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女孩频遭侵害 如何补上安全防范这一课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11 来源: 本网综合

【编者按】 :“江苏7岁女童参加婚礼后遇害”、“浙江失联女孩叶寒冰确认遇害”、“江西女孩来莞探亲被害旅馆”、“无锡14岁女生送到学校后下落不明”,自8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多起女孩失联遭遇侵害的案例,关于女孩安全防范的问题再度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也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10月11日,国际女童日,你我一起来关注《女孩频遭侵害 如何补上安全防范课》

【案件回放】:

●江苏7岁女童参加婚礼后遇害

图中可爱女孩王彦雯,出生于2007年11月3日,未满7周岁,在江都实验小学读一年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苏扬州7岁女童王彦雯10月3日下午到江苏姜堰华港镇亲戚家喝喜酒,被“骑电动车的人”带走。6日晚,小彦雯的尸体在河边被发现。警方悬赏5万缉凶:中年男子,穿浅色短袖T恤、深色裤子,途中换戴遮阳帽和头盔,白色电动车为欧派牡丹仙子牌。

10月8日,江苏泰州姜堰警方公布:杀害扬州女童的犯罪嫌疑人王冶已在姜堰区桥头镇被警方抓获,举报人为嫌犯父亲。据泰州市公安局透露,犯罪嫌疑人王冶与被害女童并不相识,系趁喜宴混乱期间将女童哄骗带走并实施侵害,具体作案动机仍在调查中。

●1个月全国19名女孩失联 包括9名女大学生

“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成都刚毕业女大学生失联”、“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后失联”……近期,一系列女孩失联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引起社会关注。据《法制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至少已有19名年轻女子失联,其中包括9名女大学生。有两名北京女孩。

这些事件发生后,有7人已经被找到,平安回家或返校,原因多为与父母吵架、外出旅游、打工等,有6人遭遇犯罪分子侵害甚至遇害。另有6名女孩至今仍未被找到。

专家分析,8月到9月初是学校放假和刚开学的期间,学生在外走动的几率也增加了。而女孩、女大学生正符合犯罪者的“心理条件”。每个女孩都应该学会防范,避免危险发生,例如不随意上陌生的人车、结伴而行,或者到偏远地方由家人或朋友接送。

一个月来19年轻女子失联引舆论关注

8月9日下午,重庆邮电大学20岁的爱心志愿者高渝从铜梁老家搭乘一辆黑车回渝中区后,与家人失去联系。经《重庆晚报》刊发后引起关注。

随后,各地连续出现年轻女子失联的报道。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自8月9日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失踪遇害至今,已有19名女孩失踪。

频频失联遇害的女大学生让整个社会为这个群体开始担忧,而在大学开学时节,又出现了多名女学生在去学校报到途中失联的情况。》》详细

【原因解析】

●江苏连续2天2位14岁女孩“失联” 或因教育方法不当

10月8日,14岁无锡女孩小汤上学后独自一人离开校园走失,家人和朋友分析,孩子可能是考前压力太大,选择了离家出走。10月9日,14岁常州女孩小雅离家出走,原因竟然是自己没按时写作业,家长数落了她几句……孩子的突然离开,让家长们肝肠寸断,所幸两位失联女生目前都已找到,希望类似的事情尽量少发生。

小链接>>>

十二三岁开始叛逆

家长可隐藏教育目的,千万别翻旧账

青春叛逆期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可持续至十八九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性增强。专家认为,青春期带点叛逆很正常,家长要理解,也要懂得把教育的目的隐藏起来,教育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要允许孩子犯错,教育孩子不情绪化、不翻旧账,以提问的方式疏导孩子。本报综合

常州没做作业挨父母批小姑娘不高兴离家出走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陈剑锋记者张斌) 放学回家女儿没及时做作业,父母教育了一番,结果把女儿“气”得离家出走了!

