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无锡 > 正文

杨瑶逢:爱笑的阳光天使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爱笑的阳光天使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杨瑶逢同学先进事迹 

  做公益让我更快乐。”这是一名中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她以此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她文静秀气,戴着一副眼镜,说话轻言细语,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智慧;她热心公益,充满爱心,自强自律,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共青团增光添彩。她就是杨瑶逢,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初二(12)班的团支部书记,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爱笑的阳光女孩。 

  “做公益让我更快乐”  

  有一种心灵叫善美。她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她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更是传递爱心的阳光天使。“做公益让我更快乐。”问起为何热心公益,她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公益之心从小就萌芽。看到同学受伤,她会救助;看到公交车上站立的老人,她马上让座;遇到有人求助,她会伸手相助;同学生病了,她主动顶替做值日;汶川地震,她拿出压岁钱捐给灾区……这些小小的举动让她知道了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也让她懂得了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中都少不了杨瑶逢的身影。她和大家一起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表扬舞蹈;禁烟活动宣传时,她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街宣传、拣烟头。她觉得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内心很快乐。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她曾经两次组织班里的同学前往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那些被遗弃的残障儿童。在她的积极倡议下,同学们省下一点压岁钱,献出一份爱心,给福利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关心。在福利院,她伸出双手热情拥抱那些缺爱的残障儿童,和他们一起尽情玩耍,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了欢乐的笑声。看着残障儿童脸上洋溢的笑容,她在心底暗暗许下心愿,一定经常来看望他们,还要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奉献爱心,关注、关爱这些孩子,给他们撑起一片明媚的蓝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些孩子的脸上就会多一些笑容,他们的世界就不会那么“特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种素质叫孝顺。她懂事孝顺,尊老爱幼,乖巧可爱;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她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来不挑吃穿、不攀比享受,只是和别人比知识的丰盈,比自我素质的提高。在学好功课的同时,她在生活上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百善孝为先,她懂得感恩,孝敬老人,体贴父母,得到邻里的由衷夸赞。她经常给体弱多病的外婆端茶送水,给95岁的太外公读报,陪老人聊天,看到家里长辈开心的笑容,她觉得自己也很快乐。 

  她知道,自我发奋努力,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她更懂得,品性端正,自立自强是立身之本。于是,她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热爱祖国。 

  “学好本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有一种精神叫拼搏,有一种才华叫多才多艺。在热心公益的同时,杨瑶逢勤奋学习,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因为她说,学好本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班级起到表率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一丝不苟;工作上,她尽职尽责,协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课上,她思维敏捷,目光紧紧跟随老师;课后,她虚心好问,对疑难问题刨根问底。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不断完善自我,塑造自己坚毅的品格。在和同学的互学互比、交流探求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中,处处都有她的身影:科技竞赛、Flash动画制作、艺术节..一路走来,她收获满满,辛苦并快乐着。 

  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业余时间,她埋头苦练,沉浸在艺术的舞台,绽放着艺术独特的美丽。舞蹈、唱歌、弹琴、下棋,她样样都行。她曾经两次参加全国小荷风采舞蹈大赛获得金奖,中央电视台的《舞蹈世界》节目中留下了她的身影,区艺术节大合唱的队伍中有她一员,多次参加国际象棋比赛获优异的成绩…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既让她陶冶了情操,身心健康发展,又让她在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为人生的大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路走来,杨瑶逢同学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她用自我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她用自我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期望的画;她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完美的明天。我们相信,杨瑶逢同学秉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责任编辑:沈大雷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