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暑期实践晒晒看

作者:周灵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 炎热的夏日,短暂的暑假,别样的心情。暑假,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修养、提升水平的大好时机。短暂的两个月能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怎么过才更有意义?本网本期特别策划,就来晒一晒江苏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实践,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微笑青春进社区】

江苏理工志愿者与社区儿童共绘砳砳喜迎青奥会(图)

7月7日,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协同服务共同体”的20余名党员、团员走进常州市清潭第三社区,围绕2014年青奥会、青少年科技发明制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给社区百姓带来了丰富的资讯套餐。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绘制青奥会吉祥物砳砳,迎接青奥会的到来。

周波 张羽程/摄

南大“暖巢行动”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梁梦瑶 朱双彤)日前,南京大学“暖巢行动”公益团队前往南京市栖霞区五福家园和尧胜村社区举办了“关注成长、暖巢行动”的社区志愿活动。在专家讲座和亲子互动活动中,父母和孩子体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专家现场解读 家庭亲子关系

“暖巢行动”公益团队邀请到了应用心理学理学硕士、南京林业大学心理老师——姜婷娜老师担任讲座的主讲老师。在讲座中,姜老师分析了家庭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并给父母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让到场的父母受益匪浅。

到场的有一对父子,在和姜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他们一次吵架的经历——一条数据线引发的“惨剧”。一天下午,小胖儿子在用数据线给自己的手机充电。这时,父亲走过来问儿子看没看见数据线,他也要充电。小胖儿子随意说道:“我在充呢。”父亲有点不高兴,说“你哪里再充,快点找出来给我!”儿子也不高兴了,就是不给。两人因此大吵一架。<<<详细

常熟理工学子走进社区 宣传知识献爱心(图)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姚晴瑜)为了宣传包括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和遗体在内的“三献”知识,为了向居民们普及医疗救护知识,向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7月11日,常熟理工学院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来到大义社区开展“一路‘心’走,爱撒虞城”社会实践活动,并向大义社区的贫困家庭捐赠了衣物。

上午,志愿者们为前来参加暑期培训班的小朋友们讲解了学校卫生知识和简单实用的救护技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下午,志愿者们向出席党员大会的老党员们宣传“三献”知识和暑期高温时的注意事项,为他们测量血压,活动得到老人们的高度赞扬。志愿者们还在会议室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关于“三献”和医疗救护的演示文稿,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宣传期间,志愿者们还代表常熟理工学院红十字会向大义社区的困难家庭捐赠了总计23件的衣物,给他们送去了关爱和帮助。

此次志愿活动得到了大义社区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居民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绝佳机会,让他们得以在社会大熔炉里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在农村基层展现风采、奉献智慧、贡献力量。

无锡科技职院派遣教师团队为新区街道开展服务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大春)7月8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首个教师团队服务街道启动仪式在无锡新区硕放街道举行,新区教育局局长范忠良,硕放街道社事处副处长吴俊芬,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张姗姗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仪式。

学院自建院以来,坚持“立足新区、面向无锡、服务长三角”的办学定位,依托无锡高新区雄厚的产业、人才、技术背景,利用区域和专业优势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范围和提高培养水平,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4年,学院与新区硕放街道及相关社区搭建平台,试点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探索”项目实践,将逐步开展社区学堂、公民体质测试、健康咨询、科技服务、创意展示服务及相关课题研究等多个具体项目,服务新区社会发展。

学院黄海燕院长认为,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教师掌握着本专业领域里先进的理论和前沿的技术,教师团队拥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作为高职教师,更需要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平台。为此,学院决定组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政府企业平台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团队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高职教师可以进一步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专业发展态势,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优化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针对性;同时,教师也能将其教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社会,为新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南航学生进社区宣讲国学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快快 余楠 刘瑶)“作为机电学院的工科生,我们一直被期待着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殊不知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以前的我们只会生涩的表达我们对传统的热爱,现在我们要大胆的讲出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马晶敏这样说道。

7月7日下午,为了一舒别样情怀,马晶敏和她的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南京雨花台区花神大道景明佳园居委会,开展她们的国学知识宣讲。<<<详细

