当年我们考大学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座谈中,机制77级校友袁国定回忆。原来,77年全国共有5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录取率只有4.8%,录取比例接近30比1。

在那个年代,大学的学习机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谈起大学生活,82届校友说到最多的就是学习。在袁国定所在的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才16岁,年龄最大的已经靠近30岁了,“大家都是憋足了劲去学,每天早晨6点带着饭盆背着书包离开宿舍,晚上十一二点还有人站在宿舍的盥洗室看书。”

当时的学习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艰苦的环境一点也没有影响学生们求知的巨大热情,四年的大学生活显得异常充实。说起记忆深刻的往事,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那时经常停电,夏天晚上宿舍特别热,为了看书我们只能点蜡烛,又怕风把蜡烛吹灭还要关上窗户,大家汗流浃背地在烛光前看书。”一位校友回忆。机制专业的杨兴华还告诉记者,“我们班经常在实验室里连夜画图,冬天的时候没有取暖设备,有一个同学第二天早上起身的时候才发现脚被冻坏了,大家这才把他送去医院。”

“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跑步、做操、吃早饭,然后晨读,这样的生活习惯让我终身受用。”从美国赶来参加聚会的农机专业校友张璧,如今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学者,他也寄语年轻的大学生:付出与得到永远是成正比的,只要你专注,就一定成功。

大块肉,大家最爱的经典美食

此次,82届校友聚会的午餐选定在当年的一食堂,校友们重新体验了一回大学里吃食堂的感觉。“三荤两蔬一冷一蔬”的午餐中,有一道30年前的美味——大块肉。这可是校友们点名要尝的一道菜。

校友们一边就餐一边聊,“那时候,2毛钱一份的大块肉就是我们最好的美食了,半个月吃一回,那就叫改善生活。面条也是限量供应,只有病号才能吃到。”“国家给我们每个月补贴32斤的粮票,上学第一个月我就吃了60斤,还每天饿得眼睛发花。”“那时最想巴结的就是食堂的师傅,就怕他们打菜时手一抖,量就少了。”

说起同甘共苦的日子,大家谈兴大发,胃口也不错,餐盘里像麻将牌大小的大块肉不一会就消灭光了,“味道真不错,就像当年的一样。”存活在记忆里的味道又鲜活了起来,大家也想起了当年的玩笑。“大块肉本来只是食堂里的一道菜,那时有个女生,刚上学的时候很瘦才90斤,后来越长越胖,大家就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大块肉’!”

“关于吃的还有一段美好的记忆。”农机修造专业的校友卢章平说,当时他们两个班上60多个学生只有一个女生,大家就叫她“only one”,“每到星期天,only one就挨个敲男生宿舍的们,给我们送早饭。”这位细心的姑娘后来成了班上男生最亲近的邻家小妹。

在当时,谈恋爱=地下活动

联谊会上,一个由90后大学生重新演绎的小品《约会》引发了82届校友的集体吐槽。“这不是我们当年的小品么?讲的是农场的一个姑娘来给下放过的大学生送鸡蛋的事。”“我还记得,《约会》还有一个续集《这不是爱情》。”30年前的一个话剧为何会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只因在当时,爱情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没有明文规定说不能谈恋爱,可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默认,谈恋爱只能秘密进行,不能公开。如果被老师发现了,还要找去谈话。”创作了《约会》剧本的谢钢是机制77级校友,她把当时大学生谈恋爱的想法和矛盾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那时候,恋人只能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才敢牵手,并排走在路上,要是看到个熟人,两个人老远就会分开。”谢钢说,恋爱的人还是个案,大家没有时间去想这个话题,而是把全部的热情放在学习上。

30年过去了,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谢钢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她依然建议大学生不应该太早恋爱,“我常常在课堂上告诉自己的学生,想谈恋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符合年轻人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可是,大学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大学里也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平台,过早地陷入两人世界,就会让你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0年前,他们骑着单车去北京

宿舍没建好就住在抗震棚里、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看露天电影、在电影《风雨下钟山》里当龙套……在82届校友的记忆里,大学有太多值得说一说的事儿,而四辆“金狮”上北京的故事更是当年轰动校园的一个传奇,现在说来,很多82届校友还是感叹,这四个人是相当的“另类”。

原来,81年暑假,有四名大学生攒了近200斤的全国粮票,骑上“赞助”来的金狮牌自行车,从学校出发一路骑车到北京。“我们花了12天时间就骑到了北京,一路上还游览了很多名胜古迹。”骑友之一的陈斌回忆,骑到半路有人骑不动了,我们都会相互鼓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体会到坚持的力量,这次经历也使我们今后的人生受益良多。”

据了解,江苏大学82届校友共有1600多人,除了联谊之外,他们重返母校,还专门为大学生开设了两场讲坛,以自己的成功经验教导大学生怎样成长成才,也和90后大学生共同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