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之本 楠柏之材

——安庆一中学校文化品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六月皖江,大地生辉,百舸争流。长三角地区教育报刊联合采访团一行,来到素有“文化之邦”“黄梅之乡”美称的江城安庆,走进享誉江淮的百年名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试图以历史的视野和文化的视角,探究这所老字号中学长盛不衰的奥秘。

  “诚以立身,毅以决事”——一把制作于1916年的毕业纪念壶,

  用厚重的篆体,刻着校训“诚毅”二字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这是前人形容安庆地理位置重要的诗句。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1760年到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在这样的一座“大码头”诞生安庆一中这样的名校,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历史必然。

  安庆一中前身为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的安徽师范学堂,由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倡议主办,首任监督为桐城派后学大师姚永概。几经分合变迁。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至1956年始定为现名。学校1959年被确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直接联系的学校,1999年被确定为省示范高中。

  安庆一中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无上荣誉,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学校视察,校史馆收藏的数幅照片,记录了这一珍贵历史时刻,据考证这是老人家一生视察过的唯一一所中学。正是这个原因,上世纪60年代,学校曾一度更名为九一六学校。

  现任校长丁长青先生,于2016年开春时节由安庆二中调来接班。或许是出于数十年历史老师的职业敏感,上任伊始,他便把目光投向学校的校史馆,投资50万,广罗史料,遍征文物,从内容到形式,短短数月面目一新,百年校训壶和毛主席视察照片,可算得文物价值极高的“镇馆之宝”。

  很多名校的校史馆,主要承担接待与研究的功能,领导和贵客来了,自然要到校史馆走一遭,过后便是铁将军把门。而丁长青不这么看,在他心目中,校史馆就是重要的课堂,自家学生走进校史馆,就是在上历史课、政治课与学校文化课,追寻先贤步履,锻造远大志向,这么丰富的校本资源放着不用,实在可惜。于是学校专门做出决定,向全校师生开放校史馆,组建学生讲解员队伍,举办参观校史馆征文活动,最大程度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

  参观校史馆后,我觉得自己对安一又有了新的见解。安一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考验的地方。我们新时代的学子可否禁得住这考验?能否在五秩六秩之后也把我们的名字写在这校史馆内?是否应该有继承这历史并把它拓展的责任?”从校史馆出来,高一学生李世元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

  而对传承百年的校训,刘定川同学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诚”是对祖国、对民族要无限忠诚,待人诚心、诚恳、充满人性之爱;“毅”是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在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锻炼体魄都要持之以恒,克服困难,追求进步;出身社会工作,要敢于负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2016年国庆期间,安庆一中举办了隆重的110周年校庆活动,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丁长青在致辞中说:“安庆一中110年办学史留下的最宝贵经验,就是‘文以化人、其命维新’。学校为引入新文化而办,而新文化也促进了教育的更新和发展,熏陶培养出一代代新人。”

  “争第一,怀天下,永为国之栋。”在校歌声中度过三年

  时光的学子,把进取与担当铸入年轻的魂魄

  “滔滔长江东入海,我居古皖。巍巍学府开文运,我坐龙门。中西交融,文理并重,桃李浴春风。争第一,怀天下,永为国之栋。”

  这段词约义丰的诗文,便是安庆一中校歌歌词,何人何时所作,已不可考。但歌中表达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一定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社会正能量。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安徽省的一系列爱国学生运动,均发轫于安庆一中。学校进步师生在全省乃至全国最早建立了党团组织。彪炳史册的革命家、军事家陈延年、陈乔年、许继慎、彭干臣、童长荣、王步文等都从这里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安庆一中的学生秉承报国理念,踊跃报考地质学院、石油学院、航空学院,奔赴祖国四方,不惧条件艰苦,积极投身于国家最需要的工作,为石油会战、矿产勘查、钢铁基地建设、尖端武器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心怀天下的教育,唤起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振兴民族的使命感以及改造世界的雄心与担当。新世纪以来,安庆一中进一步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唱响了“争第一,怀天下”的时代主旋律。

  组建了全省第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宣讲团。宣讲团录制网络视频,通过学校网站和微信平台,发送给广大学生、家长和校友,受到广泛好评。学生们还经常走出校园,到农村、企业和社区,开展巡回宣讲,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宣讲团成员陈炜珑对此深有感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进行慷慨激昂的宣讲就告一段落,而是在我们学习与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而影响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倡议并承办了全省首届“未来精英”高中生圆桌会议。2015年11月,由安庆一中学生会发起,全省部分知名中学的学生会干部聚会安庆,就“让学生建设未来学校”、“把学校还给学生”和“发现自我的力量”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圆桌会议采用“世界咖啡馆”会话法,让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更加激烈,交融更加完美。这种完全由学生自己召开的圆桌会议,鲜明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强烈的自治、自育和自律意识。