10月9日下午五点左右,常州市新北区新桥派出所接到一对夫妻报案,称自己14岁在读初二的女儿小雅(化名)“失联”了。小雅父母表示,小雅正处在叛逆期,有时候教育她,她还会顶嘴,这次万万没想到,小雅会离家出走。新桥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调取周边的监控进行追踪。民警最担心小雅会出常州,于是带着孩子照片,去火车站和汽车站寻找。通过大量视频信息,警方初步确定小雅没乘交通工具离常,应该是躲在新桥镇某处,便让其父母配合警方继续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日中午,警方在新桥镇新龙广场找到了“失联”1天的小雅。小雅在外漂泊了一天,也很想回家。就这样,小雅回到了父母亲身边。》》详细

●女童被害,岂止警方慢半拍?

事发10月3日下午,证实被害是在6日晚。有网友议论,警方为何总是慢半拍?如果说3日下午3时许之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为寻获女孩保障其人身安全的黄金时间的话,那至6日晚在华港镇一河边发现失踪女童的尸体且证实被害这段时间,什么样的悲剧不可能发生?“慢半拍”是指接近黄金时间又错过了黄金时间的那一段不长的时间,3天之内岂止是慢了半拍?

不妨对悲剧的全程作一完整回顾反思,女童被害,还有谁慢了半拍?据王先生介绍,吃完午饭后,女儿和其他小孩在新娘家门口玩耍。下午3时许,一帮人准备回家时,才发现王彦雯不见了。女孩跟奶奶一起吃喜酒,但不应当留下如此长时间的放任空档,以至直至准备回家时才想起女孩。如此疏忽大意,是否算得上照顾女孩安全的“慢半拍”?

头盔男顺利用电动车带走小女孩,目击者是否安全意识慢半拍?据王先生介绍,当地一名老太太在事发后表示,曾看到一名戴着头盔的男子陪女孩玩耍。该老太太以及其他同玩儿的小孩均为事件目击者,如果说同玩儿的小孩子缺少安全意识的话,那这位老太太就应当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当头盔男将女孩抱上电动车的当口立即予以制止。而该老太太被犯罪分子以“有说有笑”假象所迷惑,进而错失了救回女孩的良机。

慢半拍者,包括其在外打工的父母。7岁一年级女孩,应该早就向其灌输基本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不跟生人走的人身安全保障意识,然而,由女孩被害的结果来看,至少折射了其家庭以及所在小学此类安全意识的灌输和教育是缺失的。而当头盔男作案过程中骑进死胡同并向路人问路,路人之安全意识也是“慢半拍”,这又折射了当地农村地区普法不到位安全意识普遍缺乏之短板。

反思类似抢劫、拐卖、伤害女孩、女大学生等案件,法律应当“快半拍”,一旦破案,应当依法从重、从快、从严予以严厉惩罚。织就一道对于女孩、女童的安全法网,法律应当兜底,警方应当打底,家庭应当知底。

(来源:荆楚网,作者 李振忠)

●南京警察开迈腾搭讪女大学生 5人中4人上车

近期女大学生失联事件频繁发生,和部分当事人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不无关系。南京高校女大学生如果遭遇陌生男子搭讪,会如何表现?在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之际,栖霞公安分局民警在仙林大学城安排了一次测试,一名民警驾驶迈腾轿车,以找不到路为由搭讪女大学生。结果,被搭讪的5名女生中,4人上了陌生人的车。

测试一:校内遇搭讪,两女生上车并透露姓名院系

9月9日上午10时,栖霞公安分局仙林派出所民警曹杰驾驶一辆私人牌照的迈腾轿车,来到文澜路一家高校。他随机选取一名女生,询问图书馆怎么走。

女生指路后,曹杰假称不知道方向,邀请女生上车带他一程。该女生于是上了曹杰的轿车,在和曹杰聊天过程中,女生透露自己姓孙,目前在工商管理系读大三。

随后,曹杰又找了一名女生,仍以问路为由,邀请该女生送自己一程。这名女生稍一犹豫,仍然上了车,带着曹杰来到图书馆。车上闲聊时,该女生说,自己姓陈,目前在会计学院读研。

到达目的地后,曹杰随后亮明警察身份,并询问两人为何轻信陌生人,两人的回答让民警哭笑不得。其中,小孙表示,她虽然上了陌生人的车,但当时在校园内,且又是白天,应该没有危险。小陈则说,她看曹杰很面善,不像坏人,因此就上车带路。》》详细

●丹阳15岁女孩“失联”,真耶?假耶?

