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教育局 供图
一块块普通的牛仔布,蛇皮袋、麻袋等,经过一双双稚嫩小手的着色描绘图案,再用彩色毛线在图案上穿针引线,成了颇有创意的时尚挂饰……一个个头戴蜡染手帕的小姑娘端坐桌前,手执手帕纸,拓、折、点、吹,凝神专注,拷边裁剪,动作娴熟,花鸟鱼虫,精美活现,有模有样,宛如江南染坊的女工。
这一幕幕场景不是发生在民俗博物馆,也不是发生在民俗风情村的绣房里,而是来自于普普通通的农村幼儿园——句容市行香中心幼儿园。在句容,近几年来,几乎每个幼儿园都像这所幼儿园一样,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极具特色的园本课程,这正成为句容幼儿园的地方特色教学内容,为孩子们感知生活、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平台。
据句容市教育局基教科分管幼教的陈德芳介绍,近年来,句容市教育局提出幼儿本土课程开发战略,要求各幼儿园从田园文化、民俗文化等多个层面开发本土课程。于是,孩子们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整洁幽静的农家小院,感受到了繁忙、勤劳,更感受到了快乐和趣味。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开创了幼教工作的新局面。
地处瓦屋山下的袁巷中心幼儿园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田园这块肥沃的土地,让童心在田园里浸润与飞扬。袁巷中心幼儿园园长喻兴艳介绍,幼儿教材中缺少农村方面的素材,而农村有大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老师实地走访了幼儿园周边的环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最终确定了“有趣的田园生物”“辛勤的田间劳动”“热闹的养殖场”“农民的生活故事”等主题内容。山芋是袁巷的特产,大多孩子喜欢吃,但他们对山芋的知识了解很少。课题组成员就设置了种山芋、挖山芋、说山芋、吃山芋、储存山芋等一系列课程。幼儿园的老师们带孩子参观了山芋种植后,还在园内开辟了一块种植地,孩子们个个动手、整理土地,种下山芋。随后,浇水、施肥、拔草、用画画形式记录山芋生长过程,成了孩子们每天快乐的功课,他们密切关注着山芋的生长,期待着果实的丰收。山芋成熟了,孩子们迫不急待地走进种植园,用拔、铲等方法挖出大大的山芋,还运用山芋的造型创编故事。专门开设了山芋品尝会,让孩子交流山芋的不同吃法,老师和幼儿一同烹制山芋食品。此外,在田园文化课程开发中,农田、果园、盆景园、农家养殖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沙土、气侯、四季等,纷纷走进了孩子的视线,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充满吸引力的田园资源,让幼儿开阔了眼界,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知识,也让孩子们的体能、智力、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下蜀中心幼儿园位于长江之畔、武岐山脚下,近年来,随着临港工业园区的开发,经济迅猛发展,乡镇面貌日新月异。为幼儿园和教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继开发了以滨江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园本课程。 “高大的厂房”“美丽的长江花园”“嬉戏市民广场”“灯火通明的人民路”“母亲河长江”等一个个教育活动应运而生。该园别出心裁精心布置可爱的家乡主题墙,孩子们一进入门厅便能够在小石子拼贴的长江水系图上找到下蜀镇的地理位置,接而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介绍下蜀镇的工业、教育和百姓生活。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和谐号”火车通往大幅的由种子拼贴而成的中国地图、数十个孩子张开双臂的蜡笔自画像,寓意“我们欢迎您”。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新建的市民广场嬉戏,秋高气爽的十月带领孩子们参观拆迁安置区——长江花园;发动家长在暑期带孩子在人民路拍摄夜景,利用长江边的鹅卵石、螺丝、河蚌、小石子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与外来务工人员结为友好家庭、邀请大型企业的工人来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等等。
毛蟹是江鲜之一,也是幼儿园“水产资源与幼儿园主题课程整合”的主题内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该园生成了科学活动“有趣的毛蟹”,让幼儿在游戏情境、课件展示中观察毛蟹的外形,感知毛蟹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毛蟹的特性。端午节,粽叶飘香,幼儿园的老师们带孩子们去江边观察芦苇、摘芦叶、做芦哨玩,聘请民间艺人为孩子展示芦苇编织,让孩子们人人动手做芦帘,体验制作的快乐。该园园长杨华俊认为,鲜活的滨江资源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有机组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和快速发展,感受滨江的独特气息与价值,增加了幼儿对家乡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幼儿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得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富饶与美丽,而家长在参与的同时,也感慨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感流淌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天王中心幼儿园积极构建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主线的地方园本研究课程,课题组成员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俗风情、名人名胜、美食,将其整理、加工成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内容,孩子们很感兴趣,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了解美食制作方法,收集本土特色小吃、品尝美食独特风味,学校以环境创设、区域活动、角色游戏为抓手,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做做、尝尝中加深对饮食文化的了解。该园园长易怀凤说:“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孩子们在了解到了更多本地的风土人情,激发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而这些知识,从传统的课本中是学不到的。”
当记者走出校园时,正遇上一位来接孩子的家长,当问及家长对园里开展的乡土文化教育有何看法时,这位家长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从小让孩子了解和掌握自己的乡土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孩子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终身有益!”
(句容市教育局)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