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何宜玮,用八年感召公益(图)

作者:韩依纯 发布时间:2017-06-0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韩依纯) 每到周三的下午,扬州古运河畔,总有一群引人注目的身影。他们三两结对,照看着爱心庇护所的孩子。漫步、嬉戏,这一切都在何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井井有条。

  这位扬大同学们口中的何老师,名叫何宜玮,是扬州大学的一名老师。8年前,他投身公益,照看这些特殊孩子,并为他们寻找温暖的陪伴。在他的宣传和影响下,每年都有扬州大学的学生被感召,加入公益志愿者行列。

  感爱社会,立志用点滴回馈爱心

  何宜玮家在连云港,多年前,他携妹妹来到扬州工作。本以为生活就将稳定下来,却不料工作之初,年幼的妹妹被查出重病。妹妹住院期间,何宜玮一边照顾妹妹,另一边忙着刚刚上手的工作,这一切让他手足无措。令何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妹妹的病友们在了解情况后,自发地为他筹集捐款,还帮助照看他妹妹。病友们的爱心与帮助让何宜玮感触很深,他对记者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份关怀和恩情,从那以后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尽自己的力量也去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或许是命中注定,何宜玮偶然路过的一家商店,电视里正报道一个扬州的女孩放弃空姐的工作,投身月入只有800元的公益,这深深地震撼并启发了此时渴望回报社会的何老师。不久,他便开始了公益之路。在扬州市的爱心庇护所,他将自己8年的光阴大部分奉献给了一群患有自闭症和智力残缺的儿童。

  以身作则,感召引学子传递关怀

  在日常的工作中,何宜玮也向学生宣传他所从事的公益项目。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样一个组织,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来做志愿者的基本上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各个校区,各个专业都有,有的一做就是四年。现在的青年只要加以引导,他们的心中滚烫的善意就能给他人带去温暖。”

  有些来自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的学生,为了参加一次活动要坐将近1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达爱心庇护所,每周都是这样。他们为孩子们表演节目,和他们玩游戏,陪他们在外面散步,暮色沉沉,才急匆匆地又赶回校去参与学校的课程。当问及累不累的时候,这群学生回答道“不累,我们累点,只要能让孩子们开心,就十分值得。何老师比我们更辛苦,我们也向他看齐,投身公益,奉献爱心。”

  历久弥新,八年接力焕发勃勃生机

  “往来的学生一届又一届,我们却从来没有缺席过爱心庇护所孩子们的星期三,整整八年,想来令人感慨。”

  面对那些虽残障却精神纯粹的孩子,一旦投入进去,那些参加公益的学生和老师便无法离开。有些参与者会有固定陪伴的孩子,在慢慢熟悉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愈加深厚,愈加坚信即使是自闭症儿童、智障儿童,他们也有正常的情感诉求。

  “我们都在帮助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从一开始单纯的同情,我们渐渐认识到要去了解他们的个性。同情不等同于爱,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纸片人’,我们都在努力去发现他们的诉求、渴望,不让单纯的同情心成为做公益的动力。”

(扬州大学农学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