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视点 > 正文

娃要自己带 老人少“插手”

作者:刘盾 黎鉴远 发布时间:2017-04-06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北京某小区曾发生过一起灭门惨案,凶手竟是家中男主人。事发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分析凶手成长经历,断定其小时候跟着老人长大,跟父母接触不多,对父母感情淡漠。警察对凶手调查取证后,证实了李玫瑾的判断。

  在近日的一次家庭教育论坛上,记者就隔代教育采访李玫瑾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卢勤。李玫瑾建议:“父母应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多陪伴孩子。”只要父母在家,孩子一定要自己带,老人不要“插手”。卢勤则认为,让老人代为照顾孩子不合适,父母应承担抚养孩子的主要责任,老人“搭把手”就可以了。

  “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悲剧,孩子小时候不是自己带,上学了才自己带,孩子不听就动手打,孩子被打后就记恨父母。”李玫瑾认为,如果父母很负责任地抚养孩子,这种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卢勤也发现,在青春期跟父母闹别扭、不听父母管教的孩子,多数因为小时候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在李玫瑾看来,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会为买一套房甚至一套家具反复斟酌,又查阅相关知识,又实地考察。但只有少数父母会为如何教养好孩子而去翻阅相关书籍,更别说反复斟酌了。“有些父母觉得事业重要,亟须挣钱,生了孩子却没有时间亲自哺育。”李玫瑾警告说,极有可能是父母挣来钱时,孩子已成败家子;事业做大时,孩子已成陌路人。

  从大量的案例中,李玫瑾分析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3个6岁是关键期,父母若不了解,很可能酿成悲剧。“如果孩子0~6岁、6~12岁期间没能得到父母很好的抚养,就很可能在12~18岁期间走向歧途。”

  “父母一定要负起养育的责任,不要造成抚养中的错位。老人也要意识到,孩子的父母在,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带。”李玫瑾表示,不是说老人没法把孩子带大,但多数老人的抚养观念较为传统,对现今的孩子难以进行恰当的心理抚养。

  李玫瑾进一步解释说,孩子对养育者的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12岁之前一直存在,年龄越小越重要。一旦抚养孩子的老人过早离世,孩子失去依恋对象,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尽量不要把所有照顾孩子的事都交给老人。

  对于不得不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孩子的双职工,李玫瑾建议尽可能找两个健康的老人,将孩子抚养到18岁。等孩子度过青春期最危险的时候,再回到父母身边。

  卢勤则认为,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有了孩子就应树立起责任心,把孩子放在比工作更重要的位置。”她表示,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陪伴不一定是天天在一起,即使只有短暂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聊天或带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地方,都是有质量的陪伴。

  卢勤说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她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她尽可能寻求孩子的理解,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他,很想一直陪伴他,不能一直陪伴他是因为工作等不可抵抗的原因。

  对于工作较忙的父母,卢勤建议他们方便时可带着孩子去上班,以此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父母不能经常陪伴他的原因,“孩子能看见父母在忙什么,就会明白父母并不是不爱他,而是在忙”。

  “一定是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不然还会起到反作用。”卢勤举例说,她爱人退休在家养病,闲暇时经常看电视,孙子就跟着长时间看电视,父母制止他还会跟父母起争执。卢勤向他讲解看电视时间过长对身体有危害时,孙子反问说:“为什么爷爷可以天天看电视?”回答:“爷爷退休了,所以能长时间看电视。”孙子又反问:“我什么时候能退休?”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孩子一直在观察成人的行为,考量父母的举动。如果家长整天无所事事,或者打麻将、看电视,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若爷爷在练字、奶奶在弹琴,孩子也会跟着学。”卢勤认为父母应该努力成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家长不用说很多,所作所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就会知道怎么做。”李玫瑾强调说,父母应多陪伴孩子,在社会行为规范方面引导孩子。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