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高效精准 智慧就业(图)

作者:王艳芳 发布时间:2017-11-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我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大幕拉开——

高效精准 智慧就业

    11月18日,江苏大学2018届毕业生系列供需洽谈会(第一场)在该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5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万余个岗位。洽谈会还专门设立了“苏州相城区招聘专区”和“芜湖地区招聘专区”,为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图为该校一名毕业生在与企业招聘人员洽谈。

杨雨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艳芳)11月20日10点15分,南京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小王走进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在自己中意的几家公司展位前分别递交了简历,并与招聘人员简单交流后,不到11点就笑着走出了展馆。“招聘的公司很多,来之前我已通过就业网站把有意向的公司都了解了,现场直奔目标,因此效率很高。”小王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两家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当天,“江苏省暨南京市2018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此举行,吸引了1.5万名毕业生进场求职。

  本次洽谈会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南京市人社局共同主办,已连续举办16年。今年洽谈会的主题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次洽谈会共有1138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加,提供4.5万余个岗位需求,增幅达7.1%,需求呈现旺盛态势。现场还按我省“1+3”重点功能区发展规划,设“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区”等城市专区;按我省战略新兴产业,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物联网与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专区。

  记者了解到,本次洽谈会中我省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占比高,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业以及建筑业。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年薪继续提高,2018年平均年薪约70911元,比上年提高近9千元。薪资排名前五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金融业、教育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原本以为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不太受大学生青睐,没想到现场很多学生愿意加入我们。”南京优启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谢经理说。盐城籍毕业生付笑笑告诉记者,她的求职要求是实习期工资3000元左右,工作地点离家近点。记者发现,很多毕业生不再只盯着“铁饭碗”,而是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感兴趣的岗位,不少人称“只要有上升空间,苦点累点也能接受”。相对部分求职者的“低调”,不少用人单位也开出了优厚待遇,洽谈会释放出乐观的就业信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天,副省长王江一行赴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调研,并视察“江苏省暨南京市2018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省招就中心一楼服务大厅,十余块电子大屏上实时监测着我省大学生就业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看到全省就业情况,包括哪些岗位毕业生就业旺盛、毕业生毕业流向,还可以看到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创业情况分析等多种数据。目前全省已有90.4%的高校联网智慧就业数据监测分析平台。

  在洽谈会现场,副省长王江及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等与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亲切交谈。王江详细了解了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对招聘单位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示感谢,并祝愿招聘单位能够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王江还与应聘毕业生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毕业生的专业情况与求职愿望,他勉励应聘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勇于拼搏,用所学的知识来奉献社会。

  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在全国首推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只要登录本校就业网站,就能看到全省高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王江指出,进入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新特点和新任务,我省高校数量多、毕业生规模大,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战线要加强调查研究和遵循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性和精准性。他强调,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战线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据悉,201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56.2万人,总量再次创历史新高,其中毕业研究生5.1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本科毕业生27.2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专科毕业生23.9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