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依法治教,如何“落地生根”?

作者:陈路 发布时间:2014-12-10 来源: 本网综合

编者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近年来,随着校园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很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法制意识有所加强,每年普法周期间,学校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我们也看到如最年轻院士李宁涉贪被查、蓝翔技校跨省打人等事件。这些案件应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该怎么治,如何用法制破解学校管理“方程式”?其任重而道远……

【新词释义】“依法治教”

1.所谓依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业它既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2.依法治教是指依照法律管理教育事业,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这其中既包括国家及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赢利为目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3.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无论国外的法律还是我国的法律,均对保证人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4.依法治教是指通过法律的调整使教育管理和教育,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依法治教向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据新华网)

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 焦新)今天,教育部召开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切实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袁贵仁全面传达了四中全会基本情况,深入解读了全会主要精神。他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决定》起草情况作了说明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并对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详细

江苏金坛市教育局组织5000余名教师同修法制课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汪强 丁春洪)近日,在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的例行教师周前会上,该校党总支书记许国琪带领全体教师逐句逐条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入10月份以来,这样的学习活动,已在该市教育系统全面推开。

今年9月下旬,金坛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教师法制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制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要用一年时间,围绕安全、质量、公平的工作重点,在全市5000余名教育工作者中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施教。>>详细

【法制校园怎样“治”】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依法治教·特别报道①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从今天起,中国教育报推出独家策划,连续四天以每天一个整版的篇幅,邀请知名专家、权威学者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就依法治教中存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如何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度解读。敬请关注。

用法治方式求解学校管理“方程式”

传统的管理是以命令、服从为基本内容的纵向型框架;而当前的法治则是以协商、平衡为主要内容的横向型结构。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学校和学生、教师之间的各种纠纷不断增多,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需要转变观念,鼓励运用诉讼、调解、复议等多元的“法治方式”解决纠纷。

法律与教育的关系从未这样密切,从理论到实践,法律开始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校长、教师、学生都与之息息相关。>>详细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依法治教·特别报道②

以法治思维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这对于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存在哪些难点?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波,对依法治教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六个追问,从宏观到微观来透析这一话题。

法治是现代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详细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聚焦依法治教·特别报道③

依法治教亟须加快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育领域里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用立法来解决。要从教育特征出发思考教育立法。

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法律没有强制性,所以才会感到“无法可依”。因而有必要在考虑下一步新增或修订教育法律时,增加强制性作用在教育法律中的进一步体现。

教育立法不能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而要充分发挥专家和第三方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要注意立法工作中部门倾向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那么,我国当前教育立法工作面临哪些现实问题?教育立法中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和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详细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聚焦依法治教·特别报道④

聚焦依法治教:合力促进法治教育“落地生根”

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法治教育只是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未能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不同年级的法治教育内容因为缺乏相互衔接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法治教育的实施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法治教育的成果亦难以纳入现行教育的评价体系之中。

法治教育的规范化,首先需要赋予法治教育以独立的地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要将法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发体现学生成长规律与法治教育规律的课程资源,要通过有效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来确保法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详细

实行“清单管理” 推进依法治校

——专家解读《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清单》体现了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下达命令、制定计划以及分配资源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依靠制度和社会监督力量,通过明确高校信息公开事项,实现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

更高程度的信息公开有利于抑制高校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蒙在权力运作过程上的幕布揭开,对于防止可能出现的教育腐败最为有效,同时这可能也是最为廉价的反腐方式。

近日,教育部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制定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要求全国各高校在今年10月底之前向社会全面公开清单所列事项。《清单》内容汇集了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和其他信息等在内的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同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编制学校上一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对清单所列信息的公开情况逐条详细说明。>>详细

教育执法:腰板怎么“硬”起来

据媒体报道,某省会城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再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五禁”要求,如“严禁分设任何名义的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各类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坚决查处。有评论者认为,此举是给学校上“紧箍咒”,有助于杜绝招生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实际上,每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的重要节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类似文件频现。这样的“紧箍咒”年年念、次次念,其作用究竟如何?为此,我们专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听他谈如何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详细