【牵手支教献爱心】

南通农院“人文使者”小分队支教河北山村(图)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冯凯敏)7月2日到14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使者”小分队的11名志愿者来到河北省邢台、邯郸两地的山区乡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带去快乐。

历时18小时走进邢台文正小学

7月2日下午,南通农院支教志愿者从南通火车站出发,途径徐州火车站转车后北上,于7月3日凌晨5点赶到邢台,下车后,大家坐公交车几站后,徒步抵达邢台文正小学,此时已经离出发时间过去了18个小时。

邢台文正小学是一所以”圣贤经典开启心智、 文化课程丰富知识、德育力行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的全封闭式寄宿制、全日制九年教育学校。在文正小学,志愿者们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国学培训。“我们希望给孩子多教一点国学知识,让他们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熏陶。”支教带队老师冒耀祺一边指导小学生背诵弟子规,一边介绍,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这里只是开始,很期待这次支教活动。”

7月5日,农院支教志愿者们再次启程,坐车经过4个小时的山路颠簸,他们来到了沙河市禅乡村开展“孝德正能量夏令营”支教活动。<<<详细

微信倡议伸援手 隔空给力情意长

南工优秀学子突患尿毒症八方相助献爱心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芳 李萱)“我庆幸生在南工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有全校老师和同学们这个坚强的后盾,我觉得扎的针不那么疼了、喝的药也不那么苦了。你们的热情与付出让我感到踏实和温暖……”7月6日,南京工业大学师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记者了解到,写信的同学是该校理学院信科1201班的缪妍,她在六月份突患尿毒症,师生和社会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募得善款二十余万元。

缪妍同学来自泰兴农村,家里有五口人,父母、年近八旬的奶奶,尚在求学的她和妹妹,家庭的所有开支源自父母打零工收入。今天年六月中旬,正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的缪妍,感到身体乏力、食欲不振且伴有腹泻。在吃药无果,身体不适加剧后,便请假回家医治,经当地医院检查被认定为慢性肾炎(俗称尿毒症),后转至南京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被通知准备五六十万元等待换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缪妍全家措手不及,五六十万元的医疗费用更让全家精神崩溃。获悉这一消息的南工师生,以实际行动向缪妍伸出了援助之手。<<<详细

扬州大学:圆梦甘肃,“陶学子”用爱传递伯藜情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陆瑜佳 高晓琪)“我在社会的帮助下,走出农村,迈进大学。每次看到在甘肃落后农村里的教育,让我触动很大。我想回去把知识带给那些渴望走出去的孩子们。”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伯藜助梦团队”的团长潘鹏英说。这个同样出生在祖国西部——甘肃地区一个贫困小山村的女孩,打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也得到了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她一直期待着有一天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帮助他人。

“伯藜学社”由受到陶欣伯助学金资助的大学生组建而成。自加入伯藜学社以来,潘鹏英不断发起各种募捐活动,为与她一样在求学艰难的学子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她选择放弃暑假的空闲,与伙伴们一起前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的关山小学,为那里的小朋友们带去温暖。<<<详细

淮阴师范学院:携手筑梦七彩课堂 同心汇聚青春能量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唐静)青春筑梦七彩课堂,携手童心与爱同行。2014年7月3日,淮阴师范学院“学生社团进农村”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龙兴村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义务支教活动。

开启心房,播撒阳光

用知识开启心房,用爱心传递力量。初次与孩子们接触,志愿者们邀请所有同学依次自我介绍并做简单的才艺展示,这使得小小的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授课环节,志愿者们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用绕口令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用美文陶冶他们的情操,用英语小故事纠正他们的基本发音,于知识中播撒希望,在细节处展现关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激发出了小老师们的无限热情。课堂提问环节,志愿者们当场出题,调动了课堂气氛,也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延伸和拓展。<<<详细

