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连云港:大力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作者:王旭彤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奠基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连云港市教育系统通过实施“教育现代化、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指标生定点到校、建设师资队伍”等“五步走”工作策略,不断探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促进义务教育的校际均衡、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最大限度地满足港城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可爱的义务教育的期盼。

但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义务教育已驶入发展提速、内涵提升、质量提高、走向人民满意的新阶段,有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地思考,如受教育机会或先或后,师资因素或优或劣,办学条件或好或坏,管理水平或高或低,这些无不制约着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课程基地建设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连云港市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先行先试,加强顶层设计思考。

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首创的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丰富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苏派”内涵,为连云港基础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找准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引擎。港城教育人创新思路,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

2011年9月15日出台《关于启动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连教基〔2011〕42号)文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中小学普遍启动课程基地建设。从当年开始,按学段支持学前教育、中小学启动市级课程基地建设,全市计划建设20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30个初级中学课程基地,40个小学课程基地,10个学前教育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建设不分名额到县区,不分学科,但四星级普通高中必须校校都要有基地。

市教育局局长匡中远亲任课程基地指导委员会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局长韩金山任副主任,负责课程基地具体建设工作;基教处、教研室、教科所、师资处、督导处等部门广泛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成为连云港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

借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启动各学段课程基地建设,进而,召开课程基地建设申报动员会、课程基地建设推进会、课程基地材料评审会、课程基地现场答辩会等,最终确定了覆盖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首批44项市级建设课程基地、9项市级培育课程基地。在已公布的44项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中,高中占10项,初中占10项,小学占21项,幼儿园占3项。9项市级课程基地培育项目中高中占2项、初中占2项、小学占4项、幼儿园占1项。

沿着启动与研究、申报与培训、构建与实施的思路,连云港市课程基地建设,走的是边研究、边实践,边建设硬件、边构建软件的路线,全面提升了全市基础教育办学新境界。

二是搭建平台,打造领军人才高地。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因素,无论在物质生产还是在精神文化生产中,都是第一因素。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与校长的决策力、影响力、执行力有关,与师资整体力量有关。温家宝总理曾满怀深情地说过:“一名好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人”、“财”、“物”等资源不断优质均衡的过程,而在“人”、“财”、“物”这三个因素中,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我们坚信:破庙里也能办成好学校。

连云港市举办基础教育“花果山论坛”,旨在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促进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推动连云港市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均衡发展。之所以称之为“花果山”论坛,市教育局副局长韩金山认为,花果山具有地标性意义。同时这也彰显出其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的文化含量和作为具有江苏最高峰的区位特色。我们还健全教师培训机构,形成完整的市、县(区)、校三级培训体系,形成门类齐全、层次清晰的学科教师培训体系。基础教育“花果山论坛”、“海州湾”高中校长峰会、小学教育沙龙、港城名师工作室、青蓝课程等已成为享誉港城的教育品牌。

《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次次碰撞,一次次感悟,一次次交流,一次次反思,一次次互动,一次次收获,校长们、教师们正是在“切”“磋”“琢”“磨”的过程中,对课程基地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提高,建设的路径越来越明晰,建设的步伐越来越有力。

三是革新课堂,坚持质量提升战略。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认为:课程基地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追求,以建设学科内容的物质呈现平台为基础,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天赋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新课堂”。大概荀子所言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便是这种方式。

连云港市教育局尝试以系列工程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核心,转变课程内容实施途径。相继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有效教学管理年活动”“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等,在总结前期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市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突出教师的引导、服务功能,在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前提下,突出从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出发,选准课堂学习的出发点;敏锐捕捉和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成”,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强调教师精讲点拨的作用,让全体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提高课堂节奏的促进功能,使学习过程呈现更加流畅灵动美。

灌南县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课堂、赣榆县海头高中的“学案先行,课堂内化”课堂、白塔高中“分层次问题导学”课堂、海州高中的“自主性”课堂、海州实验中学的“绿色生态”课堂、华杰双语的“交流展示”式课堂、白塔初中的“学案探究式”课堂、新知学校的“自主探究式”课堂、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的“学与教”课堂、墟沟小学的“展示探究”课堂……在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没有口若悬河的教师,没有噤若寒蝉的学生,传统的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四是链接资源,走进高中走进职教。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工作中,我们不拘泥于小天地,放眼于大世界。建设思路一旦打破了壁垒,建设空间必然无限放大。

我们组织全市小学、初中校长走进高中,学习新海高级中学的省级生物课程基地和海头高级中学的省级海洋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基地的建设成功经验,更高层次地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更高品味地思考课程基地的建设方案,更高质量地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进程,更高水平地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引领系课程实施。

我们还组织小学、初中校长走进职业学校观摩、学习,参观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薏仁园(中药饮片厂)、杜仲园(制剂实验工厂)和玉竹楼(实验楼)等实训基地,直观地了解职业教育中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情况,为做好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要营造“全息知识场”,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从而获得经历和体验。

五是县区联动,合作共进整体提升。

连云港市把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上升到充分彰显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品德、教育品行、教育品味的高度来认识、理解,把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作为引领全市课程改革的一个强大的指挥系统、一个重要的抓手。基础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课程基地建设,引起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震动与行动,使得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思考自己辖区内的办学特色、办学效益、办学境界,引导一线学校、教师思考和追寻自己学校的未来、自己学科的未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使命在于呼唤更多的学校步入优质行列,只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变得优质,区域教育均衡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一方的教育品质才能真正得以整体提升,教育才能得到老百姓发自心底的更多认同和信赖。

对于普通高中来说,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是一个契机;对初中而言,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亦是一个契机;如今,港城教育人又投身到“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不是蜻蜓点水的应付,而是脚踏实地的专注。我们有这样的态度:给不给钱都做,有没有足够的资金都做,通不通过评审都做,让优质学校的市级课程基地在薄弱学校生根、成长。那时,行走在连云港的每一所校园里,都会看到清澈的眼神、灿烂的面容;都会听到爽朗的笑声、清脆的鸟鸣;都会闻到浓浓的墨香、淡淡的玉兰味道……

(连云港市教育局)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