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镇江主攻人才高地“供给侧”

作者:晏培娟 朱秀霞 发布时间:2016-06-05 来源: 新华日报

  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

  5月上旬,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1+5X”文件。市委书记夏锦文强调,全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机遇,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链式”对接,让新增长点更多涌现。

  今年2月,面向全球发布镇江“金山英才”计划;3月,成立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4月,全面推进宁镇扬高校院所与镇江的科技人才合作;5月,我省首家航空类专业高职院校——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航。镇江正用供给侧思维为“十三五”发展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

  人才+产业:

  唱响人才供给“主旋律”

  在镇江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下,陈志平离开工作了16年的波音公司回到祖国,并于2015年1月加盟江苏恒神股份。来到镇江后,陈志平组建了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与同事一起,努力将恒神打造为国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研发、生产基地。

  一个人才、一个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如此案例镇江不在少数。留美博士路志坚,突破光学膜技术外国公司垄断,设计研发了新型高性能光学膜自动化生产线,成为“世界第一膜”;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焦文瑞,带领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液压转向器,使用寿命达到50万次,目前占有国内近六成市场份额……

  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表示,面向“十三五”,镇江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来谋篇布局,重点紧扣产业之需、发展之急,补齐人才供给的“短板”。

  记者从镇江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镇江主推直指产业的两大人才工程——“金山英才”计划和新兴产业紧缺型基础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将引进和支持600名以上产业发展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或团队,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本科以上毕业生20000名、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0000名。“金山英才”计划推出了顶尖人才、“镇江制造2025”、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技能领军人才等5个子计划,覆盖三次产业和产业顶端、产业落地等重点环节。“金山英才”计划发布仅3个月,就有600多名高层次领军人才申报。

  人才布局配套的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今年,镇江的人才经费预算增长了近30%。“对世界一流、国内顶尖的人才团队,可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资助,特别突出的资助金额上不封顶。”镇江市市长朱晓明表示。

  高校+地方:

  绘就人才供给“路线图”

  4月初,镇江市委、市政府举行镇江市—宁镇扬在地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对接会,市政府与6家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人才成为了高校与镇江协同发展的“先行军”,走出了“定制化”培养、互动式发展、共享式使用的人才供给之路。

  镇江高校资源丰富,利用这一天然优势,政府为地方产业定制人才。江苏大学在北汽(镇江)有限公司设立人力培养合作基地,江苏科技大学与多企业“订单培养”大学生,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9月面向全国招生,为航天航空产业量身定做人才。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潘志宏告诉记者,学校与镇江大型设计院共建专业,在江苏省交通建设集团等企业设科研工作站,把课堂搬到车间。

  打开高校的“围墙”,打通政产学研用的“瓶颈”,更需要人才的交流和互动。记者从镇江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镇江以“科技镇长团”为依托,吸引248名高校教授、博士到镇江挂职,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校地合作、提升理论引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扬中市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华北电力大学智能网络研究所副所长刘鹏告诉记者:“华电的重点学科电子电气与扬中市主导产业工程电气高度契合,今年4月份,校地双方共建了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全力推动扬中智能电气产业发展。”

  镇江还成立了镇江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镇江市旅游智库专家委员会等专业化新型智库,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镇江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塔尖+塔基:

  基础型人才成为发展“主力军”

  人才的“金字塔”中,高层次人才就好比“塔尖”,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村官、高技能人才就好比“塔基”,成为支撑镇江发展的“主力军”。

  “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了一个大学生却不一样,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在村民心里,大学生村官是“致富小能手”。2013年,句容市天王镇大学生村官汪厚俊在林下养了1000只鸡苗。在组织部门推荐的专家指导下,他在养鸡场内搭建了一个铺满醋厂废料醋糟的“发酵床”,鸡的粪便落在“发酵床”上,经过微生物分解,重新转换成含有蛋白质的饲料,既降低饲养成本,又保证了鸡窝洁净舒适。他创新的“发酵床”养殖技术获得了镇江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创业项目一等奖,带动十几户村民共同种植养殖致富。像汪厚俊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遍布在镇江“希望的田野”上。据介绍,2014年以来,有132名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81个项目,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创业贷款达1900多万元,带来的实现销售收入则是4000多万元。

  镇江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新一期的市“169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覆盖文化、教育、卫生、产业、社科等各个领域。培养更多一流“工匠”,在全省率先打通技能人才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评价、军队士官报考、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成长的“四大通道”,成立了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并开通专题网站,首批有8位技能大师入驻。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4.03万人,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记者 晏培娟 朱秀霞 通讯员 蒋朝霞 聂 军 丁广辉)

《新华日报》2016年6月5日第1版

 

责任编辑:黄李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