【江苏:校园普法生根发芽】

宝应石桥小学:别样的法制课堂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玉山)“请旁听人员安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被告人,你的姓名?”……

11月24日下午,扬州市宝应县石桥小学六(2)班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庭审判”正在进行。审判长、审判员、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法警等均由该校学生扮演。这是石桥小学法律教学实践活动之一的“模拟法庭”现场。>>详细

如皋市磨头小学:小小手抄报 法制大舞台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林)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近日,如皋市小学开展了法制手抄报比赛。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象生动的报头,健康丰富的内容,采用儿歌、小故事、漫画等活泼多样的方式,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并且设计新颖别致,报头、题花、插图等画面结构紧凑,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书写工整美观,充分展示出他们对法律的理解与感悟及各自的审美能力。每个班级经初评挑选出主题鲜明、内容生动、设计精美、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参评。经学校评审,分别评出了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

手抄报的制作比赛,不仅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而且让学生在搜集编撰法制手抄报的过程中,了解和接受法律知识,懂得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更是巩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效果,使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学校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法制大舞台。

海门市东洲小学:强化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俞晨)11月13日下午,艺术团不辞辛劳,为海门市东洲小学的师生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此次演出是以“强化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旨在向师生宣传法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副局长俞兆新,海门市市政委主任都亲临现场与东小的师生们齐聚影视中心,共同观赏节目。

舞步轻盈、节奏欢快的开场舞《中国好运》、酣畅淋漓的快板《安全伴我行》、耐人寻味的小品《有家可归》等一系列精彩节目将演出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节目贴近生活、寓法于理,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并感染着每一个观众。

师生看完演出后都非常地激动,他们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感谢海门市教育局、市政法委、司法局为青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营造的良好文化氛围,并表明他们不会辜负各个领导的殷切期望,定会将法制知识铭记心间,用实际行动来构建和谐校园。

泗洪天岗湖中学:恪守师德红线 构建法制校园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泽)11月10日,泗洪县天岗湖中学召开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议,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潘合鼎校长强调要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到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中去,每位教师必须要做到恪守师德红线,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力争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潘校长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严格严格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廉洁从教的思想认识,争做育人表率。

在学习活动中,该校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完成了泗洪县“万人学法”网络答题竞赛。

今后,该校还将开展以“法制进校园”为主题演讲等系列宣教活动,并邀请法制校长来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盐城学富实验学校:规范教育收费 推进依法治校

中国江苏网5月29日讯 教育收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多年来,盐城市学富实验学校从未发生过一起教育乱收费行为,赢得领导、家长和社会的赞誉。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肃学校财经纪律。学校也因此获得盐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强领导。学校始终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行风、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乱收费的危害性,自觉抵制和纠正教育乱收费行为。学校设有规范收费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后勤校长及职能科室具体负责,会计员与班主任具体操作。三级把关,责任到人,学校收费工作真正实现有人主管,有人操作,有人监督。

依法治教:我们向世界学什么】

美国:立法促进高教发展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成功干预。

作为世界上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举世瞩目。美国虽然是一个联邦分权制国家,教育事务由各州负责管理,但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教育法案,联邦政府在美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对其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成功干预,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澳大利亚:专设机构推动法律落实

——以“教育”为关键词,在澳大利亚政府官方网站法律栏目下能够搜索到519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其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非凡。同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每年吸引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名学生求学,显示了其在国际上较强的教育竞争力。澳大利亚较高的教育质量得益于国家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突出应用和逐步完善的国家教育法治实施体系。

日本:借立法完善教育

——日本高度重视教育立法,通过立法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以及以法律法令为准绳的教育标准体系。

目前,日本教育法体系包括法律、政令和省令等组成部分。法律由国会审议通过并予以颁布,政令由内阁(政府)制定和发布,称为“施行令”或“政令”,省令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并发布的命令,称为“施行规则”或“规则(基准)”。政令和省令大多与法律的出台相配套,是为明确某一教育法的实施细则所发布的命令。

印度:依法治校“挑大梁”

——自2010年以来,印度教育部门起草了8部立法草案,以法治方式解决教育发展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印度实行中央与邦两级立法体制,教育属于中央与邦共享责任。>>详细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