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乱象频现,“校园贷”并非那么美

作者:赵伟莉 发布时间:2016-10-25 来源: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中国江苏网10月25日讯  10月12日,校园贷平台“我来贷”宣布正式关闭大学生贷款申请通道。时间往前推,9月27日,“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消费市场;9月5日,趣分期宣布暂停校园地推服务……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监管层对校园借贷市场的整顿,主打校园借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发布声明,暂停或者关闭学生借款入口,宣布转型个人消费金融。

  从火热到遇冷,校园贷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去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以及竞争加剧,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分期购物平台、传统电商平台等多种机构发力大学生消费市场,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比如,“趣分期”融资数亿美元,A轮和B轮融资仅隔4个月;成立于2013年12月的“名校贷”,在去年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高达数亿美元;“乐分期”今年上半年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2.35亿美元。

  “校园贷听说过,前些天才帮同学下载过‘借贷宝’,说是熟人借贷,不过我自己并没使用。”常熟理工学院大一学生刘孝文说,目前还没借钱的需要,再说低息借入高息借出,总归有风险吧。

  火爆的市场下面,问题也不断暴露。今年3月,河南一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赌球欠贷60万元无力偿还跳楼自杀。三个月后,女大学生“裸条借贷”再次震惊社会。注册无门槛、放贷高利息、资格审核不严、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暴力催收等问题,使得校园贷变了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葛和平说,大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消费理念也不成熟。“大学生越来越讲究独立,当他们缺钱的时候,并不会向父母要钱,而是自己去借。”他说,校园贷本来是个好事情,但是借方和贷方都偏离了应有的尺度,越做越无边界。

  针对校园贷的变味,教育部在4月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后,又于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

  在日前银监会等15部委联合发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校园贷更是被列入重点排查领域。

  严管之下,与校园贷款相关的业务全部暂停,多家网贷平台转型。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我省互联网金融平台付融宝宣布在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发放2亿元免息贷款公益项目,也于近段时间暂停。“本来是助学贷款,并不是消费类贷款,但在现有政策要求下,还是先暂停吧。”付融宝有关人士称。

  大学生消费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潜在的庞大市场。根据上海交大的报告,我国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能力已达到近两万元,2014年时大学生消费市场已达到4000亿元的规模,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在汹涌的互联网金融面前,大学生群体的金融知识匮乏愈加突出。

  19日-21日,银监会苏州分局正式开启“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交通银行、恒丰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走进苏州大学和常熟理工大学,向大学生们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普通消费者遭遇的金融诈骗,多数是由资金损失的恐惧心理带来的认知失常,导致被骗。”银监会苏州分局副局长阚哲说,金融知识与普通消费者之间存在着隔膜,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诈骗的水平越来越高,而普通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并没有跟上去。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总经理曹俊表示,商业银行很乐意参与大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大学生群体是即将进入社会的人,对他们的诚信教育、信用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他说,其实信用卡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能够鼓励大学生可以在合理可控范围内使用信用产品。

  阚哲认为,普及金融知识,就是尽可能减少金融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投融资基本知识、诚信教育、风险教育等相关内容,都应该在学生期间完成。应尽快将财商教育纳入学生的教育体系内。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