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颜嘉立:在辜负他双眼的世界里,他用努力寻找光明(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1996年,颜嘉立出生在江苏常州。这是一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伴有先天性视力缺陷的孩子——左眼仅存光感,右眼视力0.08,一个根本无法看清世界的视力。而他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十几年来如正常人一般成长、学习。 

  2015年,作为江苏省第一位参加普通高考的视障考生,他以超出投档线76分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专业。   

  从小随班就读,从未上过特殊学校     

  不同于一般视力有缺陷的孩子,颜嘉立从开始读书识字之日起,便从未上过一天特殊学校,也未曾接受过与正常人不同的特殊教育。从幼儿园起,颜嘉立的妈妈就坚持让小嘉立和同龄人一样随班就读。 

  因为视力缘故,他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要明显慢于其他孩子。小时候妈妈陪着颜嘉立一起学习,别人需要一分钟看到的东西,嘉立妈妈陪着他用半小时、一小时艰难地读完,再一点点缩短这个识辩的过程。后来熟练使用助视器之后,他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而不依靠任何人,即使是随班就读,成绩也名列前茅。 

  因为无法快速阅读,颜嘉立在多年的学习中便总结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记忆学习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一遍就将内容全部记下来。日积月累他练就了超常的记忆力,很多原本并不需要背诵默写的课文,他都可以整篇背诵。所以,即便是一些开卷考试,颜嘉立也可以自信地“闭卷考”。 

  多年的随班就读经历,不仅提高了颜嘉立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通过与正常学生群体的接触拥有了活泼向上的心态与自信开朗的性格。他拥有正常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从小到大的这种成长环境中,无论是身心都十分健康。   

  从小结缘钢琴,以专业第六名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或许是视障的缘故,颜嘉立自小便对声音极为敏感。还在襁褓中时,他便总是由音乐伴着入睡,往往音乐一停,他就醒了。四岁半的他在琴行里第一次见到钢琴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执意要学。到如今,钢琴已伴他十年有余。 

  和其他孩子不同,小嘉立并不能完整地视奏。他需要将曲谱放大成A3纸大小,看一句弹一句,将谱子背下来再整合。最开始的小曲子还好,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一些庞大的钢琴作品甚至有十几页之多,颜嘉立就这样一句一句记忆,直到全部背下来。 

  初中的时候,父母带他去上海拜师,在专业上继续前行。为了不耽误文化学习,很多作业他都是在火车上完成的。一个十几岁戴着助视器的孩子,在颠簸的火车上伏案学习,那种专注与心无旁骛我们难以想象。常州到上海的这趟列车一往返就是五六年。 

  2015年艺考,江苏省音乐统考六千余名考生,他位列全省第190名;在南艺校考中,他更是力压众多钢琴考生,取得专业排名第六的好成绩。 

  从小到大一直在普通学校上学的他,总能独立并妥善地安排自己的事情。文化学习也并未因艺术追求而停滞。虽然用助视器读题会降低阅读速度,使他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但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颜嘉立都能够在同等时间内取得不错的分数。 

  颜嘉立是个被上天眷顾的孩子,幸运在2015年的5月再次降临。高考前夕,国家出台相关考试规定:视力残疾的考生可携带放大镜进入考场,并且每门考试时间延长30%。就这样,在这个专属于他的特殊时间里,颜嘉立最终完整答完了每份试卷,并以266分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专业。 

  大学生活独立自主,规律生活自我要求高 

  2015913日,颜嘉立如期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就读。开学不久,他便形成了十分规律的作息生活,也延续了高中时代认真执着的那股劲儿。 

  与许多大学生晚睡晚起的习惯不同,颜嘉立每天坚持六点半起床,从早八点到晚九点,只要没课,他一定在琴房练琴,算是学校琴房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 

  而在文化学习中,他并不区分专业课与公共课。即便是一节普通的选修课,他也会坐在第一排用助视器努力看清投影上的内容。他是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除了弹钢琴,夜晚的时间基本用来提高文化修养,读一些散文、传记,睡前还会听些交响乐或钢琴曲。 

  颜嘉立是个很怕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他的室友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关于颜嘉立在找琴房号码牌时的场景。南艺的琴房设计得很别致,蜿蜒曲折,即便是视力正常的学生也必须借由电梯旁的示意图才能找到指定琴房的位置。每层楼都有近百间琴房,而每个学生的琴房并不固定,每次都需要重新寻找。 

  颜嘉立的助视器只能看清书本上的字,而且必须在有光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因此,晚上去练琴的时候,他只能打开闪光灯用手机将示意图拍下来,再把照片无限放大,先找到琴房的号码,再一点点把照片缩小,用助视器看清路径。 

  这样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颜嘉立本可以请同学带路,但他每次都坚持自己寻找。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大一新生按规定要住校外宿舍,上学相对不方便。刚入学时音乐学院领导曾询问他是否需要调换到校内宿舍,他说一切都可以自己搞定,无需调换。 

  1028日,南京艺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拍摄推送了颜嘉立的一天,触动了很多在校学生。很多大学生自愧不如。有学生留言说“手机、电脑令我们的生活快节奏娱乐化,然而我们最缺的就是他身上的坚持执着和静下来学。”他为南艺无数学生做了榜样,也在校内引发了关于“坚守与执着”话题讨论的热潮。 

  本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却成为无数学生的榜样 

  颜嘉立,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然而我们却很难将简单至纯的他与身体残障联系起来。他展现给我们的是无需怜悯,是无所求,是简单快乐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是当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楷模。 

  视力的障碍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些许不便,但也帮助他阻隔了身边的诸多诱惑和干扰。在南艺这个拥挤喧闹的校园,他的身影虽然显得有些孤单寂寥,但内心的泰然和平静却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满足于在琴房、课堂与寝室间忙碌的穿梭,看似单调乏味的生活于他而言却充满乐趣。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