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连云港市关里小学李亚同学先进事迹
在家里,她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一名懂得帮助同学的好学生……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就会伸出那对勤奋的小手。雷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她就是这样的一个螺丝钉——连云港市关里小学四(3)班学生李亚。
李亚是同学们公认的热心肠。不管谁遇到困难,她都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班级里朱新丽同学学习有困难。她主动找到老师,愿意跟她做帮扶结对。每次朱新丽遇到难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给朱新丽听。课余休息时间,她说词语让朱新丽写……就这样,在李亚的帮助下,朱新丽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班级谁有不会的题目,同学很都愿意请教她。对此,李亚总是有求必应,耐心解答。
班级里滕双艺腿有残疾,走路来一瘸一拐,尤其是上下楼梯很艰难。每次放学,李亚主动搀扶她。别的同学早早排队放学回家。李亚搀着她,总是走在最后面。有一天,滕双艺对李亚说:“每次我都害你晚回家。这次,就让我自己走吧。”李亚说:“没事,大家都是同学,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吗。”李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一搀就到了现在。
李亚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班级里的大扫除,她积极冲在最前面。冬天,李亚打来一桶水,拿着抹布的小手伸进冰冷的水中。教室玻璃擦得干干净净,而她的小手冻得通红通红。除了干好自己的任务外,她总是主动帮助别人打扫。哪地方有脏话累活,总是能看见她的身影。
李亚是个善良的孩子。记得,学校里有个二年级学生滕小曼,得了白血病。学校组织了捐款。她知道后,回家把零钱罐里的零钱全都取了出来。要知道,李亚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这可是她攒了1年多的一百零五元,全部一分不留地捐了出去。别人问她为什么不留点。她说:“滕小曼比我更需要它。我只是在尽我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还有一次,李亚和她妈妈去在海一方玩,她们乘坐BRT的时候,一位阿姨挺着大大的肚子,艰难的走了上来,阿姨到处张望,可是却没有一人让位,这时李亚便站了起来,她对阿姨说:“阿姨,您坐吧。”阿姨说:“谢谢你啊,小朋友。”李亚说:“没关系。”可是,当时的她很累,这可是她站了好久才等来的座位。但是遇到了更需要它的人,李亚还是毫不犹豫让出了自己的座位。
李亚是个孝顺的孩子。她的父亲由于得了脑血栓中风瘫痪在床。李亚帮助父亲倒屎倒尿。妈妈帮助父亲擦洗身子,李亚总是帮忙倒水递毛巾。有时担心父亲老在屋里太闷,李亚就经常推着轮椅带着父亲在屋外看风景。妈妈有时心疼地对李亚说:“别人家的父亲都是疼爱女儿,你却这么不幸遇到了一个这样还需要你照顾的父亲。”李亚却说:“妈妈,别这样说。我照顾父亲,是我做儿女应该做的事情。”家里的家务活,李亚总是抢着干。帮帮妈妈择菜、洗菜、拖地、洗衣服……妈妈总是劝她休息别做的时候,李亚对妈妈说:“妈妈,你又要在外面忙,回家还要照顾爸爸,我帮助你干点家务活,是应该的。”
李亚是个懂事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经常朝父母要新衣服,要零花钱。李亚从没有朝父母开过一次这样的口。有的同学问李亚:“你身上衣服都旧了,你为什么不朝你妈妈要件新衣服,你不喜欢新衣服吗?”李亚说:“我当然喜欢新衣服啦。说实话,我看见别人穿新衣服,我也很想穿。可是妈妈赚钱不容易。我有衣服穿就行了。”
李亚是个学习优秀的孩子。课堂上,总是能看见她高举的手。作业做得工工整整。每天回家她都能坚持预习复习。书上,好多地方是她工工整整的笔记。她不满足于课堂学的知识,经常看见她在看课外书。她是班级里公认的“小书迷”。她还特别好问,经常有不懂得问题,请教老师。
李亚是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孩子。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对于班级里违反纪律的行为,她敢于指正。班级里、学校里举行的各种比赛,总是能看见她的身影。黑板报更是她的拿手绝活。她说:“这些活动不仅愉悦同学,更锻炼了自己。”
李亚,在家长眼中,她是个孝顺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她是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生;在同学的眼中,她是个乐于助人的同学……这就是李亚,她很普通的女孩,她就是雷锋所说的那颗小小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