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奉献成为少先队员的“标识”
——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冯雨萱同学先进事迹
冯雨萱,今年12岁,是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六(3)班的学生,担任副班长一职,她是一位文静而充满阳光的好少年。她的默默耕耘为自己获得了很多荣誉:“三好学生”“十佳少先队员”“科学小院士”“美德少年”等。面对这些,她从不骄傲,更不炫耀。
在学校,她就是一名勤奋踏实的好学生,从小就有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课前,做好预习,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坚持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她课余的一大乐事,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的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的作文《迎新年冬运会》《我的弟弟》等刊登在了“扬州晚报”小记者版块上。冯雨萱同学在学校除了认真学习外,还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在水墨社团这个大家庭里,她刻苦学习水墨画,用画笔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她笔下的神舟号飞船,嫦娥三号月球车栩栩如生,是社团的小明星。
冯雨萱同学不光学习好,她还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去年五月妈妈朋友的女儿朱智涵,上体育课不小心摔断了胳膊,很严重。冯雨萱和妈妈去探望这个孩子时,听到阿姨说:“半个月不能上学呢,拉下的课怎么办?”看着阿姨万分焦急,冯雨萱突然说:“阿姨,让我试着给她补补课吧。”冯雨萱说到做到,放学时,来到朱智涵的班里,询问每天的作业和上课内容。放学回到家,写完自己的作业,就去朱智涵家,耐心地为她辅导,当遇到难解的题目,朱智涵不太理解时,她会耐心地讲解,直到朱智涵完全明白了才罢休。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虽然朱智涵没能去学校,但是在冯雨萱的帮助下学习一点没拉下,这要归功于这个乐于助人的好姐姐。
走出校园,她同样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学校附近有一个敬老院,里面住着一些生活困难,孤苦伶仃的老人们。节假日,冯雨萱就主动组织班上李欣怡、白千翼等同学来到敬老院,帮着老人们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给老人们送去营养品(省下的零用钱买的),还给老人们讲故事,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有人问冯雨萱:“你不觉得和老人在一起很无聊吗?”她摇摇头说:“没有啊,我觉得他们太需要关爱了,去陪陪他们,他们就开心了、不寂寞了。我还要召集更多的同学们去关心他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班上有很多同学都被她带动起来。别看她年纪小,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她身上的凝聚和折射。
前年暑假她曾帮助过一个身患白血病名叫豆豆的小女孩。豆豆是外婆老家江都村上的一个小伙伴,因患病由爸爸、妈妈带到扬州苏北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家离得远,冯雨萱的母亲揽下了给他们做饭、送饭的任务,冯雨萱得知了,每天都央求妈妈带她去医院看望豆豆。到了医院,她像个小大人似的,帮豆豆拎药水瓶、陪她聊天、给她讲故事。她怕豆豆离开自己会孤单,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悄悄地去小区书店买了图画书和画笔,第二天送给了豆豆,看着豆豆笑,她也开心地笑了。在豆豆治病的那段时间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冯雨萱总和妈妈冒着酷暑去医院,那段时间她给了豆豆很多欢乐。最后不幸的是豆豆没能治好,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几天冯雨萱一直沉浸在悲痛中,时不时地对妈妈说:“医生怎么没能治好她啊,她这么小,多可怜啊!长大了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帮助病人治好疑难杂症,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今年春节前,她妈妈班上俞庆磊小朋友不幸患了神经母细胞瘤病症,这种病比白血病还严重。焦急万分的妈妈准备为他举办了一次“爱心捐款”活动。冯雨萱非常积极,放弃了早上睡懒觉的时间,带着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和妈妈一同前往幼儿园,虽然她的钱只是杯水车薪,但她传递的确实温暖人心的人间真情,最后她还和妈妈带着捐款去南京儿童医院看望,安慰小朋友,给小朋友讲故事。这样的事还很多很多,她常以助人为己乐。
在成长中的冯雨萱虽然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但是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善良、孝敬的中华美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欣慰而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