连日来,扬州7岁女童失踪被害的消息备受关注,加上之前曾发生过多起女学生被拐事件,大家对于女孩“失联”的消息十分敏感。7日,丹阳市一家热门网站的论坛曝出丹阳一名15岁女孩于8月15日离家后音讯全无的消息,迅速在网友中“引爆”。但是,这则看似十分着急的消息,经警方确认并未接到女孩家人报警,记者接通网帖上公布的电话,也并不是失踪妹家人。网帖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王弟弟(谐音),女,15岁,丹阳人,身高160左右,8月15日离家,至今无音讯。求扩散。”7日,在丹阳一家热门网站的论坛,一则名为《失踪妹事件再现丹阳!》并附照片的帖子,引发丹阳诸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那么,该帖子内容究竟是真是假?9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现仅从丹阳警方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警方尚未接到女孩家人报警。

记者从这家名为“翼网”网站的论坛上看到这则帖子,发帖者是网友“爱我丹阳”,目前这一帖子已经有近8000的浏览量,而跟帖者也是众多。“快两个月了,为什么不报警。这不搞笑吗?”“无聊,找到此人如何联系其家属?失踪的少女,名字都不知道,离家时穿着打扮,发型,胖瘦程度一概不知,如何查找?”……马上就有网友跟帖质疑。而可能是回答众人的质疑,“爱我丹阳”很快又跟帖:“如有信息请和其姐联系,王菲云18305xx7735。”并且还说:“待会电脑上图!”

有名有姓有图还有手机号码,这不得不令人信以为真,而且经核查,手机号码还是镇江丹阳的。于是,多名网友开始“小激动”:“失踪两个月再来找,做父母的吃厮的呀!”“不会是去会网友了吧?”“又被谁骗走了?”“这世道好危险,养女孩的父母一定要跟自己的孩子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工作,做好思想的开导引导工作。真的是防不胜防啊,大家快帮忙顶顶啊,孩子的父母要急死了”……由于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发生多起女孩莫名失踪或被拐案件,媒体的报道也是长篇累牍,但现在女孩“失联”竟然发生在了自己身边,很多网友顿时揪心起来,纷纷跟帖表示关注和担忧。网友“酸奶7”甚至还跟帖质问:“现在失联的事情怎么这么多?”》》详细

(来源:《京江晚报》)

●媒体该不该对女童性侵事件大肆报道?

唐芬

自从海南校长开房事件以来,20天内被媒体报道的女童性侵事件高达八起,这仅仅只是被报道的,再加上这则新闻则达到了惊人的“九起”,祖国的花朵正在遭受无情的摧残。至此,笔者不得不发出疑问:媒体该不该对女童性侵事件进行大肆报道?

由最近的新闻可以看出,此类报道已经呈现泛滥的趋势,再加上各大媒体网站的转载“助威”,众人不由得齐刷刷地将目光聚焦到事发地点和当事人身上,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受害者的家庭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不利于受害者隐私的保护,也有可能对她们的成长造成阴影和不良影响。

媒体并不是不能报道此类负面新闻,只是要注意把握“度”的原则,要适当而行。适度的负面新闻报道既能报道新闻事实,也能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但是,若是负面的东西太多会物极必反。

当媒体对女童性侵事件的报道太过频繁,对此类负面新闻渲染太多,容易造成社会恐慌,甚至在无形之中会让受众受到消极影响和不当引导,从而形成某种刻板印象和成见,看不到社会好的一面,这样容易导致民众悲观主义情绪的产生。

再有,当媒体对社会负面新闻报道过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一些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了引导作用。他们会对这样的新闻感到好奇,为了满足好奇心,扭曲的人身观促使他们模仿新闻报道里面的情节进行犯罪,以身试法,从而造成更多悲剧的酿成。笔者认为,在过去的这一个月中,之所以发生如此多的女童性侵事件,不能说与媒体的频繁报道没有联系。

