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用“品质”课程润泽童年

——扬州市广陵区课程文化建设掠影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工人新村小学的“儿童悦读”课程,让学生过上温馨、正气、诗意的生活;汶河小学的“可亲的经典”课程,带学生亲近国学,识礼知书;育才小学的“智慧数学”课程,关注数学对人学识、气度、魅力的影响……在扬州市广陵区多所中小学,丰富的特色课程构筑了多元的课程文化,为孩子们打造了更有“品质”的生活。

  课程文化建设之路如何走?广陵教育人一直在思考、在探索。2014年初,该区出台5份统领性文件,指向教师与学生、覆盖学科与活动,成为全区课程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该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朱彤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区学科课程涵盖9门学科68个课程项目、有18个课程基地,活动课程形成四大板块八大项目,呈现出“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生动局面。日前,记者走进几所学校,探寻其课程文化的建设路径。

  “儿童悦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们的‘儿童悦读’课程,其实是被困境逼出来的。”面对记者,扬州市工人新村小学校长闵洁直言不讳。她说,学校700多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七成。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子女读书。同时,学校狭小的图书室也容纳不了不断更新的图书,很多书被堆进库房,时间长了有的还受潮发霉。

  “书是买回来看的,不是放在库房里接受上级检查的。”经过研究,校长和教师们一致认为,要想让美好的阅读发生,首先要让孩子有书可读、借阅便捷。于是,学校给每个班级定制了4个“幸福书架”,每班可以从图书室借阅200至700本书,并制定个性化的借阅管理办法,随手阅读,随时增添。

  “幸福书架”成了点亮学生阅读的一盏明灯。晨光诵读、升旗仪式和20分钟阅读课,构成了工人新村小学“儿童悦读”课程文化建设的主体。

  每天清晨,美妙的广播开启教师们为学生诵读的序幕。“草长莺飞,与你共度正当时”“浪漫快乐,悦读一夏沁心凉”“金风送爽,同伴互助看世界”“围炉暖读,守岁品读过新年”,这些应季节变化推出的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幸福时光。每周的升旗仪式一改主题零散、内容琐碎的传统,由班级“承包”,学生依次轮流上台吟诵。从素材选择、朗诵练习,到动作设计、队形变化,很多班级为了这台吟诵,往往会提前一个月准备。课堂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地带。该校把阅读课固定在课表内,每名语文教师都要上20分钟的读前指导课,课后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

  “我们坚信,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们希望,‘儿童悦读’课程能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副校长黄文伟说。

  “可亲的经典”让孩子知书达礼

  “国学是大美,犹如太羹玄酒;国学是至善,犹如时雨和风。可这大美至善总那么不苟言笑,使人望而生畏。脱下经典严肃古板的‘面具’,让其变得可亲,是我们这一特色课程的目标。”扬州市汶河小学校长李菊梅道出了该校“可亲的经典”课程文化建设的初衷。

  如何让经典更自然、更别致地与孩子相见?校园内建于明代的董子祠成为身边“第一资源”。花了一番功夫,学校将其设计成一座经典文化体验馆。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了“小翰林”穿越游戏,并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和目标。各年级段又有固定的必选内容,如低年级的开笔礼、中年级的成长礼、高年级的毕业礼等。

  作为特色文化课程之一,汶河小学在各个年级开设了每周40分钟的国学特色课。他们自编校本阅读教材《正谊书院国学堂》,设计“奇妙的对联”“走近董仲舒”“浩瀚的诗词”“智者的叮嘱”等多个教学板块,在对传统价值观的解读中渗入现代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以“走近董仲舒”为例,该板块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再现了董仲舒一生的重要经历,展现其主要思想和可贵精神,为孩子们了解董子打开了一扇窗。

  “可亲的经典”课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古文了,觉得在游戏中学习经典特别有意思,我还尝试着写小古文呢。”该校六年级学生小吴自豪地说。一名学生的父亲张先生也感叹道:“诵读经典让孩子更知书达礼,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省特级教师、该校语文教师冷颖认为,“可亲的经典”课程建设不仅使孩子获益,教师也在一次次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增长了国学知识,提高了国学素养,“感觉自己由内而外都有了变化”。

  “智慧数学”激发创造思维

  在扬州市育才小学,记者看到一篇四年级学生家长写的手记:感谢智慧数学网上的“智慧数学擂台”,它为孩子插上了高飞的翅膀,它让我和家人共同度过了追求智慧的美好时光。

  什么样的“智慧数学”如此吸引孩子和家长?“‘智慧数学’并非对数学本身的准确定义,更多的是指向数学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育才小学校长蔡月珍介绍说,“智慧数学”的课堂追求“跳出数学学数学,跳出数学教数学”的境界,关注数学对人的学识、气质、风度、魄力、魅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目标是培养与塑造活泼、灵动、全面和谐发展的智慧学生。

  “智慧无形,因而‘智慧数学’课堂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僵化的环节,但也并非不可捉摸。”蔡月珍说,“智慧数学”课堂有着可操作的结构特质,即呈板块结构、有独立活动、留问题思索、悟智慧心语。

  呈板块结构,指的是以某一思维线索将众多的教学内容、繁多的教学细节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块”。有了“教学板块”,教师不再为记忆教学流程而烦恼,而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质量方面投注更多精力。有独立活动,是指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静思默想”,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留问题思索,即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推进思维的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以此达成数学的和谐与统一。悟智慧心语,则是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的总结、发问、猜想、深思之语,它是基于教师遵循学生思维规律予以的点拨、追问、设疑。

  “‘智慧数学’从独特视角揭示了数学的本质,丰富了数学文化,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对“智慧数学”如此评价。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