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江苏军团”闪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 在1月10日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江苏军团”再次成为最大赢家,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有收获,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省份第一。此次江苏获奖成果层次高,技术发明奖励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在民生领域也有重大突破。本期关注栏目梳理了我省的获奖情况,并选刊了我省部分高校的获奖成果,以飨读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刘云山出席 张高丽主持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气氛热烈。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使我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李克强强调,要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生态建设和改善,努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用科技和创意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

李克强要求,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汇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讲话全文另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创业,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张存浩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

部分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以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出席大会。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链接】

张存浩、程开甲荣获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人才北京1月10日讯10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礼堂举行。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荣获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张存浩简介

物理化学家 1928年2月23日生于天津,籍贯山东无棣。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50年代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在发展熔铁催化剂和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有所贡献。60年代致力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70年代领导化学激光研究,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80-90年代研究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及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激发态分子的光谱学和能量转移,进而参与设计双共振电离法,研究了超短寿命分子的转动能级结构和分子电子态的亚转动能级分辨的传能精确规律。曾获陈嘉庚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程开甲简介

物理学家 1918年8月3日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物简介来源:中科院网站)[nextpage]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奖数居各省第一

江苏,创新实力锻造精彩成果

中国江苏网1月11日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在1月10日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江苏军团”大放光彩:48项通用项目成果喜登榜端,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省份第一,江苏“科技人”不凡的创造实力充分彰显。

此次江苏获奖成果亮点纷呈。一是获奖层次高,我省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为确立我国在相关领域国际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技术发明奖励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占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的近1/5。三是民生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我省农科院等单位参与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传感医生”24小时监测大跨桥健康

“我们在润扬大桥上装了9类269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每天24小时一刻不停地监视着大桥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土木工程学院李爱群教授科研团队专家,用实例解说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神奇。

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对长大跨桥梁的维护却是薄弱环节,传统的做法是人工养护。由于长大跨桥梁体量很大,所处地理位置复杂,人工巡检有很多够不着的“死角”,且成本极高。总造价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长大跨桥梁,每年的养护费用要几百万元。

“我们的研究攻克了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科研团队成员之一的李兆霞教授介绍,“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主要是通过在桥梁关键位置安装多个传感器,从而全天候掌握大桥工作状态,了解桥梁在重车过桥、船只撞击、台风、大雪、地震等环境下的结构状况,当关键控制性指标超过设计控制值时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专业人员作出科学判断,把握控制桥梁结构安全。”

在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这项成果成功应用于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及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等10余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跨桥梁,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10多亿元。

电视机可折叠不再是遥远梦想

“有了这种材料,借助其很好的柔性,做出能卷曲的电子书、可折叠手机或电视机,都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此次摘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成果“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将在显示、照明、能源等领域大放异彩。

“有机光电子”到底是什么?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范曲立解释说,早期的光电子原件主要是用无机半导体材料硅晶制造的,比如太阳能片、芯片等。上世纪70年代,人们意外地发现,一些特殊塑料居然可以导电甚至发光,这意味着制造柔性、可塑性好的塑料“有机二极管”成为可能,这个发现也催生了后来的“有机光电子”学科。

“有机光电子”能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范曲立说,有机光电子材料看上去就是普通的白色粉末,但如果将一层薄薄的有机材料涂在屋顶、墙上甚至是衣服上,有电流通过时,就会有清晰、鲜艳又有立体感的图像呈现,并且在色彩度等方面比液晶和等离子都更有优势。比如,目前备受全世界关注的OLED技术,就是有机光电子材料通电后能发光性能的应用。

黄维院士领军的团队,上世纪90年代初即介入有机半导体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团队之一。作为我国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黄维20多年如一日专注于有机光电子学科的原创性、前沿性、系统性研究,获得累累硕果:不仅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还创建了4家有机光电子产业公司。

冷却肉新技术让百姓“放心吃”