媒体在社会中所起的应该是积极引导和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媒体应该通过媒体对儿童进行防止性侵害教育。不仅如此,媒体还要大力宣传该如何防御知识,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该如何应对,采取何种措施保证自己的人生安全,让自己的权益免受非法侵害。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众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知道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这样所达到的正面效果远远要比报道此类事件要强得多。

只有从根本上教育和引导大众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这样才能达到减少悲剧发生的目的,使更多的孩子免受迫害与摧残,还她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美好人生。

(来源:荆楚网,2013年6月3日)

【应对策略】

●5岁被拐女童机智脱困 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2013年4月,湖北一名5岁被拐女童机智脱困,该5岁女童太聪明了。4月11上午,一5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一名有暴力趋向的疑似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强行带上高速公路。疑似被拐!其家人多方寻找未果,焦急万分!湖北高速警察接警后,在视频监控中发现线索,指令3名巡逻民警前往处置。其中一名民警用摄像机拍下了处置的全过程,盛赞女童机智勇敢,“是她在孤立无援时保全了自己,也是她指引民警一步步判明了情况。”

在现场与女童交流最多的,是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仙桃大队民警邬龙,是个87年出生的大小伙儿,尚未结婚。“刚一下车,她就哭喊着跑过来抱住我的腿,我的心顿时疼得要命!”小邬回忆。

在另两位民警控制女嫌疑人时,是小邬抱着女童横穿高速公路,用警车载着女童返回大队。下车后,很多同事都关切地围过来询问情况,其中还有几个女民警,但小姑娘却紧紧拽着小邬不松手,“只敢同他一个人讲话”。小邬说,若非小姑娘“准确提示”,民警与意识、语言均含混不清嫌疑人交流,至少要多花10分钟才能搞清楚状况。“我有小孩了,一定会把这段视频放给他看,教他要向机智勇敢地小女孩学习!”

据悉,女童的爷爷在孙女儿刚刚学会说话时,就试着将全家人的姓名、电话编成儿歌,让其牢记在心。4岁时,女童能就将自己就读学校的校名、校址、老师电话背下来,爷爷还教其在遇到“坏人”时不要慌,“坏人”带着她经过人多的地方时,一定要喊救命。女童所在的幼儿园也开展过类似教育。“虽然让女童独自出门是严重失误,但家庭、学校长期的防范教育,让女童在关键时刻表现神勇!某种程度上说,她救了自己!”

亮点一:孤立无援时,女童没有过度反抗

解析:女童面对明显有暴力趋向的成年人,她没有激烈抗拒,避免刺激嫌疑人,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机会逃脱。

亮点二:警察赶到,女童迅速挣脱女嫌疑人,跑向民警

解析:女童对警察的外观标识特征、职业身份有清醒认识,概括为三句话:认识警察,知道警察是干什么的,知道有危险要求助于警察。

亮点三:抱着警察的腿哭喊“她不是我妈妈”

解析:抵达现场时,处警民警并不十分确定该女童就是报警所称的“失踪女童”。一句“她不是我妈妈”,使现场民警迅速做出判断,将嫌疑人隔离并控制。

亮点四:准确描述被拐过程

解析:“我早上要上学,她把我带到这里来了……”清晰、准确地叙述被拐过程,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语言干扰,迅速判明情况。

亮点五: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就读学校及家长联系方式

解析:“我叫**,我是‘新小’(新生街小学)的……书包上有我爷爷的电话……”准确提供的信息,使民警能快速与女童家人、老师取得联系,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亮点六:拉着警察衣角,躲在民警身后

解析:在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上,女童不乱动、不乱跑,始终拉着民警衣角紧贴其后,使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出警警车在对向车道)。

(来源:股城网)

●女童防狼锦囊网上热传 防性侵家庭教育需从入园前抓起

心理咨询师俞风怡表示,防性侵家庭教育需从入园前抓起。

自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多起校园猥亵性侵幼女案被曝光。一份“针对在校学生的防性侵害锦囊”在微博中被广泛传播,人们共同探讨学校家庭如何共同编织保护儿童的安全网。沪上心理咨询师俞风怡表示,预防性侵家庭教育要从孩子入园前抓起。