【公益环保迎青奥】

河海大学暑期实践关注我省城市饮用水安全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方)河海大学由学生骨干等组成的三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于近日分别在南京、镇江两市开展城市饮用水安全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在南京,一支团队前往江苏省水利厅,仔细查阅了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文情报资料,与工程技术人员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我省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与建议;另一支团队听取了水文水资源学科资深教授崔广柏教授所作的题为“建设美丽家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专题讲座,参观了三岔河河口闸工程,考察并监测了秦淮河水质,开展了“快闪行动说环保,前卫艺术爱秦淮”等公益宣传活动。在镇江,师生们以“心系镇江、情漾河海”为主题,与镇江市丹阳水务集团共同组织了镇江市饮用水安全调查,与镇江市润州区法院共同开展了水法普及宣传,并参观考察了丹阳自来水厂。

通过以上活动,大学生们对江苏省城市饮用水安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并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做出了河海学子的一分贡献。

扬大学子微信微博助力果农 实践校园“微”公益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祺)“还在等什么,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让我们一起为果农解决危机。”近日,在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里,一份由商院“助力果农”社会实践团队胡艺璇、肖帅同学绘制倡议书,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这篇倡议书是想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为扬州邗江区果农做点什么。截止到7月6日中午,近100位师生预订了百斤的西瓜。

由于正逢期末考试,“助力果农”社会实践团队便借助扫描二维码,用微信和微博的新型网络媒介来实现定瓜,接着又由刚结束期末考的同学们负责送瓜,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尽量避免给期末考的同学带来任何时间压力。“买家”同学也纷纷对他们的校园“微公益”点“赞”和“顶”。<<<详细

常理工:节约环保,共建美丽社区(图)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香香)7月2日清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冒着滂沱大雨第二次来到金山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活动日的主题是“环保节约型社区”与“美丽社区”,许多社区居民也都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冒雨赶到社区活动中心参加社区活动。

在趣味十足的“垃圾分类”大赛中,从年幼的小朋友到头发花白的老阿姨,所有到场的居民们都十分热情地参与。有位小朋友甚至反问志愿者为什么那样分类呢?在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下,这位小朋友终于解开了疑惑,脸上的笑容也显得格外的灿烂。

志愿者还为在座的社区居民进行了题为“美丽社区,我来定格”的摄影知识入门讲座。居民朋友们也都十分专心地听讲,并不时点头称赞。讲座后,一位阿姨还提出了许多细节化问题,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阿姨不禁连连称赞:“今年的社区活动好啊!”

在第二活动日即将结束之时,广大居民朋友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明天的活动,志愿者们也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明天的活动肯定让大家满载而归!”

迎接青奥会 江科大志愿者在行动(图)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琳 储棒棒)6月22日上午,在国际奥林匹克日前夕,距离南京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有55天,江苏科技大学电信学院2012级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联合镇江市达人会、千秋桥社区,一行40多人走进镇江市老年活动中心开展“迎接青奥,我们在行动”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即将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普及青奥会知识,激发青奥会热情,增强全民的迎奥意识。

自制“青奥祝福墙”传递祝福

一大早,在镇江市老年活动中心,“迎接奥运,我们在行动”的横幅和志愿者们自制的“青奥祝福墙”格外引人注目,活动中心的老年人纷纷拿起笔在祝福墙上写下对南京青奥会的美好祝愿。活动中心的范大爷说:“南京青奥会是江苏省体育青年的一大盛事,虽然离8月份的大赛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作为老年人也感受到了全民迎接青奥会的热情,尤其是感受到了青年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热情,希望咱们的青年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青年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详细

常理工暑期社会实践:一路“心”走,爱撒虞城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陶天炜)2014年6月30日上午,常熟理工学院红十字会举行“一路‘心’走,爱撒虞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启动仪式,常熟市红会会长、学校团委老师以及红会学生会会长出席并致辞。

本次以“一路‘心’走,爱撒虞城”为主题的常熟乡镇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红十字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启动仪式上,市红会顾会长向在场的志愿者表示感谢,并屡次强调活动期间要注意健康安全问题。校团委也寄予志愿者要为当地居民带去更多的精神帮助。最后,校红会会长代表志愿者对上级的支持表示感谢。致辞结束后,市红会会长为校团委授旗,启动仪式在志愿者的合影中落下帷幕。

据悉,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从7月1日起至7月30日结束。活动期间,志愿者将在在常熟各大村镇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和医疗救护知识宣传等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我爱护的意识,同时也旨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遗体及人体器官的捐献活动中来,让生命得到更好的延续,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