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使公平落实更细 让优质覆盖更广

作者:缪志聪 发布时间:2017-03-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发展作出了怎样的新部署?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界别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更关注哪些教育热点?这段时间,本报特派记者将在北京为您带来最新鲜的“两会”资讯和教育观点,敬请期待。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教育民生话题——

使公平落实更细  让优质覆盖更广

  ■本报特派记者 缪志聪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乎千万家庭的未来。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对教育工作明确提出要“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记者对部分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

  推进教育公平

  让更多孩子有更多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作为曾长期在基层农村学校工作的代表,泗洪县教育局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裴昌彩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并有意识地提交了很多议案和建议。今年,她带来了关于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的建议。

  裴昌彩表示,当前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逐年增大,留守学生人数大幅攀升,寄宿制学校是今后农村学校建设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我经过调研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床位严重不足,食宿质量不高,管理上也存在问题,管理经费欠缺。”裴昌彩说,当前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主体是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8小时以外的时间参与辅导和管理,没有任何补贴或者补贴微薄,并且由于编制和经费问题出现生活老师数量不足、待遇不够、水平不高、积极性不强等现象。

  “生活老师看孩子,他们的待遇谁来解决?这是很关键的,要有一定的机构来管理这些人员,而公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并没有这些教师的专门经费。”裴昌彩建议,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学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如按标准配备食堂、浴室、值班室等生活用房,宿舍也要逐步减少床位,增加橱柜和桌椅,逐步向“公寓化”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台具体政策,明确招聘条件,核定标准,对宿舍管理人员实施聘用制,充实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探索出科学、高效、节俭的管理方式”。

  作为教育民生的重要方面,高考也一直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朱善萍表示,高校的选拔应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模式,由终极性评价转为高考成绩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高考选拔要综合高考成绩、平时成绩、自述、教师推荐4项因素。其中,自述是重要的,不仅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还有思想素质、品格、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个人的规划等,这样更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

  朱善萍告诉记者,2004年她就曾提出过类似建议,当时全国享有保送与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只有22所,后来增加到80多所乃至100多所,但最近几年有所减少,“希望增加具有保送资格的中学数量,扩大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学生比例,为广大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潜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将升学压力分解到3年或者6年中,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与人生。”

  满足社会需要

  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短短一句话,10个字,却引来不少代表委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红就认为,这样的提法“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

  张红表示,现在从国家到地方一直在提“工匠精神”,但每年的毕业季却又往往冠以“就业最难季”之名,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工厂和相关产业不能用,“这就提醒我们,学校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对于学校转型发展,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不断加大力度。”

  “我们提到现代职业教育,往往想到中专,其实还应扩展到高等教育中的大专和应用型本科。”张红强调说,应该打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通中专、大专、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道,并与研究型人才相区分,“不要觉得上了大学就一定要去搞学术研究,我们的大学生还可以服务于更多领域。”

  同样的,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邹建平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提法印象也很深。他说,这一句话就是一个亮点,“作为一名老代表,教育领域的大多数提法如贫困地区的农村招生、奖助学金的优惠政策等等,在以前的会议上多次出现过,但今年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提法很新,也很重要。”

  邹建平告诉记者,职业教育目前仍处于弱势,“大家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最起码上本科院校,对职业教育并不是很重视。这种观念必须要改变,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硕士、博士的社会需求量毕竟没有那么大。职业教育怎样介入到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学生怎么往上走?如果再不重视,以后就是一个很大的缺口。相对于学术人才,我们更需要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

  推进“双一流”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急需,为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今年上会就带来了关于将“将农业装备列入‘双一流’建设”的建议。

  袁寿其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先进的农业装备是农业现代化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目前我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二农业装备大国,但相当部分农机产品仍依赖经验设计或模仿国外产品,生产综合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农业装备学科世界前20名高校均分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中国高校无一入围。”袁寿其告诉记者,农业装备人才缺口较大,其中农机装备人才缺口到2020年是16.9万人,到2025年则高达44万人。为此,他建议通过“双一流”建设,扩大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规模,同时大量吸引国际创新人才和团队,显著增强农业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国际交流层次和水平,并以此引领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连续担任3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专家型的校长,他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每年“两会”提出的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给科研人员“松绑”,杨震感到非常高兴。他告诉记者,这一条是国家经过深度调研和深思熟虑提出来的,“科研人员都有报国之心,这样可以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一心扑在科研上。”

  杨震表示,要真正落实这一提法,还需要更为具体的措施,比如有些项目周期很长,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而申报项目时要求填报的预算要估计到三五年之后开什么会,这样的规定就不太符合实际;再者,科研人员大多专心搞研究,对具体的设备要多少钱不一定有明确概念,“现在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完善,有必要进一步放开,从促进科研项目完成的角度来科学管理经费,让国家科研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铁军则提出“要为科学家减少各种条条框框,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出原创性成果”。“现有项目机制管得太死,5年的研究计划、经费计划要列得清清楚楚,不敢越雷池一步,使研究僵化,难出原创性成果,建议有一个稍微宽松的管理机制,要充分信任科技人员。同时要稳定产学研一体化政策,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崔铁军说,工科大学教授的“最大成就感”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而在于所研究的成果是否真正对国家有用。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