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已过大半,其中语文、数学等5门学科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盐城市中考各科试卷有什么特点?是否预示了明年中考命题走向?盐城晚报特邀盐城中学名师对已结束的五门学科试卷进行点评、分析试题规律。
平稳 平实 书香浓
点评人 谷 敏
今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总体特点为: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稳中有变,难易适中;综合探究,创新发展;关注生活,倡导真情。试卷彰显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很好的教学指向作用。与往年相比,今年考题形式多样,变化较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更高。
1、名句默写题: 与去年相比,一是增加了对古文名句的考查,如考查了《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形象的名句;二是给出下句,填写上句的题目有所增加,这对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更高。
2、试卷第二题: 去年只考查了字音、字形,今年涉及的面更广,包括字音字形、词义及续写句子等能力点,对语文能力的考查力度更大,凸显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诗歌赏析题: 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以比较阅读形式出现的,虽然只有两道题(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却涉及到了两首古诗(《天净沙·秋思》、《秋词》)的意境、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诗歌鉴赏考点,考查的面扩大了,这是往年从没有过的。
4、文言文阅读题: 回归到课内课外比较阅读的形式上,课内考查《曹刿论战》,课外选择了同出自《左传》中的《子鱼论战》片段,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与去年不同的是,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的分值比例有所降低,增加了句子的朗读停顿,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考查的较为细致,分值也有所增加,引导学生不仅要积累一些文言文的词义,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5、现代文阅读: 一篇选文是《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说明文),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环保这一话题。另一篇是肖复兴的《去远方》(散文),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这两篇现代文在考点的设置上仍然突出筛选重要信息、理解词句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分析写法作用等阅读能力。
6、作文: 仍然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作文形式,前面的一段导语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引导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将写作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写出立意深刻、文采斐然、充满真挚情感、张扬独特个性、展现丰厚文化积淀的优秀作品。
总之,今年试题的背景材料内容丰富,涉及到了世博会、国庆阅兵、端午节、环保、弘扬传统文化等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郁。试卷的命题思路体现了“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特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富有浓厚的语文味和强烈的人文性,凸现鲜明的时代气息。
试题平稳 注重基础
点评人 王兆群
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以《中考说明》为依据,以初中阶段的知识与技能为基准,考查的内容有代表性,题型、结构基本稳定,能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试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扣双基,贴近生活,注重能力要求;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试卷的语言、图形、文字能关注学生特点;试题的背景突出公平性。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整体设计结构合理,呈现方式简洁美观。
全卷试题搭配合理,结构分明;题目由易到难,有较好的梯度;题目叙述准确,简洁明了,无歧义,方便学生理解题意;文字、图形、表格的呈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命题者的意图能准确无误地被学生理解.
2、重视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全卷注重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考查。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70%左右,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关联性较大的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及其图象空间与图形等知识仍为主要考查对象。通过归纳、猜测和推理等能力考查,渗透课题学习和综合实践等探究能力的要求。
3、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意识。
试题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重要思想方法进行了必要的考查,对归纳、分类、观察与推理,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在试题中有体现。通过问题的解决有效地考查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命题导向,有助于引导广大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突出数学本质,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4、能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着力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收集相关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总体而言,试题凸显出中考命题对实际教学的导向作用,彰显了中考的人文精神,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
对课本重点考察较突出
点评人 周 静
今年的中考历史试卷从总体上讲,试题难易度把握较好,对课本重点难点的考察较为突出。既考虑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兼顾了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归纳知识能力的考察,区分度较高,基本遵循了中考说明7:2:1的规定。
想在此次的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对中外历史发展的线索有清晰的概念,这样既能很好地完成基础题,也能准确解答有难度和对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
2、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阅读量;
3、认真仔细地审题、读懂命题者的意图,灵活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
稳中求新 题海战术失效
点评人 季进明
2010年的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分值70分,与上年度分值相同,选择题15题,共30分,但今年的非选择题空格多数为每空1分,因而考点比上年更多更全一些。一如既往地注重了主干知识的考查,适度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试题综合性要求比上年度略低,与物理同场考,同时发卷,答题时间又比上年更充足,因而预计得分率明显高于上年度。归纳起来,化学试题有如下特点:
1、依纲扣本,知识覆盖率较高。
本届中考是在省“五严”规定出台后的第一次中考,化学学科命题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盐城市《中考说明·化学》。整卷容易题、较容易题、中等题、难度题的分值比控制得很好,题量、难易适中,没有偏题和怪题,考点覆盖率高,教师、学生普遍感觉较好。
2、稳中求新,使题海战术失效。
命题教师能站在较高的高度上将常见的初中化学试题进行整合、创新,试题上很多题来源于盐城市中考说明,但又进行了重新加工。这些题目的考点每个教师都讲过、学生都做过,所以,学生一看试题,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的确有利于学生的发挥,但仔细一看,又没有一模一样的题目,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应变的能力,做大量题目与做少量题目的效果差不多。
3、结合实际,考查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试题多处采用生活素材,如应对气候变化、水的净化、环境保护、化肥的简易鉴别等来考查知识应用;试题还突出了主干知识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溶解度曲线、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化学变化、气体的制取、物质构成的奥秘都编成试题来考查。可见,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只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对以后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4、考查计算,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今年的化学试题计算分值不小,在选择题也出现计算、实验探究题中有一个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考查元素质量比的题目、最后一道计算通过铜锌合金与酸的反应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合起来,这一题还强调学生写出过程。可以看出,近年来弱化的化学计算过程在今年得到了加强。
难度略降 凸显能力
点评人 陈长连
盐城市今年中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中考说明》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出现偏怪试题,整体难度较2009年略有下降;试题结构趋向基本稳定,地方特色比较鲜明,严格遵照“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原则。选材叙述通俗易懂,立意新,情景朴实,学生阅读无障碍;区分度明显,有利于选拔,是一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改方向的好试卷。仔细研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强化基础,突出主干,注重能力素养的考查。
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我市中考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今年盐城市中考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中考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如克服考试焦虑、四大保护、关注民生、杜绝不良嗜好、感悟变化明道理、资源环境国情、民族关系特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一般违法与犯罪等。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今年中考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了《中考说明》规定能力目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4题第一问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提取的能力,第15题第三小问不仅要考生设计活动主题而且要回答设计理由,真正实现探究,开放性比较强。
3、不回避社会热点,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一定的盐城特色。
时代感强、不回避热点在今年中考政治试题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校园安全、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世博会、民族问题、盐城地方经济发展、新农保、资源环境问题等。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