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三链融合让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纪略

作者:徐苏阳 李荣庆 王艳芳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徐苏阳 李荣庆 本报记者 王艳芳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论文选题及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创意60%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先后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共38项……近年来,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在该院院长蔡柏良看来,人才培养光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必须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简称U-G-E)三方新型互动关系。基于此,商学院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把人才培养的高校链、行政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形成螺旋状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出的学生自然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一次目标明确的教育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校突破单一的研究型模式转向多样的应用型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盐城师院商学院在“围绕市场、依托行业、联合企业”的传统理念基础上,提出了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趋势不谋而合。

  “这是学院一次目标明确的教育改革。”商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干生说。近年来,商学院按照三螺旋理论,紧紧围绕职业胜任力“双层”内涵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毕业生质量反馈全过程,发挥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作用,构建全链式协同育人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在谈及人才培养理念时,商学院副院长刘曙霞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制造机器,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会使用和修理机器,还掌握机器设计原理,并具备研发和改良机器的能力。

  一套深度融合的连接机制

  “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找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蔡柏良坦言,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只有构建类似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才能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构建三方深度连接机制?盐城师院商学院重点走好“两步棋”。

  第一步,设立专门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2013年,商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成立“U-G-E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作为三方合作的最高机构,成员由兄弟高校专家、政府部门或行业部门专家、企业专家和本院专家组成。同时,按专业群设立3个协同工作组,每组有5-7名专家,每年3月中旬开一次会议,研究六大议题,从而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知识、政策规范和资金支持的三方循环。

  互设机构固化三方关系,由单向交流转成双向“参流”则是第二手“棋”。如盐城市商务局在商学院成立盐城市商务人才培养基地,盐城市经信委在商学院成立盐城市中小企业家研修基地,每年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活动,召开一次年度工作咨询研讨会。在这三方关系中,政府给予商学院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商学院在政府协调下在企业设立“专家工作站”,驻点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及时掌握人才信息。

  一场人才培养的“逆向革命”

  “过去,高校先设学科,学生再选专业,最后毕业生就业。而现在,学院按照三螺旋理论的内涵和提升职业胜任力的指标要求,系统吸收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创新创业与科学实践等实践过程中的意见,实现专业能力与从业标准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传统平台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四平台五课程’实践体系。”刘曙霞感慨道,“这可谓是一场人才培养的‘逆向革命’,其结果是,学生能力大幅提高,出了校门就能胜任工作。”

  在盐城师院商学院毕业生黄诚看来,所谓的“逆向革命”就是先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授课。作为该模式的受益者,黄诚毕业后创办了“禾一木语”懒人床边家具品牌,并成立常州宅士家具有限公司,仅2016年公司销售额就达4000多万元。黄诚告诉记者,好业绩的取得离不开在校时打下的基础。“在校期间,不仅有专业教师给我们上课,还有不少企业家。他们通过案例分析,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管理,也让我们知道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像黄诚这样,在学校受到启发,后来创业成功或是在工作中很快得心应手的毕业生在商学院还有很多。据了解,目前商学院做到了“4个30%”,即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30%、实验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不少于30%、实验教学由企业专家教授不少于30%、每年不少于3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1个月以上。借助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机制,学院还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38%。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