  今天的中学生开展模联活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安庆一中的学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中学生模拟政协社团。社团完全按照人民政协章程进行活动,访民意,写提案,开会协商,忙得有滋有味。安庆市政协领导给予了极大关注与支持,亲自到学校举办政协知识讲座,还特邀社团的两名负责人列席市政协会议,成为当时安庆市一大社会新闻。

  2016年8月,安庆一中六名同学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此次活动由来自全国各地的32所知名中学参与,其中不乏人大附中、衡水中学等名校,经过激烈角逐,安庆一中囊括所有重量级团体奖——最佳提案、最佳展示、杰出团队、最佳社团、最佳网络人气、杰出调研报告;及个人奖项——最佳风采、最佳演说、杰出模拟政协委员、杰出新闻发言人、杰出模拟记者、杰出指导老师。无论奖项质量和数量均位列参赛队伍前茅!

  模拟政协社团负责人马星萌同学对记者说:“关心国家,关注社会,勇于担当,一直是安庆一中的人文传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培养了我们的民主协商意识,培育了我们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在为明天投身社会做准备。”

  “送你一团火”,是安庆一中学生公益活动的总名称。近几年,这团青春美丽的火,先后送到了敬老院、灾民安置点、社区活动中心和安庆的大街小巷,引燃起更多人的心头之火。完全可以想见,能够送他人一团火的人,必定自己胸中燃烧一团火,充满光与热的温暖和力量。

  宜城要发展,沿江还是跨江?“学长助学”行动

  淡化了中学与大学的差别,突破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

  从保存完整的历史资料中记者发现,安徽师范学堂创办之初,教员成分多元,有科举旧人、日本留学生、国内新式学堂毕业生,还聘请了2名日本教师。课程设置上,“西学十六七,中学十二三”,如本科通习科目为伦理学、教育学、音乐等7门,分科史地类主课为西史、地理等10门,理化类3门,博物类6门。凡此种种,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具有“国际视野”。

  东西交融、文理并重的开放包容精神及其举措,让安庆一中站在了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创办百十年来,培养学子4万余人,校友遍及海内外。旧时代社会动荡,安庆一中涌现出一大批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新中国和平年代,安庆一中则培养了更多造福民众的科技专家。从这里,走出了慈云桂、吴杭生、汤中立、许杰、宋家树、刘有成、陈鲸等10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张友鸾、徐中舒等一批知名社会科学家。很多大腕级校友与母校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回校为同学们举办学术讲座。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澳等国多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开展教师互派,组织学生跨出国门,放眼世界。2015年5月,哈佛大学向安庆一中学生发出邀请,3名学生受邀赴美参加模拟G20峰会,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如何从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模式,向既能适应高考选拔,又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转型,是普通中学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安庆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下真功夫,探新路径,将学生培养成为“健康快乐、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现代领军人才!”具体做法是,“以项目带动研究、以研究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变革,让研究成为一种文化”。

  从2011年起,学校开发出校本教材近百种,并组织学生自行选课,实行“走班制”。2014年,由市教育局立项、市财政局给予经费保障,正式实施“安庆一中校本课程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快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涌现的“精品课程”《犯罪现场调查和法医学》《中外经典电影欣赏十二讲》《影视作品中的化学知识》《当代文学摭谈》《微金融》等,学生报名火爆,教室座无虚席,简直可以用“一课难求”来形容……

  学校已形成“学术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活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五大系列;“本校教师为主体、高校教师为补充、社会专门人才为支撑、优秀校友为保障”的四支教师队伍。要求学生做到“七个一”:至少有一个课题研究的经历,参加一个以上的社团组织,选修一门以上的校本课程,有过一次学校管理的经历,进行一次游学研行活动,每学期从事一次公益活动,熟悉一门大学先修课程。