“针对在校学生的防性侵害锦囊”要让在校女童清楚5项内容:在校内或上学、回家路上要结伴而行,不要到四周没人的地方去;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的饮料和食品;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都要断然拒绝;对于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说“不”;陌生人或熟人都可能是性侵害的加害人。

“锦囊”称,当性侵害事件发生后,为了避免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学校有义务告诉受害孩子,这不是她的错;尊重并保护受害孩子的隐私权,做好保密工作;了解事实真相,鼓励孩子说出真话,并给予支持和安全感;安排受害孩子去医院检查,并接受心理辅导。

让未成年幼女远离性侵害,除了法律惩戒、防范措施到位,还有必要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近日,申城几十所学校陆续开展预防性侵教育活动,告诉孩子远离性侵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俞风怡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重要一环,但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

俞风怡也是一位母亲,女儿刚过一岁,她就开始琢磨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她为女儿选购了一套美国绘本,包括《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俞风怡说,这套书不仅告诉孩子自我防护的常识,还教孩子一些方法。比如,当别人触碰你觉得不舒服时,可以把他推开,可以跑开等。

俞风怡说,她经常会像讲故事一样,自然而然把这些自我保护的理念传达给女儿。“我觉得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安全教育。父母要教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告诉孩子这些部位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随便摸,同时也不能随便看或摸别人的这些部位;如果有人想摸,就要想办法离开他,并告诉爸爸妈妈。”

俞风怡说,通过绘本进行教育是不错的方法。“我还买了一套书,送给一位朋友。虽然我的这位朋友家里是男孩,但我觉得也十分必要。现在媒体宣传通常只强调女童,其实男孩同样需要自我防护教育,男孩也可能会遭遇猥亵等伤害。”

一项相关调查显示,近年公开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件中,8成为熟人作案,这些熟人作案的案件,往往经过很长时间才案发。由此可见,防范知识教育以及受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薄弱。俞风怡表示,家长平时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平等的亲子交流习惯。只有这样,孩子在外遇到性侵等事件,才会及时向家长倾诉。

(来源:东方网,作者 杜丽华)

●女生安全既需“自保”也需“自重”

苑广阔

最近一个多月来,国内各地频繁发生的女生遇害、失联、遭性侵事件,让社会各界对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人身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准备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针对女生的安全教育内容,正是对近期这类事件的一种积极应对,值得肯定。

其实在国内高校采取应对措施期间,网友们已经先行一步,推出了民间版“女生安全手册”,并且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客观地说,“女生安全手册”中的很多应对策略,确实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如“回家的时候习惯说一声'我回来啦',避免别人知道你一个人生活”等等,都很值得借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生安全手册”中的很多建议都是网友的“个人经验”或凭空想象出来的,未必经得起检验。比如“被人尾随以后假装打电话”,但不少网友质疑,如果连电话一起被抢了怎么办?

但就近期发生的几起女生遇害、失联等等事件来看,我觉得女生的安全既需“自保”,同时也需“自重”。所谓的“自重”,在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自我珍重,珍惜自身的生命安全,不去偏僻危险的地方,不接触不三不四的人;二是要自我尊重,不为了外界的诱惑失去自我;不穿太过暴露性感的衣服等等。比如在近期发生的女生失联或遭遇不测的事件中,有些女生是去外地见网友遭遇不测,还有的女生是去外地投靠“干爹”,结果陷入了传销组织无法脱身。

作为女生,去外地见网友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了风险的事情,而和“干爹”这种在当下充满暧昧的字眼扯上关系,更是不应该。联想到前段时间曾经在网络上热传的“开豪车搭讪美女”的实验,我们不得不说,现在部分年轻女性在“自重”方面确实还有所欠缺,所以很难抵制外界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女生的安全,既需要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也需要女生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要需要她们多点“自重意识”。

●女生安全教育应上升为常态化教育

罗志华

当下针对女生进行安全教育,可谓亡羊补牢之举,相信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说,事情已经发生,最有效且最迅速的反应,就是这种应急式的针对性教育。

