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百草园学堂”,让师生家长有了好去处

作者:田文荟 刘冠霖 发布时间:2017-03-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邗江试点“弹性离校”

“百草园学堂”让学生、家长、老师有了好去处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文荟 刘冠霖)今年扬州市市教育局首次提出实施“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要求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这样就意味着小学生最早将于下午3点半放学。小学放学早,家长们都还在上班,孩子该到哪里去?

  近日,邗江区出台了《邗江区开展“百草园学堂”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将在各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和各中小学建立“百草园学堂”, 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四季园小学率先开展“百草园学堂”活动,试点“弹性离校”,为家长们免费提供延时服务。

  小学生放学早去哪?

  “三点半学堂”,探索“弹性放学”

  下午4点,四季园小学的四季小书房内,七八个学生津津有味地阅读图书。“3点半孩子放学,家长忙上班,没有时间照管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就浪费了,现在‘百草园学堂’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确实缓解了我们接送的困难。”学生家长孙应芬笑着说。

  随着“百草园学堂”的正式启动,分别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等三类群体设立的“儿童学堂”“父母学堂”“教师学堂”正式运行。

  其中“儿童学堂”颇受中小学生家长关注。“‘儿童学堂’中的‘三点半学堂’,是基于邗江实情探索‘弹性离校’,在四季园小学率先试点,周二到周五下午放学后40分钟,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活动。”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介绍,该学堂招收对象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由家长自愿书面申请,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安排。

  初中生假日去哪?

  “假日学堂”,让孩子学得更有效率

  “初中生如何在假日学得更有效率、玩得更有意义,其实困扰很多父母。”工作多年,翠岗花园社区主任王未深知双职工家庭的烦恼。除了“三点半学堂”,“百草园学堂”还针对初中生设置了“假日学堂”,为社区少年儿童提供各种成长服务,如作业辅导、图书阅读、绘画手工、周末影院等。

  “翠岗花园社区利用自身条件,在开展未成年人假日活动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在实践中也体会到,社区资源也很缺乏。” 王未表示,此次“百草园儿童学堂”的成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学校、社区等各类资源,比如吸纳附近学校教师作为志愿者,更加便于发挥社区服务教育、服务民生的功能。

  冯长宏介绍,“百草园儿童学堂”布点是各镇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建立1个学堂,各街道以社区居民学校为阵地建立2-3个学堂,全区共建立20个左右,条件成熟后将逐步推开。

  家长寻家教“金点子”去哪儿?

  “父母学堂”,私人定制的家庭教育指导

  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整合、利用社区内资源,开展“幸福父母大讲堂”和“幸福儿童工作坊”等公益活动,组织开展“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创新设计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帮助父母了解子女成长需求,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

  冯长宏介绍,“父母学堂”主要面向学生家长,主要利用学校家长会,活动地点主要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学校,建立由家长、老师、专家等组成的教育同盟体,提供“一对一”、私人定制的家庭教育指导,为少年儿童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充电可去哪儿?

  “教师学堂”可提供教育选修课,记入师德考评

  不仅是儿童学堂,《意见》中还设立了“父母学堂”和“教师学堂”。冯长宏介绍,“父母学堂”主要面向学生家长,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整合、利用社区内资源,开展“幸福父母大讲堂”,帮助父母了解子女成长需求,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而“教师学堂”主要服务全区教师,利用区域及校本培训等时间,为教师提供教育选修课。

  《意见》要求,各学校、社区教育中心要建立“学堂”管理、考核等制度,努力提高工作质态;要将教师参与“百草园学堂”情况列入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以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区教育局将对“学堂”建立、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参与“百草园学堂”活动的人数,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统一拨付专项补助经费到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

  “‘百草园学堂’是学校开门办学、融入社区、服务社会的探索。”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表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位一体”,让教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做好志愿者、服务者,为孩子快乐成长提供公益服务。  

  “百草园学堂”是否收费?

  《意见》明确,“百草园学堂”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家庭,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有困难的学生参与。此外,“百草园学堂”的各项活动一律实行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生家庭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