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是幸福的开始

苏州十中的“诗性”与“最中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几年前,柳袁照曾在一次以“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教育研讨会上,做了《未来,将面向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演讲。这个在当时并不太应景的演讲,事后柳袁照总喜欢在各种场合或文章中提及。

  “这是我经过学习、思考、实践后,所悟出的道理,是我对教育未来的理解与憧憬。”在柳袁照看来,教育存在着太多的片面与“自以为是”。“以为最美妙的东西,总在前方,把过去与传统看得一无是处。这样,走不了多远。”

  很多人知道,柳袁照所在的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美丽而古老。

  然而15年前,柳袁照接任苏州十中校长时,这所极富古典气息的学校,“是破烂的,很多东西丢失了”。

  多年后的苏州十中,却散发着独特的传统文化气息。青砖、绿苔、白墙、灰瓦,大门上方斑驳的红匾中写的是“苏州织造署”;芭蕉、红枫、青竹,和两百岁的桂花树一起,掩映着各式明清亭台楼阁;园中有泉,有古井,历史均逾百年……

  这些年,他做了两件事,一是修复、改造学校,二是梳理学校历史。无论是物质改造,还是精神梳理,他都坚持“修旧如旧”。

  柳袁照爱着这园子一花一石的诗意,更探索着历史的诗意、现实的诗意。这个园子里,先后走来了蔡元培、胡适、竺可桢、沈骊英,遇见了费孝通、杨绛、何泽慧、李政道……他无数次查阅资料、查阅历史,“透过”蔡元培、王季玉等,探索着校长“这棵树”应有的形态;他花了5年时间,与相关教师走遍全中国,走访名人校友、名人之后,与杨绛、李政道等“论道”,探寻着学生恣意成长的最美好路径。

  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是个幸福的开始。

  “这个园子,唤醒了我的诗情。”而这行诗,是被唤醒后的柳袁照出版的多部诗集中的一颗璀璨。

  它和这个后来被称之为“最中国”的校园有关。

  饱含诗情的柳袁照能看见,紫藤架周边的银杏树、榆树、朴树几乎高耸入云,紫藤架、灌木丛、草地上只有斑驳稀疏的阳光。他更诧异地看见,不满的紫藤,竟然,昂扬地窜上了朴树,一路攀登,见枝抓枝,见叶抓叶。一团团的紫藤花,在响亮的阳光下,闪烁,如花的瀑布,倾泻。

  “抬头仰视,头一时放不下来,仰在那儿,几乎呆住了。”柳袁照这样形容自己的顿愕。

  校长这棵大树,不能遮住师生们的阳光!更要为师生攀登伸枝展叶!

  因而——

  教职工大会,开成了沙龙。教师们在台上发言,校长在台下倾听。每次,或论坛,或沙龙,或主题报告,“大家说”科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学情研究等。

  因而——

  从杨绛的“出走”,他看到,教师的发展,本质上是生命的成长。“只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发展的窄化、异化。”柳袁照说,“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能成为作家?为什么政治老师不能成为哲学家、政治家?为什么地理老师不能成为旅行家?”在诗人柳袁照的带领下,15年间,苏州十中教师已先后出版50多本诗歌、散文、教育随笔、校本教材等书籍。

  就这样,诗意渐次走来。“如在大海上航行,刚才还乌云满天,瞬间,海天一色,一片澄明。”

  学校像捧着水一样,捧着学生的心。

  苏州十中首创发起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歌会”,一直坚持着不评奖,只朗诵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每年出一本诗集的传统。

  研究、绘制地图上的“诗歌苏州”,每年的路线,都由学生分组研究、规划、选定,再由班级、年级层层投票选出。学生们喜欢边走边学,边走边吟,在行走中感受诗意;更喜欢在最后一公里,朝着飘扬的红旗飞奔,把柳袁照远远抛在后面。

  每年4月,高二师生总要攀登苏州最高峰穹窿山。登顶、赛诗、咏诗、赛书法,远眺浩渺太湖,师生们在历史的遗踪之地,传递着生命的气息。

  “我们需要具有生命气息的教育,追求本真、唯美、超然。”

  每年的12月31日,是柳袁照认为最本真、最唯美、最超然的一天。“那是比任何一节文化课都重要的一课,我由衷地赞美它。”

  下午2点开始,直至晚上8点,整整6个小时,是每年的高三迎新联欢会。

  每班一个节目,全体学生登场。开放式的舞台,观众兴之所至,就可以上台参与。每个班级都会制作专题片,记录高中3年中的难忘情景。节目中间穿插颁奖、授奖环节,最佳进步奖、忠于职守奖、最佳辣甜心奖……每一位教师,包括打扫卫生的阿姨、保安,都会录制节目,为学生的未来祝福、祈福。

  6个小时,常常不够。当教师们面对着学生亲手做的小礼物,书写的字画、书信,甚至全班学生一针一线轮流编织的围巾,都禁不住哽咽了

  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是个幸福的开始。

  几年前柳袁照在新春的西花园里涌溢出来的这行诗句,如今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这个“你”是谁,答案在苏州十中师生们自己的心中。

  浙江教育报记者 黄莉萍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