“运用我们的技术,通过宰后低压电刺激,可使牛肉嫩度显著提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制出我国第一个肉品质量分级技术,其“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此次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冷却肉是宰后经过充分冷却,并在后续的加工、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1℃-7℃的生鲜肉,其优点在于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减少营养流失,品质得到保持和改善,在发达国家已替代热鲜肉成为生鲜肉的主要生产消费形式。”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冷却肉生产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生产技术及工艺落后,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品质难以控制,冷却干耗大,货架期短,每年因异质肉和冷却干耗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元。

为改变现状,周光宏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经过多年努力,揭示出冷却肉保水性、色泽、嫩度的形成和变化规律,确定了冷却肉品质关键控制点,形成了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理论基础。

“我们在国内首创了用于冷却肉加工的高效雾化智能化喷淋装置;研制出的间隙式和连续式盒装气调保鲜包装机、冷链不间断装置等,实现了对腐败微生物的有效控制,延长了货架期。”这位负责人说,该技术和装备由课题组与雨润集团和苏食集团合作完成,现已在国内30多家企业得到转化应用,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链接】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均为南大校友

【新闻人物】

1月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两位科学家,跟我省两所985高校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均“沾亲带故”。

张存浩、程开甲两位院士,均为南京大学校友。张存浩院士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化工系,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现为南京大学名誉校董,同时也是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程开甲院士是江苏吴江人,1946年留学英国,1950年回国后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

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张存浩院士

习近平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颁奖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上世纪60年代,他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70年代,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1992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核试验科技创建者程开甲院士

习近平向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颁奖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院士,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程开甲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了我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提升我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华日报》1月11日报道 蒋廷玉 吴红梅)[nextpage]

【“江苏军团”闪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东南大学获得4项二等奖

项目涵盖三大奖项 获奖数跻身全国高校前茅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许启彬)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共获得4项二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5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项目涵盖三大奖项。此外,由东南大学黄卫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6项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位。两项获奖数统计均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多源干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东南大学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由自动化学院教授团队领衔完成。团队针对鲁棒等控制方法的保守性和内模等控制方法对模型的脆弱性,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多干扰系统控制问题,解决了多通道干扰的解耦分离和同时抑制抵消的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干扰观测、前馈补偿与反馈抑制相结合、具有复合分层结构的精细抗干扰控制理论与方法,并推广到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领域,并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等系统中得到成功验证和应用。该奖项是东南大学长期以来注重基础研究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为高技术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张小松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巨大,现有冷热供应与湿处理技术整体能效低、舒适性差,其装置功能相对单一、分散,设备重复投资等问题,提出了热湿解耦的冷热湿一体化处理思想,发明了基于热驱动溶液除湿和电驱动热化制冷循环两条技术路径的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定露点控制空调的固有缺陷,系统整体能效提高50%以上,并与太阳能有机结合,形成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湿热湿冷气候特征的供冷、除湿、采暖、生活热水一体化的高效技术与装备。该发明成果已在珠海格力电器、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江苏风神空调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和工程应用,累计新增产值10.99亿元;项目产品年节省4.87亿度电,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钱春香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新材料和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团队经十多年的研究,根据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体积变形是开裂的主要诱因,从防裂、抗裂与治裂,形成了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成套技术,有效降低了工程裂缝产生的几率。团队先后提出了分层次分龄期抗裂设计思想,建立了混凝土开裂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形成了抗裂混凝土设计理论与制备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发明了4类混凝土抗裂组分材料,用于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发明了4类混凝土表面养护防护材料,用于抗裂混凝土的施工、养护与服役期,技术指标国际领先。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套技术已用于60多项重大工程的裂缝防治,混凝土总用量3000万m3,总体经济效益36.3亿元,促进了混凝土行业相关产品类型和功能升级及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

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爱群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基于长大跨桥梁具有投资大、工作环境恶劣、服役周期长、灾变后果严重等特点;针对传统的桥梁维护管理手段单一、自动化和科学化程度低,亟需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突破的现状,历时十年,攻克了长大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形成了长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检)测关键技术与系统、长大跨桥梁风特性及风致抖振的精细化分析方法、长大跨桥梁疲劳损伤演化模型与多尺度分析方法、长大跨桥梁的时变可靠度评估方法等创新成果,并成功应用于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十余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跨桥梁,以及国家级文物桥梁兰州黄河铁桥,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10余亿元,为确保长大跨桥梁的安全、耐久和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提供了先进理论与系列技术。

