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精神,儿童世界”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独特的价值追求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6月21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六(5)班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2005级5班的同学们高考结束后相约在此,欢聚一堂,共忆在屯小度过的美好时光。班主任童友琴老师看着当年的这些小不点如今已是青春四溢的“小大人”,幸福溢于言表。

  忆起小学生活,大家都感谢母校给予了自己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一位女生由衷感慨,“在屯小上学时就是很快乐,同学之间感情真挚,老师认真负责,但是从不以成绩论英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心态好、潜力大”。5月份就已收到英国剑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霍英杰,是个多元发展的阳光男孩,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培养、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屯小带给我的鲜活自由的思想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健康快乐的童年、自由放飞的心灵、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些字眼已深深地镌刻在他们成长的印记里。这里,不仅仅是一所小学,更是奠基其一生发展的沃土。

  炎炎夏日,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联合采访团走进屯小。

  纵观学校发展历程,“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价值追求与“关注人的发展,办出学校特色”的早期办学目标一脉相承

  “这是一个长达50多年、有着许多角色出现的故事。这是一个家园,拥有着许多美好的时刻。” 一走进屯小教学楼,楼道墙壁上这段温馨的话语便映入眼帘,一张张照片叙说着“校园故事”。

  与此次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联合采访的其他百年名校相比,合肥市屯小是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于1958年,原为安徽省水电厅子弟小学。学校在发展的第一个20年里,逐步形成了“艰苦创业、团结向上、敬业奉献”的校风。进入90年代,学校发展重心开始从设施建设转向内涵发展。基于教育的本真应是关注人的发展,屯小制定出总的办学目标:办出特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和谐发展,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花园式学校。明确提出:要使每个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有美好的心灵,有智慧的才干,有健壮的体魄。

  “十六年前,我们学校就开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经典晨诵课,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各类节日活动”,陈罡校长向我们介绍。跨入新世纪,无论是显性的校园文化还是隐形的办学理念,屯小“博雅趣情”的价值追求逐渐明晰。基于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开创儿童游戏日;成立家长教师会;开展自育自学实验;建设“图书馆中的学校”。然而,有些做法却遭到质疑,学习成绩没有放在重中之重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变令家长心有不安,让学生准备传统服饰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甚至还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我们的确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勇于创新、务真求实的屯小人目光坚毅,“只要是对的,我们就一定坚持”。

  在探索中前行。屯小从最初“博、雅、趣、情”四个字的提出,到“做博学儒雅的中国人”,到“学校属于孩子,每个孩子都重要”,博雅教育的理念日趋清晰与完善,“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价值体系应运而生。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价值追求最为重要,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由此衍生的校训、育人目标及办学目标等理念体系就构成了我们对今天学校的期待和对未来学校的展望。”校长陈罡如是说。

  从“博雅”起步,开启基于儿童视角的“儿童世界”,是屯小对每一个孩子“自由、快乐、健康成长”的郑重承诺

  2015年,6位美国校长计划到屯小进行交流访问。孩子们说:“美国校长既然是来看我们的,那就该由我们全程接待。”此提议学校欣然接受。孩子们在校园张贴海报,征集英语口语好的小朋友或参与接待,或做“校园小导游”;征集书法爱好者教客人“学中国书法”;策划“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让美国校长与全校学生进行互动。

  “没想到中国的孩子这么开朗、自信、开放。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临别时,美国校长们由衷地夸赞道。

  美国校长口中的“与众不同”正是屯小一直倾力构建的渗透“博雅精神”的“儿童世界”,一个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铺垫、富有理性光辉但又充满儿童情趣的世界,而“博雅精神”其内涵即独立、求是、平等、博爱、自由、担当。

  十几年前,屯小就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为起点,推行传统文化教育。“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每天十分钟经典古诗词的晨诵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自启动至今已经16载。每逢中秋之夜,校园里热闹非凡,师生身着传统服饰,赏明月,观花灯、猜灯谜、品月饼,“中秋夜,月乐阅”成为最受欢迎的校园品牌活动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进课堂,戏曲入校园,传统服装秀……孩子们从不同侧面感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传统文化渐渐地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籍成为良友。在屯小,博学儒雅是师生的共同追求。学校图书馆总面积500平方米,为5间儿童图书馆——文史馆、艺术馆、外文馆和绘本馆(2间),教师图书馆以及43个班级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7万余册,报纸10种,各类杂志25种。全校使用电子指纹借阅系统,教师、学生在校时间或放学可以随时借阅。学校还设置专职图书馆教师3名。

