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冯 迪:致力环保的21世纪好青年(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题记:当你那及腰的长发剪成干练的短发,你认为那是一种蜕变;当你抬头看不到蓝天白云的时候,你想去行动,去改变,你的脚步告诉你你找到了方向;当你开始细细观察父母的皱纹时,你觉得时光真的带走了太多,你长大了,而父母老了。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专业有一个非常清爽的短发女孩,像青萝卜一样爽脆,她爱笑,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太阳的方向,很温暖。长达十几年的学习时光,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大学里她担任学习委员一职务,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问题,同时她在学校的大学生公益环保组织——寸草环保协会担任会长一职,带领同学们宣传环保,科普环保。她就是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专业的学生——冯迪。 

  她的生活: 

  让我亲吻一下您的脸可以吗? 

  【记录笔记】2016217日下午1234,这是最后一个寒假,学生时期的告别。还是一如既往的,每当我离家的那天无论多忙爸爸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和我们吃最后一顿午饭,然后送我去车站,今天奶奶问我为什么不买上午的票,我什么都没说,因为我怕眼泪会掉下来,事实上下午的车票,每次我都要很晚很晚才能到学校,虽然这样,但我也在坚持,因为我想和家人多吃一顿饭,未来不知会怎样,我不知道我还会有多少陪伴家人的时间,所以我珍惜每一次见到家人的机会。前几天看一个演讲,说到,我没有爸爸,我真的不知道和爸爸吵架是什么感觉,你们能告诉我吗?泪如雨下,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是吗?生活了20有载,说真的,我至今不明白母爱是什么感觉?很甜吗?我多希望穿着妈妈织的毛衣,我多希望家长会上有妈妈的背影,而不是姑姑那冷漠的表情,我多希望遇到喜欢的男孩可以和妈妈分享,我多希望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我受伤时,然而,我没有,我妈妈不会这样,她像小孩子一样,很多事都不懂,做饭总是不熟,盐总是少放,身体不舒服时都不知道吃药,不知道药的剂量,家里孩子多,除了我每个孩子都有过烫伤,其实,我很心疼,但我不能一直在他们身边,我也无可奈何,看到嫩小的孩童仰着纯真的笑脸对你微笑,全然不知疼痛,心里痛到滴血!但,妈妈就是不懂,也不知心疼孩子,能怎么办?多想去亲吻妈妈脸庞告诉我爱她,谢谢她养育我,而我却不能。更多的时候我是陪在妈妈身边,小心翼翼的看着她,怕她生病却浑然不知,怕她不小心伤到家里的孩子,怕她唠叨症有犯然后和爸爸争执不休,怕外人欺负她...然而我知道我不能一直陪在她身边,我总要离开家的,所以在外上学我会经常和妹妹通电话,让她看着妈妈,我也经常回家,每当看到妈妈那张熟悉的笑脸,看到孩子健康的身体我那颗悬着心才能放下。我一直觉得上天很眷顾我,让我出生在这个家庭,让我有更多的爱去陪伴,保护妈妈,我很知足。 

  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 

  【记录笔记】2014529日上午09:20,第一次踏入大学的校门,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学校提前体验了一个星期的大学生活,选的环境专业,所以就是由环境调研室的老师给我们拉开了环保的大门,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介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心里不免震惊,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是这样的?后来再去细想才发现原来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雾蒙蒙的天空,带着戴口罩的趋势逐步流行起来,原来我们的环境早已被污染,而我们还在懵懂状态。这节课打开了我的新大门,我知道我该行动了。 

  【记录笔记】20141120日下午15:40,这是我第一次踏进小学课堂做小学环境教育课,心中不免紧张,但伙伴坚定的眼神给了我走向讲台的力量,让我不再畏惧。在讲台上,向小学生们传授有关环保、环境的知识,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的目光,听到他们看见因为环境污染而死去的动植物图片那不断叹息的声,我知道了,我要在这路上走的更远,我要向更多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用蝴蝶效应去影响他人,早一日看到中国的蓝天。 

  【记录笔记】2016115日下午600,终于放寒假了,这也是最后一个寒假了,回想自己在大学这近两年的时间,几乎除了学习之外的时间都献给了我的社团,都在做志愿者服务工作,从最初的参与校园环保工作,到后期的参加校外,社区和小学的志愿服务,再到现在组织各种环保活动,我知道我在一步步成长,当自己完全投入其中,去了解它的性质,就会疯狂的热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我们依赖着它而生活,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下学期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要一点点去筹划工作,一场活动,哪怕能够带动一个人走向环保我认为都有做活动的价值。技术方面,我依赖专业,和伙伴在做室内甲醛检测,定期的给居民家里服务,一年的时间我们走了南京的二分之一,下学期也需要继续努力,这不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确却是我们的责任心,我们尽自己的微小的力量去影响,带动人们。 

  有人会说,她的大学那么忙碌,那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很好吧。恰恰相反,她的乐趣就是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所以你会经常在图书馆,办公室看到她的身影。热爱学习仿佛不能用在她身上,但她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每天都要必须做的事情,这个习惯坚持了十几年,也让她在各方面表现优异。大学里每次都获得了院一等、二等奖学金,同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对她来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当做骄傲的资本。她热爱集体,在每次集体活动中,她总能团结同学,帮助班委组织好人员参加,让整个班级奋发向上。20149月,青环志愿者服务中心给她颁发了志愿者证书,201511月,她被学院评为“五好高素质大学生”。她,不愧为一名优秀的21世纪的好青年。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