  值得一提的,还有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学长助学”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的优势,邀请清华、北大、科大、复旦等20多所顶尖高校的校友,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开设研究性课程,指导他们结合自身学业志趣,选题立项,实践调研,撰写科研论文。2016年,学长助学课程增加了安庆地方经济研究,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南京沿江发展与跨江实践对安庆城市规划的启示”、“宁安高铁对安庆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受到省市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的称赞。据记者了解,安庆一中的“学长助学”活动,又是一项全省首创。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代益老师不无感慨地说:“一个高中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用内容丰富的课程予以培养和塑造。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一张名曰“楠柏”、完全由学生自己编辑出版的报纸,

  表达了成长的青春,见证了青春的成长

  “让学生发现自我的力量”,是安庆一中的办学理念。通过建立学生会自主管理、学生社团自主活动、每个学生自主成长的制度机制,努力打造涵养学生心灵、拓展学生素质、促进多元发展的广袤舞台,引导学生自我实践、自主管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

  安庆一中从2015年首次尝试“海选”学生会主席,通过设立竞选宣传栏、开设竞选访谈广播栏目、在校园网站张贴竞选海报等,让所有竞选者充分表达“施政纲领”,接受全体“选民”的挑选。各部部长则实行主席组阁制,由在“普选”中胜出的学生会主席提名产生。普选、竞选、组阁……这些离中学生似乎遥远的政治词汇,在安庆一中既民主宽松、又自强自律的文化土壤中接上了地气。

  “我是来自高一的程天驿,我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我会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大家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这是程天驿同学在竞选海报上的宣言。最终,他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在五位竞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安庆一中历史上第一位经“普选”产生的校学生会主席。

  新的学生会成立后,短短一个月内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在首届国学周活动中,宣传部承担了所有活动的摄影和新闻工作,制作了宣传和回顾视频;文艺部组织了各项文艺演出;外联部成立了学生接待小组,负责接待来访嘉宾,介绍学校情况;生活部主动与学校后勤部门联系,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服务;广播站对“为你而变”专栏作全新改版,让更多的同学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安庆历史上,诞生了安徽第一张现代意义的报纸;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先生当年在家乡创办的《安徽俗话报》,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时隔百年的2016年11月,安庆一中第一张完全由学生自主策划、采写、编辑和出版的报纸《楠柏》,华彩亮相,一鸣惊人。一群小报人、小记者,自此活跃在校园内外。创刊号第四版,刊登的是模拟政协社团成员提交的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提案。记者从中读到了安庆一中学子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较高水准的专业素养。

  安庆一中校园,有一南一北两座教学楼,分别取名楠楼和柏楼。楠与柏都是名贵高大之木,用于校园物名,自是取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义。

  “一中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学校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领袖意识、社会视野和工作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未来的一份承诺,更是在履行学校对于未来社会的应尽责任。”陈文贞副校长如是说。

  除了学生会,安庆一中比其他学校多了一个学生组织,叫“学生社团联合会”,也是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的自治性机构。它的一项使命是,改变各家社团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优势,整体策划,组建“大兵团”,开展“大战役”,闹出“大动静”。

  刚刚过去的“经典即未来”国学周活动中,来自爱乐社、舞蹈社的学生举行了国乐演奏会,一曲曲优美典雅的乐曲,一朵朵轻盈飘逸的舞蹈,让师生为之沉醉,国学社组织了茶艺及书画现场展示,一曲古琴一杯清茶,吸引了市里几位专家的驻足。长颈鹿书画社组织了书画展览,志愿者协会则活跃在每次活动的现场,工作内容从统分计时到纪律督查……

  向日葵心理社联合其他社团举办了“悦动心灵创意飞”心理健康周活动,通过富有创意的系列活动——“树洞”:放下心灵之重、“小确幸”:展现属于你的幸福瞬间、我画我心:绘画心理工作坊,让中学生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每一个人都发现自己的闪光之处。

  “黄梅之乡”的学子,怎么能缺席一场期待已久的黄梅艺术盛宴。2017年5月,安庆市戏曲进校园活动首场演出的舞台,就搭在安庆一中。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动相关文艺社团拿出看家本事,与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的专业演员一比高低。《女驸马》《天仙配》《夫妻观灯》----中学生唱黄梅戏,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一旁会心微笑,称赞一中的学子在传承家乡特色文化方面做得好,当即表示,以后再忙也会经常来一中,指导同学们学黄梅唱黄梅,让安徽的“文化名片”跟随同学们求学的足迹,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一位专家说,教育是“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安庆一中的教育者则认为,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梦想中的那个自己。

  而这,或许就是解读这所百年名校长盛不衰的文化密码。

  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 徐敏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