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了一棵圣诞树”“我正在涂色的是一个大红苹果”“我画的是一幅野外游玩画,里面有爸爸妈妈,还有我自己”……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天,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办园点内热闹非凡,孩子和家长们席地而坐,共同在文化衫上绘制精美图案。不一会儿,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文化衫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开心地互相展示,家长们迫不及待地拍照发微信朋友圈。
与此同时,浦口区永宁中心幼儿园也开展了一场亲子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听朱锦源小朋友的爸爸讲故事?”“想!”于是,该园10多个小朋友围坐一起,认真听着,歪着小脑袋想着,似乎从故事中收获了不少道理。“听了爸爸演讲后,我更喜欢爸爸了,觉得他好厉害!”朱锦源开心地说。朱爸爸告诉记者,他每周都到园参加活动,就是希望给孩子树立榜样,让父子关系更融洽。
当天,南京市江心洲洲岛家园幼儿园、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傅家边村办园等园还开展了“与图书交朋友”“与社区、幼儿园交朋友”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玩得十分开心。
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中有一个共同的身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彩虹伞”致远志愿服务团队。该团队2015年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称号。目前团队共有学生成员52名,其中28人来自教育部“幼儿园卓越教师培养项目”,10人来自“乡村定向教师培养计划”,其余成员来自“致远志愿”服务社团。
说起“彩虹伞”志愿者,浦口区永宁中心幼儿园园长张凤赞不绝口。她说:“特别感谢志愿者对偏远幼儿园的关注,他们带来的专业知识恰是我们办园所需要的,他们组织的各类活动很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
“彩虹伞”志愿团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为南京及周边地区10多所农村幼儿园提供了志愿服务。2014年暑期,志愿团队为金湖实验幼儿园、靖江新港城幼儿园、靖江生祠幼儿园的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暑假”。2015年暑期,在“三下乡”志愿活动中,志愿团队在南京市西岗中心幼儿园、江心洲幼儿园开展“关爱农村儿童、倾心文化传递”志愿活动。2016年,志愿团队继续深入农村,为南京市洲岛家园幼儿园、永宁中心幼儿园、车站小学办园点、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傅家边村办园等农村幼儿园带去了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
李颖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也是教育部“幼儿园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培养对象。本学期以来,她每个周末都积极参加“彩虹伞”活动。“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到偏远的幼儿园来,不觉得累吗?”每当有人这样问时,李颖总是回答:“只要能让孩子们开心,我就开心。如果我们的到来让孩子们获得成长,那就太好了!”因为长期深入幼儿园实践,李颖更加喜欢幼教这份职业。在她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学弟学妹也加入到“彩虹伞”团队中。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尤浩宇在“彩虹伞”团队中非常“抢眼”,因为他是一名男幼师,也是“乡村定向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他对记者说:“刚开始与幼儿园小朋友交流时,孩子们很害羞,我们这些‘新人’也不知所措。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幼教专业知识,但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有段距离。只有在实践中积累与孩子们相处的经验,才能早日成为合格的幼师。”
“‘彩虹伞’志愿者们以亲子游戏为媒介,开展体育、艺术、手工等特色活动,帮助农村家长增进对幼儿的了解,而志愿者们在这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书记尹坚勤教授说。作为“彩虹伞”活动志愿教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书记姚苏平副教授对此颇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以前,学生们总想进名园,通过志愿实践,他们心中有了更清晰明确的取舍。“准幼师”们越来越有担当,他们更加懂得了有教无类。
颜色绚丽的“彩虹伞”,架设了师范院校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彩虹桥,给乡村孩子撑起了欢笑嬉戏的彩虹伞,也为学生们铺就了立足乡土的彩虹路……活动结束后,“彩虹伞”志愿者和孩子们依依不舍。一名小朋友拉着志愿者“香蕉姐姐”殷季楠的手说:“姐姐,你们下次还要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