但是,类似应急式教育也有明显的短板。一个系统的教育计划,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且经过反复的教学检验,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在较短时间内制订出来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很容易一叶障目、就事论事。比如针对这几起女学生被害的具体情节,极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坐黑车”、“不穿着暴露”等关联危险上,至于其它许多潜在危险,由于没有浮出水面,则容易被忽视。

可见,就当前而言,应急式教育不可或缺,但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它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危险,也包括可以预见、甚至不容易想到的其它危险。

就教育的涵盖面而言也是如此,若大学女生被害,则安全教育仅仅局限于大学,中学女生或社会女性的相关安全教育并没有随之跟进,实质上也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应急策略。大学女生受侵害,该反思的不仅是大学安全教育,还应包括中小学、乃至家庭和社会安全教育。

可见,当务之急,是以应急式的教育来提升女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但要避免此种教育沦为“应景”之作,就得在今后,将应急式教育上升为常态化教育,将针对女生的教育扩大到所有学生,从而建立起更科学实用也更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

(来源:《沈阳晚报》)

●北京多所高校开学第一课讲安全防范

刚刚过去的8月,全国19名女孩失联,其中包括9名女大学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为提高大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记者调查的近20所北京高校中,超半数的高校将安全防范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必备内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甚至将反恐作为今年新生教育的新内容。

为近期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安全教育、心理辅导成为部分高校今年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对于不少新生而言,这的确是他们入学前很少了解的。今年开学前,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内网迎新专栏里打出一则“打造师大最全防骗指南”的帖子,详细罗列了各种新生容易上当受骗的事例,学长学姐从开学准备、校内推销、取快递和短信陷阱等10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如果有人二话不说送你一张电话卡,不要当真,那肯定是给钱的,而且退都退不掉;如果你着急找兼职工作,校内张贴的兼职信息也不可以完全相信,那有可能是骗人的;乘坐出租车时注意车牌号码,一定要是‘京B’开头的出租车你才可以放心乘坐……”这个防骗指南让北师大的很多新生倍感亲切。据《北京青年报》2014年9月19日报道

安全教育不仅只在高校

前不久,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接连就有三名女大学生失联,尤其是这种事件在全国发生的几率竟然如此之高。它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犯罪嫌疑人的谴责,更主要是引起人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近年来不仅是大学生,中小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也频繁发生,然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如此之差,让人有些唏嘘。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讲,作为一名成年人,能够如此轻易忽视身边存在的危险,除了感叹,还是感叹!“不搭陌生人的车,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品……”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最基本的安全认知,缘何成了一种口号!

其实,大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是我国教育方面的一个缺失,这种缺失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如果家长们能够从花在各类培训班的时间里空闲出十分钟,每天告诉自己的孩子一条安全知识,我想不至于等到孩子上大学了,还要千叮咛万嘱咐她(他)如何保护自己;如果全国每所学校从小学时,就把安全教育课程当语文、数学课程一样重视,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牢固掌握好安全知识,如同熟记住各种数学公示一样,我想也不至于当危险来临时,孩子们是如此脆弱,毫无防范,只剩惊恐了!

在家长心里,难道孩子的安全还抵不过一节艺术课的重要吗?在学校眼中,安全教育难道仅是一种形式?因此,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希望不只是在大学展开,更希望它能成为中小学课堂上重要的一节课。

当我们的孩子奔波在各种培训班的路上,当我们憧憬着孩子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时,当我们的老师关注着学生的分数时,当学校把眼光投在升学率时,我们是否能够按下一个暂停键,想想如果没有安全而言,一切都将是零。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能再用一个个让人心痛的案例来敲响警钟!安全教育,亟不可待!