  当然,图书馆的功能远非如此。“在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定位是‘服务课程,成为课程’,图书馆教师担当‘课程支持者’的角色。”馆长陈俊向我们一一介绍。图书馆教师要参与主题综合课程的教材编写,要提供相应的绘本书单,参加课程教学计划制定与集体备课;在每年一次的项目学习教学实践中,图书馆要承担各类资讯材料配备和活动辅助工作;还要制定和不断完善全校师生的《晨诵午读指导意见》。“阅读创新实践奖励”班级阅读项目的设立,如群文阅读课、阅读选修课等,更是有效推动了阅读特色活动的展开。

  2016年9月,“图书馆课”正式进入班级课表。立足校情,图书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图书管理利用指导、资讯素养和阅读素养的教育。“竹蜻蜓”故事坊,“好书分享”小组活动,“电影赏析”,一年一度的读书节……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学校还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朱自强、梅子涵、方素珍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亲近互动;与兰亭社区、童言绘本馆联手成立了阅读社区——“凤凰社”;和安徽医科大学的留学生部定期联合开展“国际周”学习活动。在屯小,浓郁的书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一位老师在“好书分享”展板上写下这样的文字:“因为屯小,我们与书香结缘。因为书香,我们与孩子们结缘。遨游书海,我们为孩子们指引方向;静待花开,我们在屯小书写别样的精彩!一路同行,有你有我有书,真好!”多年来屯小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阅读工作,“我们要打造名副其实的‘图书馆中的学校’”,陈校长一脸的自豪。

  “自由源于交往”,屯小的“雅趣德育”体系,重在培育学生独立、平等、友爱交往的智慧,让孩子们在追逐理性光辉的同时,感知人性的美好。

  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织细胞。学生自主管理和班级自治制度一直是屯小倡导的。采访时,我们走进“阳光蓓蕾班”,教室的后墙上,“书香园”定格在亲子阅读的美好瞬间;“闪闪星光”中有朗读之星、书画之星、体育之星、友爱之星,可谓星光闪耀;还有“班级公约”“班歌”“班训”,五花八门。“班级不应该只是优秀孩子的世界,而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据介绍,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担当责任和表现的机会,如升旗手、班级干部、合作小组长、图书管理员等,都由学生自己选举,并轮流担任。“我为自己代言,请大家支持我!”每逢新一届大队委员的选举,校园里不时会看到几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捧着投票箱为自己加油、鼓劲,自信写满小小的脸庞。社团,还有很多个性化的仪式和典礼,如“开蒙”仪式、游戏日、毕业典礼等,都真正交与学生由他们合作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校长,有件事我想向您提个建议。”一天,陈校长正忙于手头工作,一个孩子进来要和他“说事”。原来,这孩子近期发现有少数同学在校园里随口吐口香糖。为了保持校园清洁,他写了一份倡议书,希望校长在开全校大会时“读一读”。“孩子的这份责任心,正是我们提倡的‘博雅精神’内容之一”。

  6月23日,高考分数揭榜。童友琴老师的手机一反常态地热闹,她的2005级的学生们纷纷向她报喜。“每一个孩子好,才是真的好”,童老师回忆起2005级入学时的情景,当时51个孩子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秉承“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老师们通过“引导自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逐渐缩小差异。在课堂上,基本以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为主,老师讲得少,讲得精。一开始,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饱受争议,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没有在自学和讨论的节奏中滞后,反而进步很多。尤为重要的,学困生越来越少,每节课每一个孩子都要自学、都要参与讨论,无形中让传统课堂上的“陪读生”减少直至消失。

  “我们把环境、课堂、活动、时间都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拥有快乐的童年;我们充分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培育学校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希望每一个班级都能够成为儿童的世界,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学校属于孩子,每个孩子都重要,这是屯小给予孩子们的郑重承诺。

  构建“博雅课程”体系,是学校文化理念落地的有力支撑;实现“博雅学堂”,是屯小师生共同的课堂文化追求

  围绕“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屯小在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前提下,探索和构建“博雅课程”体系,以期传授有价值的知识和培育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博雅精神”的英才少年。基于此,学校将“博雅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博课程、雅课程、趣课程、情课程。

  “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阅读,培养学生掌握广博知识和求是精神。“雅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身体强健以及心灵和精神品位,有音乐、体育、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趣课程”是指让学生体会生动童年和有趣人生的课程,包括社团活动、游戏活动和校园节日。“情课程”让学生体察社会生活与情感,培育独立、担当意识和能力,比如各类仪式典礼、森林课堂、家教会活动等。

