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阜宁:巧解农村师资薄弱难题

作者:陈瑞昌 沈大雷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以前城里教师下乡支教,现在农村教师进城培训。5年内我们将使全县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具有进城教育经历,以此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江苏省阜宁县教育局局长丁才林日前这样告诉记者。

阜宁县地处苏北经济薄弱地区,全县有9000多名中小学教师,65%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结构不合理三大痼疾,严重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我们也尝试过城区教师下乡支教等办法,但真正的骨干教师城区校长舍不得派,路途太远支教教师工作又难安心,效果不理想。”丁才林说。

从2009年开始,阜宁县转变思路,让农村教师进城接受培训,用城区教育文化影响带动农村教师,第一招就是新毕业大学生进城顶岗培训。

为了解决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阜宁县从前年起每年招录200名左右教师,并在农村学校落编。“这些年轻教师是以后农村教育的主力军,迈好教育生涯第一步非常重要。”丁才林说,他们为此决定选拔部分新教师,第一年到县城学校顶岗任教,由县城优秀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顶岗期满进行严格考核。消息传出,新教师踊跃报名,农村学校校长也千方百计争名额。第一年到县城学校顶岗培训的教师共有60多人,去年增加到了100多人。

徐幸媛去年从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如今是洋寨中心小学派出的顶岗教师,“刚来这儿时,我上课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教学进度迟迟赶不上”。学校安排盐城市级教学能手、语文教研组长周加清担任她的指导教师,两人面对面坐在同一办公室,从撰写教案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周加清随时对徐幸媛进行指导。“经过在这里的学习训练,我再到农村学校任教,心里就踏实多了。”徐幸媛说。

阜宁县让农村教师接受城区教育文化辐射的第二招是全县范围内的青蓝结对。在县教育局统领下,该县由城区学校牵头,建立了4个教育共同体,引导城乡学校之间广泛开展青蓝结对活动。阜宁县实验小学和12所农村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还选派骨干教师和这些学校教师结成了78对“青蓝对子”,并签订正式协议。“师徒”每轮结对时间为一年半,在此期间,“徒弟”每学期进城听课不少于20节,“师傅”每学期到乡镇学校听课、评课至少3次。县实验小学教师陈月巧,每月要到30多公里外的芦蒲小学进行业务指导。她说:“帮助村小年轻教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他们切磋教艺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青蓝结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在阜宁县实验小学,近两年来参加青蓝结对的农村教师,就有100多人次在县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10多人成为新一批县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进城集中培训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是阜宁县采取的第三招。阜宁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梁亚桥告诉记者,由于音体美毕业生非常紧俏,单纯依靠招聘,一时难以满足需求。去年上半年,该县对106名农村中小学音乐、美术兼职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本学期以来,该县又从各农村学校选拔了81名兼职体育教师,利用双休日时间集中到县城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体育技能训练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农村教师广泛接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促进师资均衡,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丁才林说。

■短评

促进城乡师资均衡的好办法

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是关键。江苏阜宁用城区教育文化辐射农村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农村教师具有进城教育经历,带动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计划地组织农村教师进城学习进修、顶岗培训,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农村教师弱在哪里?环境所限,机会不多,都是重要因素。在城区优质教育的平台上受到鼓舞,得到指导,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往往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让农村教师进城学习培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城区教育的优势,除了教师个体之外,还包括环境、文化、制度等因素,而这些只有亲身浸润其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和学习。农村教师进城,得到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对于办好农村学校无疑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