近年来,东南大学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985”“211”等创新平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高峰学科,培育尖端人才,通过出台科技政策、资金投入、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等引导、鼓励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经过一代代东大人坚持默默奉献、潜心研究,近五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作为第一完成单位,2009年获得2项国家科技奖励,2010-2012连续三年获得3项国家科技奖励,2013年度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励,为国家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南京大学两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新江苏网讯 (田雯 齐琦)1月10日,从北京召开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南京大学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智能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机器学习是实现智能信息处理的关键。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基于已有的数据信息学习出强泛化性能模型。现实任务常面临信息不充分性,对学得强泛化性能模型造成严重制约。

为突破这一瓶颈,项目组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20篇核心论文发表在《ACM/IEEE Trans》等本领域内一流国际期刊与国际会议上,被他引三千六百余次。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哈佛大学等国际权威单位、知名学者(如:十余名美、英、加院士、多种重要国际学术奖的多位得主、40余种国际期刊主编、50余种国际会议主席、60余位ACM/IEEE Fellow等)大量引用、转述、推广、应用。该项目获发明专利6项;研制系统两次获国际竞赛冠军;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事业输送了优秀人才。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是环境学院任洪强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日趋复杂的污染物抑制影响以及国家不断提高的环境管控标准,导致大批建成的生物治污工程面临着增效提标的巨大压力。该项目发明涵盖微生物活性、反应器效能、净化工艺等全程增效的微生物净化实用工程技术方法,在江苏、浙江等 23 个省(市)106个制药、化工、发酵等废/污水处理和低浓度恶臭气体净化的重要工程中成功应用,为实现我国污染物减排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形成了工程设计、反应器制造、工程承包、技术服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技术创新链,引领了我国生物净化增强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生物治污行业技术进步。

该成果获授权有效核心发明专利 36 项(含美国发明专利 2 项)、授权有效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获国家或省环保优秀(示范)工程 3 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4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曾获教育部和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计3项等。

据了解,从2000年至今,南大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覆盖了生命科学、物理、数学、天文、化学、材料、信息等学科,体现了南大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

另悉,南大物理学院闻海虎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筹)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因为在“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前,这一奖项已经连续3年空缺。

▲南工两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3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主持完成的“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黄和教授主持完成的“生物法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自2000年以来,该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共18项,其中作为独立完成单位7项,第一完成单位7项。我校在科技奖励上取得的每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都将极大地调动全校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攻关的信心和能力,不断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南航大赵淳生院士研究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萍)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召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淳生院士研究团队发明的“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具有独特性能的压电电机(含共振型超声电机和非共振型压电电机)正在逐步成为高端装备升级换代——实现精密驱动与控制的核心部件。将压电电机应用于我国高端装备,是赵淳生院士团队近20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据了解,2004年以前,该团队主要研究旋转压电电机,由于直线压电电机在国内需求越来越多,而国内直线压电电机存在输出效率低、稳定性差、精度虽高但行程很小(μm级)等问题,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所以,高性能(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及其驱动的精密定位平台至今仍然基本依赖进口。为此,从2004年起,该团队把研究重点转向直线压电电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项目牵引下,该团队对直线压电电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直线超声电机运动机理;提出了定子/动子接触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模型,建立了直线超声电机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攻克了定子结构、柔性铰链夹持等一体化设计和增大非共振型直线压电电机行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直线压电电机的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

该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SCI和EI学术论文32篇,发明并研制成功15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线压电电机及4种精密定位平台,实现了大行程(20-100毫米)、高位移分辨率(<50纳米)、高定位精度(0.36微米)、高加速度(5-10g),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部分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要工程中,所研发的60LumV型直线超声电机,已投入生产。