  “每逢周三下午,孩子们最开心,因为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艺术或体育课。”古筝课、电子琴课、合唱课,还有乒乓球课、轮滑课、软式垒球课,等等,精彩纷呈。2013年,学校开发了一项研学课程,让学生充分利用合肥市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社会环境进行实践性学习。人手一本“研学护照”,收罗各种研学地点,积分盖章。双休日去研学成了孩子们期待的“家庭作业”。学校还自主编写了礼仪课和合唱课的教材,而书法和朗诵也已在语文课中有声有色地铺展开来。社团活动分为“两院”“两中心”活动,即科学院、文学院、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2014年,学校又新增了公益服务类社团,让孩子们到社区进行公益劳动或社区调查。“博雅课程”体系在探索与实践中,其丰富性、情趣性、延展性、潜在性得到了有力彰显。

  然而,勇于创新的屯小人并不满足于此,“为学习而教”,是他们提出课程整合的基本逻辑。陈罡认为,“学习就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并由此内化为主体经验的行为过程。学生是主体,老师、课程等都是客体。”作为客体之一的课程,由于分科教学长期的存在,孩子们只是在学习一个一个小类别,却缺乏完整的认识。儿童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儿童认知世界的规律又是如何?本着研究儿童、读懂儿童的意图,带着对现有学校课程建设的朴素批判,陈罡校长带领学校博雅课程研究院开始了典型课例的探究。于是,有了数学与科学教师合作的《一天的食物》,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统计方法探索人类食物的多样性;英语整合戏剧课《皇帝的新装》,在表演中学习语言;还有音乐老师与美术老师合作的《家乡美》。

  “架构学科通道,打破学科壁垒,让儿童解决真实的问题,并真实地解决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花花绿绿的课本,是屯小自主研发的。这套“主题综合课程”分为“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个领域12个主题,这些主题按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的综合课程体系。“我上学了”“我换牙了”“我戴红领巾了”“我会写日记了”,“儿童与自我”领域关注儿童自身成长变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儿童与自然”领域是各个季节中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植物及科学;“温暖的家”“快乐的校园”“美丽的家乡”“祖国母亲”,“儿童与社会”领域则引导儿童由近及远地认识社会和他人。

  早在几年前,屯小就开始倡导“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变革。在探索与总结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建设“博雅学堂”,依托学科教学,促使师生在其中共同学习、共同提升、共同习得“博雅精神”,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落地。

  由此带来的改变很多。“一灌到底”的“讲堂”成为了“引导自学”的“学堂”,“教材”成为了“学材”。一节课40分钟,并非教师一讲到底,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学、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而教师则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并及时点拨。就连考试也不再是简单的一张考卷评分,比如语文的分项等级制测试,还有数学的分层测试,学生考完基础卷,居然可以自己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评测。

  “担当从课堂开始!”不仅仅是一句课堂文化口号,这是屯小师生追求的价值。学生在自学中对知识求是求真,担当责任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体会理性自由的快乐。教师引导自学,挑战已有的经验舒适地带,不断探索与思考如何站在更高角度看待孩子和解决问题。周文老师谈到她的心得,“更加注重倾听,更要善于‘串联’,要让每个孩子以自然状态学习,给他们一个真实的课堂。”周菲老师在学校首届“博雅学堂”学术节上感慨,“这是一种教学特色,一种教学规范,更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引领。它必将是真情流淌、经验对接、凝聚教师智慧的课堂!”

  当然,“博雅学堂”不止一间教室这么大。春天到了,在研学课程现场,有这样一道风景:语文老师指导风景写话,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蛙跳,音乐老师和孩子们翩翩起舞,而美术老师则和孩子们在小路边、石凳上一起制作拓印画和粘贴画。闻一闻、找一找、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学习无处不在。走出班级、走出校门、亲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了更广义的课程整合。

  “课程是承载学校文化理念落地之‘腰’,对上联结学校的理念,对下承载师生的教与学,最终通过课程的教与学,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陈校长如是阐述道。

  2017届毕业典礼上,校长陈罡深情地对孩子们说道,“六年的时间里,我们手拉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生命历程。我们一起在课堂中学习、讨论、思考和研究,一起在课外参加活动,一起度过每一年的读书节、游戏节、艺术节和体育节,还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是的,在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孩子们的小学六年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而这,也正是学校以其“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价值追求对每一个孩子作出的郑重承诺。

  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 王轶群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