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再出发: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策划人语】

  作为创新驱动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江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经科学组织编制和广泛征求意见,3月初,省教育厅和省学位委员会印发《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新时期江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指明了方向。本报本期推出特别策划《再出发: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约请省教育厅负责人祥释《规划》理念、目标和任务,并邀请部分高校书记、校长畅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思路和举措,敬请关注。我们相信,迎着“双一流”建设的号角,江苏教育人必将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征途中取得新硕果。

金保昇:学科交叉激发原创活力

■本报见习记者 王艳芳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美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东大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4月1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该校副校长金保昇,了解东大贯彻落实《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学校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建设是龙头,教学和科研是两翼。”金保昇认为,《规划》中提到的优化学科结构,也就是对学科布局进行统筹规划。他认为,一所学校的学科布局,首先要考虑如何取舍,即发展什么、舍弃什么。东大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目前正在编制《东大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我们首先对学科进行了遴选,选出哪些学科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哪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据金保昇介绍,目前学校已遴选出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7个学科,提出到2020年将之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其中部分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并以这7个学科为引领,带动一批学科发展,从而构建良好、协调的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说到学科发展,金保昇认为,只有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创新。东大非常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建设,不仅有相同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更大力推动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包括工科与理科、工科与医科、工科与人文社科、工科与艺术学科交叉等。如法学学科与工科的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相交叉,迅速提升了交通法、工程法、司法大数据的研究水平,已产生了开创性成果。“国家的科学研究已开始由跟踪向引领转变,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光靠一个学科是不够的,只有学科的交叉,才能使原始创新能力大大增强。”金保昇说。

  在学科队伍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是优化学科师资结构。一支队伍里有不同年龄结构的人才,是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但这只是初步的,学历、学源结构则更加重要,特别是学源结构。让学源不同的人在一起,才能产生更多的火花和更激烈的碰撞,对学科的长远发展更有利。”金保昇说,东大在招聘教师时,一直有个惯例,即本校毕业生留校的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国内引进的教师可以达到三分之一,国外引进的则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目前该校约有40%新进教师从国外引进。

  “学科发展的支撑平台也很重要。”金保昇介绍,东大目前重点建设两类平台,一类是全校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它为年轻教师、喜欢自由探索的教师提供服务,支持他们进行“仰望星空”式的探索研究。第二类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构建的平台资源,支持跨学科的大团队开展有组织的定向研究。近年来,该校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技术研究,近5年来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5项,牵头获奖项目数(通用项目)位列全国高校第9名。在开展高水平研究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仅2012年和2013年两年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居全国前5。

  在金保昇看来,要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省内各高校还要放眼全世界,积极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全国首个‘诺奖小镇’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东大积极与他们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深化学科建设。”金保昇说,不仅如此,东大还积极推进国家外专局国际化示范建筑学院申报,与法国雷恩一大联合申报研究生学院工作。“器官芯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111计划”,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15所国(境)外高校签署合作交流协议。

  近年来,东大每年派出1200余名教师和2000多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赴国(境)外交流与学习。该校外国留学生人数达1849人,其中学位生1402人,学位留学生比例达75.8%,学历留学生和留学研究生数均居全省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要好好培养人,让年轻人脱颖而出。搭好平台,解决他们成长的后顾之忧。”金保昇表示。

朱跃龙:联合培养实现“校企生”“三赢”

■本报见习记者 王琼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如何缩短毕业生与岗位之间的适应时间?如何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行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河海大学副校长朱跃龙。

  朱跃龙向记者介绍道,河海大学共有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专业学位涉及19个工程领域,每年培养12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0年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学校一方面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体制机制建设,另一方面着重探索了以“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为理念,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知识构建+工程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三维一体“1+1”培养模式。

  早在2003年,在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河海大学开始了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3种类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先后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19家,遍布全国23个省(市),覆盖水利、土木、交通、环境、电力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学校还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基地管理办公室,共同负责研究解决基地建设、发展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为联合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学生管理、导师管理、学位管理制定规范性文件,为联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围绕研究生实践、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建立双向保障机制。

  此外,河海大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通过筛选,聘任基地单位总工程师、勘测设计专家、“青年英才”等1500余名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基地导师。这些导师被纳入学校导师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聘任、培训、考核机制。学校建立校内导师到基地单位参加论文开题、学生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基地导师到学校参加论文答辩的制度,固化了“双导师”交流机制。基地单位制定岗位需求,通过研究生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发布,研究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填报志愿,基地导师来校面试,形成了双向多轮选择的“顶岗实践”选拔机制。

