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小委员”的大担当

——常州市中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侧记

作者:曹奕 潘玉娇 发布时间:2016-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曹奕 本报记者 潘玉娇

  8月,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其间,人们在校园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夜之间,这里出现了许多个蓝绿色的小身影——印有限塑标语的环保袋,体积虽小,却很醒目。原来,这是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学子们的作品,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别出心裁的小袋子,宣传自己限塑、环保的理念。

  为期4天的活动,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近20个省市的32支代表团、240名优秀高中生齐聚一堂,通过主席团会议、大会发言、界别小组研讨、模拟新闻发布会、模拟政协分组展示、模拟政协各界联谊会、优秀团体大会集中展示等环节,亲身感受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魅力。来自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和常州市第三中学的20位小委员更是以优异的表现,从众多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评委们的青睐。

  在执着钻研中赢得收获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此次的提案为《完善保护机制,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围绕这一选题,小委员们经过数个月的酝酿、讨论,撰写的文本和现场的展示都非常出彩,获得了“最佳展示奖”以及最具含金量的“杰出团队奖”。得知消息后,小委员们异常兴奋。

  据小委员潘凯介绍,早在端午节放假时,他和同伴们就已经着手开始相关调研。“事先预约采访、查找资料等工作都做得很顺利,让我们非常乐观。然而当真正开始接触采访对象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当事人并不愿意跟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让我们一度怀疑该选题是否有价值。”

  然而小委员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一方面自我检讨,对提问的方式与技巧进行反复琢磨;一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向常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和德育处的老师们求教;同时,他们还拜访了常州市的律师、法官、政协委员,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委员们的工作进展得越来越顺利,最终在北京一鸣惊人。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不断思考,将脑海中的内容付诸实施;如果遇到阻力,就再思考,再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思维更加开阔,公民意识也渐渐觉醒,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潘凯的同伴张子安说。

  在迎接挑战中得到成长

  常州市第三中学此次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落实环卫工人权益》的提案备受组委会的关注,并获得了“最佳提案奖”。小委员戴伊筱用“大开眼界”来形容此次的经历,“平日里,我们是大大咧咧的高中生,可在会场上,大家所表现出的那份沉着、睿智和干练却让我深深震撼。我们不仅要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还要随时应对记者们提出的各种完全无法预料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小委员们此次同样表现不俗,他们提交的《关于完善“限塑令”的法规和监督制度》的提案获得了“最佳展示奖”。“我们一直想为‘限塑’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想到了通过发放环保袋来宣传这一理念。但很快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制作袋子的钱从哪里来?”小委员杨宽说,“一开始,我们找来了几个废纸箱,贴上‘塑料瓶回收箱’的标志,放在学校的几个卖饮料的地点。后来,我们干脆走上街头收集塑料瓶。我们用卖塑料瓶得来的钱设计制作了环保袋,并发送到大家的手上”。

  “很充实,很精彩!”与杨宽一起“战斗”的王嘉宁这样评价他的北京之行。“大会的公开演讲让我们分享了彼此对国计民生的看法,新闻发布会提升了我们对待提案的责任感,模拟记者提问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反应力,界别研讨会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联席会更让我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不断探索中努力前行

  除了上述奖项,省华中、常州三中在此次活动中还获得了“最佳调研报告奖”,三支代表队中有多名小委员获得了“最佳风采奖”和“杰出模拟政协委员奖”,其表现在参加活动的各省市代表队中名列前茅。此外,省常中和常州三中的两份提案经过后期的改进和完善后,将由组委会递交全国政协委员代表进行商议和定夺,为带上全国两会做积极准备。

  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肖志民介绍说,小委员们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常州教育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常抓不懈。自2005年以来,常州市教育系统先后开展了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公民教育实践项目”“模拟联合国”“学生义工联盟”等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尤其是从2015年起,该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整体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一年试点,如今全市各高中都先后采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将模拟政协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7月,常州市政协、市教育局特地举办全市范围内的青少年模拟政协展评活动,为此次北京之行做了有力铺垫。展评活动中,由该市高中生撰写的13个提案悉数亮相,赢得了老百姓们的关注,也受到了政协工作者的肯定。

  “这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的创新成果,是提升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有益探索,对于我们这些老政协工作者也有所启示。”常州市政协主席邹宏国就曾对此作出批示。据该市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后,他们将会帮助转化“模拟政协”的活动成果,全面收集参赛学生的提案并进行研究和遴选,以正式提案的形式向明年初举行的全市政协会议进行提交,同时也将邀请“模拟政协”的参赛学生列席会议。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