▲南京邮电大学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前)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团队领衔完成的“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项成果属于半导体材料领域,推动了有机半导体理论的发展,构建了有机光电子学学科框架,为有机光电子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要贡献,对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使人类对有机半导体的研究从经验摸索上升到理性设计阶段。该项成果得到Nature Materials、Nature (Asia Materials)等的专题报道。

▲打造舌尖上的健康肉

——记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味蕾。而该片的节目海报的创意则获得了更多的赞誉:一双筷子夹起一片腊肉,细看之下,那块肉却是中国的山水,巧妙地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以腊肉为代表的传统肉制品及其整个行业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诸多问题的考验:虽然风味独特,但机理不明;生产工艺原始,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标准化程度低,食用安全难以保证等。

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在20年前便开始致力于传统肉制品问题的研究。日前,在中国国家科技表彰大会上,这支由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领衔的团队,其“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寻找民生健康的突破口

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诺丁汉大学肉品专业毕业、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肉类研究所访学归国的周光宏主持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肉类研究室,确定了适合当时国情的肉品学科发展思路——在肉制品企业中寻找突破口,推动肉品学科和产业的全面发展。当时,我国冷却肉生产刚起步,占生鲜肉的份额还不到1%。生产技术及工艺落后,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品质难以控制,冷却损耗大,货架周期短。经过多年的研究,周光宏团队揭示了冷却肉品质形成和变化规律,发现和确定了品质关键控制点,并成功应用于生产技术中。

江苏省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品为主业的集团性企业。当时,正处于发展初期的雨润集团由于在科研、信息等各方面的资源有限,导致产品保质期短,经常被超市退货。1994年,雨润集团的负责人带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寻求合作。

周光宏在接到雨润集团的求助后,专程组织团队专家到企业调研,发现这里的肉制品在生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杀菌工序人为控制,导致温度和时间很难精确掌握。于是,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杀菌冷却一体化设备,在周光宏的建议下,雨润集团前瞻性地上马了国内第一条低温肉制品生产线,获得了成功。

目标:打造保质保量的新鲜肉

同样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还有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苏食集团组建于1953年,是当时江苏省肉类食品行业的主管机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消费市场的变化,该集团的角色不再是全省肉类行业的“行政总管”,而是需要亲自投身到激烈的肉制品企业竞争中去的普通企业。

而竞争的第一步,就让苏食集团遇到了头等难题——肉制品变质和其质量的损耗。

质量损耗是当时行业内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当时,整个肉品行业的平均损耗率在3%左右。而对于刚刚转型的苏食集团而言,如果按集团每天的屠宰量100万头计算,其损耗量是十分可观的。

“如果以年产6万吨冷却肉的中型加工企业为例,每年干耗损失约为960万元。这实在是笔不小的损失。”周光宏说。

针对这些企业难题,周光宏团队经过反复科研,研发出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异质肉发生率高、冷却干耗大、货架期短等重大技术难题。其中的高效间歇式喷淋冷却工艺技术,使胴体冷却损耗从常规的2.5%下降到0.9%,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责任:让百姓看得明白吃得安全

有了与企业合作成功经验的积累,周光宏团队决定把更长远的目光投向我国整个肉制品行业,开始致力于倡导肉类行业生产模式变革。

“国外无现成技术或经验可以借鉴,传统肉制品的现代化生产技术需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周光宏说。

2009年,周光宏团队与雨润集团共同组建了“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承担肉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任务,这是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填补了该领域内的国内空白。

团队依托该中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腌腊制品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由“手工、作坊”向“机械化、工业化”的跨越式转变,让核心技术和装备从“无”到“有”。

据介绍,此次团队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成果“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已获发明专利7 项,其他知识产权1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制定标准16项,技术和装备在30多家企业得到转化应用。近3年实现累计新增销售额193 亿元。成果促进了我国生鲜肉生产消费由热鲜肉向冷却肉的转变升级,项目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科研力量,强化重点领域研究和战略研究,密切与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联系,增强肉制品加工企业透明度,让消费者看得明白、买得放心、吃得安全。”周光宏说。(通讯员 赵烨烨 万健 邵刚)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