  在朱跃龙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通过‘顶岗实践’,学生耳濡目染了工程人的匠心精神以及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真正理解了水利人的责任。”朱跃龙说。

  区别于传统的校外实习,河海大学学生为期1年的“顶岗实践”全过程被纳入基地单位的管理。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科研实践或工程实践,可以在相关部门的技术岗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也可以和基地导师一起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研实践。基地根据培养需求制定个性化实践学习方案,同时采取学生提交月度实践小结、学校派专家到基地巡视抽查等措施,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监控。

  朱跃龙告诉记者,通过1年的“双导师”指导和基地实践,学生要完成的专业目标,首先是对所在的工程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做出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了解行业目前的优势劣势和处境。其次就是要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这些报告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朱跃龙表示,通过“知识构建+工程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学生直接参与到如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西部水电开发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缩短了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周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企业能够尽早地发现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促进研究氛围的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学校通过联合培养基地搭建了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学校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切实实现了“校企生”的“三赢”。目前基地已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000余名,学生实现100%就业。

黄维:校企合作培养是双赢之道

■本报记者 缪志聪

  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具有近130年的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日,就“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记者对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进行了专访。

  专硕培养要重实践创新

  目前,南工有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建筑学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涵盖了19个专业领域,成为该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流。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要重实践、接地气。”黄维说,南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很清晰,就是要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关注国民经济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培养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应用型拔尖人才。

  该校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6年,学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96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916人,达到招生总数的51%。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90.7%为工程硕士类别的研究生,占绝对多数。

  校企合作解决实践难题

  “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做法,就是寓教学科研于管理服务。”黄维告诉记者,培养专业硕士,校企深度协同、政产学研联动是基础,必须实施案例教学,突出校企共建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

  为此,该校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一方面,明确校内导师需100%具有工程实践经验,100%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具有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延聘行业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规定每个工程领域至少设置1门案例教学课程,有至少1名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且讲授课程不低于20个学时。据统计,该校近年来已聘请约400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其中35人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

  “光有课程和导师还不够,还要与产业教授共建科研平台,在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黄维说,有了研究生工作站,学生就可以直接到企业上班,完全融入企业环境,从事企业委托的工程研发项目,既助推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取得校企双赢的效果。

  为保障落实,该校在原有的15家研究生创新中心基础上,推动高水平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已建立江苏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21个,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7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6个,校地共建产业研究院6家。

  黄维表示,这些企业工作站的运行效果都非常好。他举例说,学校2012年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在培养过程中,进站研究生不仅收获了成长,还成为重要的科研力量。2012-2014年,双方合作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就有12名研究生参与了研究,该课题开发的蔗糖净化新技术取代了多年沿用的硫黄脱色技术,大幅提升了我国制糖工业水平。前不久,久吾高科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启了该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专硕的论文还得看实践

  在南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里,对硕士论文质量的评价考核也重点落在了行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上。

  “我们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必须有2名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评审,综合实践是专硕完成学位论文的关键性阶段。”黄维强调说,事实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内导师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操作训练的同时,还要到企业完成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并接受严格的专业实践考核。

  有了充足的实践教育和实践经历,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硕士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比较了解,能够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往往受到企业的欢迎。

  “我们30%以上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拥有发明专利,超过100名在读、毕业研究生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创业。”黄维告诉记者,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近3年1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企业对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他们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技术开发问题。

  关于今后如何落实研究生培养规划的问题,黄维表示,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将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全面开展国际交流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潘百齐:构建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本报记者 李旭

  建立学位授权点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确立导师评聘分离与责权机制,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层、分类多元化的培养机制改革……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坚持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强校之路,以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打造了具有南京师范大学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品牌。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表示,“十三五”期间,该校将以《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引领,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为支撑,形成规模合理、满足需求、具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南京师范大学通过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全过程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2013年,该校确立了导师评聘分离与责权机制,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并全面实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和委托第三方盲审评阅制度,形成了动态、全过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自2014年起,该校连续3年在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合格率达到100%,江苏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合格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该校还承担了全国教育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任务,通过实行分层、分类多元化培养机制的改革,构建了教育硕士高水平实践能力“融合式”培养体系、法律硕士定制式培养模式以及以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为导向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等,打造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品牌。该校“外语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网络化教学的硕士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获得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教育硕士高水平实践能力‘融合式’培养体系的建构” 获得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与此同时,南京师范大学在建立学位授权点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上,撤销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点各1个,增列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新增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类别和1个专业学位领域。目前,在该校一级学科授权点中,人文社科类占43%,理工农医类占43%,体艺类占14%,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由2010年的20%提高到40%,学位点布局得到优化。

