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为学生成长绘就鲜亮底色

——淮安市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作者:许妍 冯进 发布时间:2016-11-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许妍 通讯员 冯进

  11月9日,在淮安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观摩推进会繁荣小学现场,该校“你点我诵”环节让观摩嘉宾“竖起大拇指”——200首古诗观众随意提问,台上台下全体六年级学生立刻现场背诵,其中不乏初中、高中古诗文必背篇目,该校的经典诵读特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繁荣小学的经典诵读是淮安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之一。该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说:“教育系统的每个人都应当充分认清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对提升地方教育品牌实力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发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素质教育项目,推动每一所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设学校特色文化,不断为‘人人学有其所、人人学有所得、人人学遂其愿’的‘学在淮安’教育品牌注入新的要素支撑。”为领略淮安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成效,推进会当日,记者走访了该市多所学校一探究竟。

  沐浴经典,涵养别样人生

  从2013年省教育厅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以来,淮安市小学特色文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该市建成省级特色文化项目11个、市级特色文化项目20个、市级培育项目4个。

  早在2008年,繁荣小学就坚持把经典诵读作为办学特色,六年级毕业的学生至少能积累200首诗词、完成200万字阅读量、写300篇读书笔记、养成每天读书1小时的习惯。

  和繁荣小学不同,2013年成为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的淮安市广州路小学从书法入手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今年9月,该校“翰墨飘香润童年”特色课程顺利通过市专家组审核并成功立项。该校从课程设置、建设投入两个方面入手,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 每周四下午大课间安排书法兴趣班训练,每周六上午进行书法提高班训练。此外,学校投入了10万余元建设书法专用教室,学校的文化长廊和班级文化墙上,都能看到学生的书法作品,这也成了来校访客的必游“景点”。

  今年,与淮安市广州路小学同期获批市级立项的还有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小学。该校通过“红日诗社”、《惜缘》诗刊、诗歌节等载体,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创作大赛、名家诗歌讲座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浓的诗教氛围。“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千校一面’发展状况已经无法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个性化和办学特色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淮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戴铜说。

  因地制宜,彰显淮安特色

  走进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开心农场”,一个个“小农场主”扛着大白菜的景象引人注目,走近之后记者才知道,这些蔬菜正要运到食堂去加工,平时学校食堂的食材大多来自这片“农场”。该校四(1)班学生汪妍如举着一双拔完白菜后沾满泥巴的小手告诉记者:“这片‘开心农场’是我最喜欢的活动场所……”

  据该校校长杨永彬介绍,富士康实验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来自富士康等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超过60%。如何给这些孩子营造好的成长氛围?离校不远的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博物馆给了杨永彬灵感。于是,学校充分挖掘“淮扬菜文化”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读、讲淮扬菜的故事,使“淮扬菜文化”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相连。通过不断努力,2014年,该校“淮扬菜文化儿童课程及开心农场实践基地建设”获批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当生活景象与教育挂钩以后,产生的育人价值是惊人的。”杨永彬说。

  漫步在淮安小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淮安印记:广场地面上代表淮安水文化的“两河一湖”浮雕;各楼层走廊上张贴的淮安美食介绍、淮安名人典故,淮安书画家字画;学校的特色中队,如周恩来中队、韩信中队、运河中队等。如今在该校,“淮安娃讲淮安”小讲坛活动已开讲100多场,孩子们自己策划,自己讲演,在欢笑与感动中了解淮安。

  为进一步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淮阴小学深入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暨淮海戏进课堂教育工程,成立“小荷花”淮海剧团,聘名师、组戏班、开课程,让淮海戏成为提升学生文化审美素养的重要载体。而淮安市天津路小学则凭借“背枕运河”的地理优势,每年开展“运河文化一周一节”特色活动,一周即运河之秋科技文化周,开展立体阅读、运河水资源及水环境的调查与监测、舰船航模制作等特色活动;一节即运河之夏艺术节,开展讲运河故事、诵运河诗文、绘运河美景、演运河传说等活动。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淮安这座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内涵极其丰厚的古城成了少年儿童成长的肥沃土壤。

  动感校园,张扬学校活力

  课间时分,记者走进周恩来红军小学东校区,广播里正播放着《少年足球队员之歌》,操场上一片沸腾。在豪迈的音乐声中,足球队员们正在颠球、传球、射门、运球绕竿……到处都有孩子们踢足球的身影。

  近年来,周恩来红军小学尝试与市、区体育局合作,探索校园足球“市队校办”运行模式,组建女子足球队,成立了两个“红军娃”女子足球特色班,学校的足球氛围十分浓厚。据了解,为保证学生的日常训练,该校每年用于足球队的训练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上。短短两年时间,“红军娃”女子足球队已经在省内外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5年,江苏省足球特色学校——盱眙县官滩中心小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也全力以赴打造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力求在程度上更深、空间上更广、效果上更润,进一步彰显校园足球文化的持久活力、特色魅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淮安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特色:涟水县向阳小学以竹笛为特色;淮安市老坝口小学以腰鼓特色立校;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快乐体操”文化;金湖县实验小学国学经典特色;涟水县外国语小学书画特色;刘老庄中心小学红色文化……“校校有特色”成了淮安市小学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