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采撷教育智慧,做有思想的行走者

——江苏省第十一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综述

作者:吕玉婷 马操 发布时间:2016-12-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吕玉婷 马操

  11月25日至26日,经省教育厅同意,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江苏教育报》编辑部承办的江苏省第十一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颁奖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人员近200人欢聚一堂,以文会友,在教育专家的讲座、报告中汲取智慧,在教育同仁的交流中各抒己见,在思想观点的激荡中共话教育发展及自身成长。

  笔尖上的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舞台

  “作为教师,首先要发展好自己,然后要做一名写作者,将自己平时所有阅读的思考、心得和课堂的反思写下来,发表出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等更广的层面上推广,才能使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产生更大的影响。”11月25日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王开东带来的一场专题讲座《随心写出真境界》,让现场的教师们不禁沉思:写作距离教师究竟有多远?写作之于教师有何价值?

  从1999年开始举办的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一直以来都是拉近一线教师与教育写作之间距离的一根“红绳”。历经11届的发展,如今大赛参赛总人数已超过50万。自今年6月开赛到征稿截止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经各地教育局初选后的论文12000多篇。经专家组评定,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陈磊的《“供给侧改革”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段位再思与践行》等10篇文章获特等奖,139篇文章获一等奖,350篇文章获二等奖,543篇文章获三等奖。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副校长游忠凭借《供给侧视野下以“问题链”教学为核心的“未来教室”建构研究》一文,荣获本届大赛的特等奖。这篇文章,是他历经10多年的尝试、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最终提炼而成。在游忠看来,写作不仅催逼思考,更能把思考引向深入,走向思想。“所以,教育写作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支点和独特路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在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中“摸爬滚打”,一路成长起来的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娄小明也有着同样的感受。“20年前的我,是一名在全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排名倒数第二的老师,是教育写作让我学会了上课、获得了成长、学会了做人。”20年间,通过海量的阅读和教育写作,娄小明把教学工作的点滴化为文字,用反思指导教学。终于,他的课堂教学显出了成效,荣誉奖项纷至沓来,2014年,他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而这一次,他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本次论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南通市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师袁亚琴是教育写作的爱好者。从“豆腐块”小稿到“大块头”文章,从最初的感性随笔到后来的理性思索,读书、思考、反省、动笔,成为了她的生命自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曹海永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的教育写作年数早已超过了他的教龄。“持续的写作让我的个人发展增添了可能性。”对于教育写作,曹海永用“感恩”二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教育写作不仅带给我成就感、自信心,而且让我比其他教师有更多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它打开了我的教育视野,让我比别人走得更快、更远。”

  前沿性的思考:让教育改革焕发新活力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每次出的题都非常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结合当下教育热点,让我们教师对教育有了很好的思考。”在接受采访时,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教师赵加春这样告诉记者。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经过17个年头的积累,越来越紧扣时代主题,聚焦教育前沿,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今年的主题“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动教育发展”更是在“供给侧”这一经济领域的新概念刚刚提出不久便确定了下来,而这也给教师们“开笔”增加了难度。

  “论教育界的供给侧改革,我认为就是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配置的提升。”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赵加春将视角放在小处,就自己所教班级本身的资源和需求出发,探讨生本和师本的关系。并非鸿篇巨制,也没有深奥的概念阐释,赵加春用朴实的笔触以小见大,荣获本届论文大赛的特等奖。获得大赛一等奖、来自东海县黄川中心小学的教师孙克华同样从自己从教的切身体验中汲取灵感。他告诉记者,“乡村学校从原来的边缘角色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为我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思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此为契机,他提出了自己对农村教师成长的看法:“农村教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意识的唤醒’,教师自身要有发展意识和教科研意识,从原本‘缺乏引领’的状况,变成‘主动寻求进步’。”

  多年来,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不仅促使全省教师通过打磨论文提升教育写作水平,更在于督促教师通过教育写作深刻反思当下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基层的学科教师,虽然不能立刻改变教育环境,但可以从小事做起,促使教育慢慢发生细微的变革。”本届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张小英这样说。

  “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活动持续开展17年来,引导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风气,发现了许多既有理论功底、又有教学实绩的拔尖人才,打造了全省教师展示才华、展现才干的宽广舞台。许多获奖者已逐渐成长为教学名师,还有的人走上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岗位。”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徐子敏指出,移动互联时代需要“平台化思维”,而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他希望全省教师借助省教育厅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搭建的这一平台,潜心教育教学研究,潜心钻研教学技艺,勇当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积极推动者,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多元化的碰撞:使教育教学迈入高境界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巨大冲击和重大挑战,人们在未来社会生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我以为,需要自信和自我激励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创造力等等。”11月26日上午,在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系列活动现场,一场名为《数据时代的教育信息供给》的专题报告引发了与会教师们的内心共鸣和观点碰撞,报告主讲人、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魏忠以生动、幽默的话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中国教育“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3个问题。有教师用“拨云见日”一词表达在聆听报告后所受到的启发。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应对“教育供给侧改革”?魏忠表示,每一代媒体技术革命之后,教师往往看到了新一代的浮躁,却忽视了浮躁背后信息传递模式的革命。“如果再将不合适的文字语言及概念强行灌输到更高维的新一代信息传递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身上,效果肯定适得其反。”来自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的教师周小静对此体会颇深。在她看来,在信息多元的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可能更胜于教师,因此教师决不能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地上课了,必须尽可能多地借用多媒体设备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课堂“活”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程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

  “我认为,‘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教师何忠锋眼中,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适应核心素养的要求,在知识、能力提升方面不断变革。”

  作为职业中专的一名教师,来自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的上春丽认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师要教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除此之外,上春丽还表示,在目前的大环境中,中职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往往比普通本科生薄弱,作为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赞美,让这些孩子树立起信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像魏忠教授提到的,“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