  潘百齐向记者介绍道,“十三五”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将重点建设5个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10个左右国内高水平的一级学科授权点;重点建设10个左右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以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和艺术硕士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品牌。

  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该校将探索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深化博士生培养学制的改革,完善博士生中期考核或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有效的分流机制,实施基于全过程质量提升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形成研学、产学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方面,该校还将改革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加大研究生海外学习支持力度,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海外研究生工作站,形成面向国际前沿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方面,该校将使外部与内部保障体系相融合,进一步明确质量保障角色与责任体系,建立重点质量保障模式与立体化管理反馈机制,构建资源共管、共评、共享、共进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研究生导师组建设,对导师的责、权、利进行科学划分,探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以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位点结构,提升学位点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 

熊思东:帮助导师做好第一责任人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院士7人、“千人计划”人才13人、“青年千人计划”人才41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近年来,苏州大学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第一个导师学院后,导师队伍由规模发展向素质优化、能力提升跨越。作为导师学院发起人,苏大校长熊思东认为,“学校应该帮助导师做好第一责任人。”

  不同需求需要不同导师

  “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最关键的两个方面是服务需求和提高质量。”熊思东认为,需求在前,质量在后。“过去,高校往往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而后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后我们认为,对研究生教育来说,没有需求的质量是空泛的质量,是无法评价的质量。”

  熊思东向记者举例说明何为“需求导向”。如果把智能手机当作杯垫使用,那它的质量不合格,因为它非常不耐热、不耐压。但是,如果把它作为通信工具,那它的质量是极好的。同样道理,在需求引导下培养的研究生,才是有质量的研究生。在熊思东看来,需求包括“当下需求”和“未来需求”。“十三五”时期的研究生培养,更需要坚持需求导向。“我们要培养创新的人还是创业的人,是满足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这都应把需求定位好,再谈质量。”

  熊思东进一步阐释道:一名高质量的研究生一毕业就找到工作,可是十几年后,他因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失业了;而一名做高精尖领域研究的毕业生,发表了很多重要论文,可是毕业后不能立马找到工作。如果用简单的就业率评价后者,会觉得他不是高质量的研究生。然而放眼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可能会在高端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可见,两个需求都重要,关键是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而不同需求需要不同导师。

  导师无“大”“小”之别

  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熊思东觉得,第一个因素是生源,第二个是培养过程,第三个则是对结果的评价与考核。在这3个因素中,导师始终贯穿其中。因此,加大导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苏大努力构建一支什么样的导师队伍?熊思东告诉记者,首先是多渠道拓宽导师队伍,要有足够数量的导师应对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通过科学计算研究生数量,苏大理性地配备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其次是布局优化导师结构。苏大把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分为两类:创新和创业。前者树立“顶天”的科研理念,起到引领、服务未来的作用;后者树立“立地”的培养理念,目的是服务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苏大作为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研究生需要做引领性的研究,也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熊思东坦言,目前有些观点认为,有能力的导师就是学术型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高;能力稍弱的导师是专业型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如前者。事实上,专业型导师不是“小一号”的学术型导师。在苏大,专业型导师未必不能做学术型导师,只是不同的培养方向对导师的要求不一样。两类导师不存在“大号”“小号”之分,更不存在质量主次之别。

  导师承担“无限责任”

  2010年11月12日,苏大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导师学院,旨在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入手,对导师开展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6年来,导师学院承训校内外导师数千名,现已被列为“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修培训中心”,承担全省高校骨干研究生导师培训任务。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承担‘无限责任’。”熊思东认为,导师培养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提升自我在本领域的学术水平,二是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以及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能力,三是传授知识与学术沟通能力。“导师学院解决的是后两者的培养。”熊思东说,现在的研究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导师对规章和法律不了解,那是不行的。有些导师学术能力很高,但沟通能力不够,这也不行。导师必须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学懂知识。

  那么,谁进导师学院?熊思东告诉记者,苏大所有导师都必须进导师学院。一方面,新导师上岗前必须进导师学院进行培训,拿到导师合格证后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导师。另一方面,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导师,必须到导师学院“回炉”。所谓“问题导师”,即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师生矛盾,或所指导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盲审不合格等导师。“我们会请校内外导师进入导师学院,分享学生培养的好经验;也会请‘问题导师’介绍相关情况,以避免其他导师再出现同样问题。”熊思东说。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