(来源:新疆都市报 记者 叶瑞霞)

●女大学生屡被害 女生安全要注意的几点

一.女生打车安全防范篇

第一,搭车要有选择。陌生人的车不能搭乘,黑车、无牌照的车坚决不坐。

第二,女孩夜间尽量不独自搭车。

第三,搭乘出租车也要时刻留心。首先要记住车牌,并及时告诉亲朋好友。其次,在选择座位时,不要坐副驾驶座上。这个位置不仅行车时不安全,而且更容易给坏司机可乘之机。还有,在车上不要只顾低头看手机或者睡觉,要时刻留心司机行驶的路线是不是有异常。最后,下车时一定要索要发票。

第四,如果发现异常迹象,立刻下车或者打开录音、录像的设备。

第五,真的发现遭遇危险,可以朝窗外呼救,请路边行人帮忙报警。呼救也有讲究,不能一味地喊“救命、救命、救命……”,最好盯住某个人,清楚告知自己的处境,请其帮忙报警。

二.基本防范意识

1、不跟陌生人走,有事找警察:遇到有人问路,儿童、老人迷路了,不要亲自送他们去某个地方,你应该做的最多是拨打110,找警察过来帮忙。

2、人少时、天黑时尽量坐电梯,并且尽量的靠近电梯按钮:如果你发现有陌生人神色诡异,不按楼层,站在你的后面,就立马按下离你最近的楼层,离开电梯,并且做好呼救的准备。

3、夜晚不要出门:没有十分紧急的事情夜晚不要随便出门,如果必须出门,即使很近也要找个人陪同前往。避开偏僻无人的地方,留意离你很近的车辆,提防两人摩托,发现有人跟踪立马跑到人多的地方。

4、不要过多透漏自己的信息:过多的透漏别有用心的会假装认识你,和你装熟人,把你带走在外人看来是正常的,那时就百口莫辩了。

三.女生安全综合防范篇

1、女生在遭受侵害时如何逃跑

坚持“先跑为强”的原则。走夜路发现一个男人向你靠近时,你不要等他伸手抓你时再跑,应该在一发现他靠近时就跑。如果一个男人扑向你,你更要马上逃走。

附近有人路过时就是逃跑的好时机,因为这时色狼不敢紧追不舍,追几步追不上就会放弃。逃跑时最好边逃边喊人。如果没有这种机会,就在色狼没有注意你的时候逃走。例如,在他解自己衣裤的时刻,或四处张望看有没有人的时刻。为自卫起见,还可以拾起身边石块、木棍给他一下,或抓一把泥土撒向他的眼睛。

在夜里,要向有光、有人声的地方跑。如果在野外,则向树林草丛青纱帐中跑。如果是在白天,尽量往有人处跑,向人多的路上跑。不小心跑进了死胡同,就尽快喊叫并敲附近的门。

2、女生在遭受侵害时如何反抗

反抗是一种“宁为玉碎”的做法,所以一般来说,女生应该尽量先用逃离、欺骗等策略,在这些策略都无效时才采取反抗的方式,搏斗是很危险的。

抗拒、挣脱是危险性不十分大的对抗。表现为挣脱对方的拥抱,推开对方,保护自己的衣服不被扯开,跑出对方的家等。

女生很喜欢胡乱抓打,这是浪费体力,这样你会在短时间内筋疲力尽。你要保存体力,只要你还有力气,对方也就不会得逞。

临时起意的强奸者以及部分青少年所为的强奸,被持续抗拒、挣扎一段时间后,想强奸的家伙就会放弃。

(内容来源于网络)

●最高法启动预防惩治性侵未成年人联动机制试点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试点10日在山东青岛启动。这是法院预防和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最高法院课题组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未成年人权益刑事司法保护工作的最新进展。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负责人介绍,最高法院高度重视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2013年年初,最高法院成立“未成年人权益刑事司法保护”调研课题组,将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作为重点专项工作。2013年10月,最高法院牵头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提出了办理此类案件的具体指导意见,并确定青岛市中级法院作为开展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的试点单位。

据了解,青岛市中级法院牵头起草了《关于建立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已与青岛市委综治办、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和计生委员会、民政局、团市委、妇联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规定了强制报告制度、加强对具有性侵害前科劣迹人员的监督管理和落实被害人保护措施等内容,并明确了各部门在联动机制中的工作职责,制定了长效工作机制。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王逸吟)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