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专”?大师范!

——记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张明霞

作者:吴宝城 发布时间:2019-09-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张明霞,现任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无锡市基础教育知名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明霞怀揣教师梦想,初中毕业考入江苏省无锡师范普通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在锡师附小工作,在这片热土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4年。她是如何实现由“小中专”蜕变为“大师范”的?请听我说……

    学生口中的张老师:大语文

  “语文好,作业少”!六(4)班高睿、吉骊羽脱口而出,赞美自己的学校和老师。这一“好”一“少”的背后,到底蕴藏了哪些故事?“大语文”何大之有?

  说起这所学校的语文学科好,那是有底蕴也有底气的。这里的老师,不仅语文老师国学功底深厚,其他学科老师也都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张明霞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底蕴:无锡历史悠久,崇文尚教,被誉为“教授院士之乡”、“书画音乐之乡”,是顾恺之、徐霞客、钱仲书、徐悲鸿、阿炳等名人的故乡。无锡师范附小也是无锡师范创建者顾倬先生创办,二者渊源既如师徒,又像卵生兄妹。一脉相承。现在的锡师附小本部就坐落在无锡师范原址。这是一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著名老校,建校以来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荣毅仁、薛暮桥、钱松岩、吴冠中、陈瘦竹、汤定元、唐敖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大底气:老牌的无锡师范招的虽然是初中生,但当时招的生源是最好的。师范生的“三字一话”(毛笔、钢笔、粉笔字,普通话)基本功训练尤其严格。普通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语数外样样能教,吹拉弹唱样样都学。听同学们说:看张老师的板书,黑板我们不舍得擦;听张老师上课我们忘了下课。我们数学老师也很爱听张老师上语文课,而音乐老师更爱听张老师上课,她觉得张老师讲的比自己唱的好听。

  大团体:如今的锡师附小有五个校区,近500老师、8000学生。老师平均年龄29岁。张明霞是附小的党委书记,同时也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附小本部的执行校长。如何确保各校区的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用“三招”一一化解——师徒结“队”:每位新教师入职,都与师傅结“队”。集体备课:每一篇课文都要集体备课,甚至跨学科备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导师团”辅导:“导师团”成员是附小的精华精英,进班听课,指导青年老师授课。

  在张老师看来: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是以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在30多年教学实践中:张老师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并把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把传授语文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把读写听说的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培养和训练。

  在校园内外,你能处处感受到温馨与温暖——细雨蒙蒙中,往返于马路两端护送孩子的老师,一手护着孩子,一手打着伞,而伞始终遮蔽学生,却再也挡不住自己。在走廊楼道里,学生簇拥着身怀六甲的老师,像保护国宝一样小心呵护自己的老师……乃至于多年之后,张明霞的一位学生来看望她的时候,还提起当年给她挖耳屎的事。这样数不清的点滴,处处体现温暖、体现关爱、体现文化、体现生活。

  在附小,特级教师没有特点,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绝招是不行的。学生“乐学”,老师必须“苦干”!《“完整儿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情意”课堂设置,“浸润式、暖认知”等概念的提出,处处体现了传承与创新。在张明霞看来:小到给学生写一段评语,发一个会议通知,大到一次演讲、一次公开课,都要体现附小的文化、附小的水平,附小的特色。把希望的种子及时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既要慢工出细活,又要适时点燃一把火,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孩子们才能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走近才能走进。

  同事眼中的张书记:大格局

  从语文老师到年级组长,从教务主任到副校长,从副校长到党委书记,张明霞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院落,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对附小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怀有特殊的情感。

  青年教师眼中的张书记。“看到你,就想到自己的女儿……”这是张明霞与英语老师高纯谈心时的开场白。轻轻的、暖暖的一句话,立刻让这位俊俏干练头发乌黑浓密的大眼睛姑娘眼眶湿润了。说话时嘴角一直挂着微笑的高纯老师对我说: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青年老师看成自己的女儿,不仅是嘴上说,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手把手地教,她是一个“智多星”。“张明霞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这是语文老师陆薇琳对我说的。她至今还记得刚到附小时,张明霞带着许多老师来听她的课,这一“突然袭击”让她不知所措,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节课上完的。课后张明霞专门找她谈心,充分肯定她的基本素质,希望她努力钻研教材,多向师傅请教,并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进步,亲自指导她备课。后来在学校的一次公开课上,张明霞对她的评价是:判若两人,脱胎换骨。推荐她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公开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青年教师眼中:张明霞有困难她担当,有荣誉是功成身退的“大树将军”。

  中年教师眼中的张书记。“她是我的搭挡,是我的老师,一步一步走来,她确实厉害……”数学老师杨蕴峰拉开话匣子呱呱不停地讲述着——“在管理和处理问题上,她很果断,总能管到点子上、讲到心坎上,抓到痒处、点到痛处。据我所知:张书记找过很多老师谈心。拉家常,孩子、爱人、婆媳、工作,推心置腹,谈着谈着,谈到最后都哭了……”“张书记各个学科都很内行,我们学校组织的活动,那是中央电视台的水平……”音乐老师滕蓓如数家珍地对我说:我们学校的“诚勇管乐队”组建十多年来已颇有名气,经常活跃在校、市、省的各个场合,还先后赴港澳、奥地利参加“国际缤纷管乐艺术节”、“相约维也纳——奥地利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演出活动。我们学校班班有歌声、月月有活动,一年级入队典礼、六年级毕业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艺术节、科技节、迎新年晚会,都是无锡市的“名牌”,学校的传统节目,都全程直播。这些重要活动,张书记都亲力亲为,全身心地投入谋划与指导,也总能帮助我们想出高招妙招,化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中年教师的眼中:张明霞是不知疲倦,工作认真负责,追求极致的超人。

  老教师眼中的张书记。“她比我小,但在附小,她比我大很多,这个大是一种格局,一种才华,是一种担当,是一种付出。在我们一起相处的30多年里,她是我最敬佩的领导,是女儿最喜欢和受益的老师,是工作上要求严格,生活中问寒送暖的良师益友,我愿意和她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这是年长于张明霞的音乐老师陈晓悦在2018年教师节,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播放的一段录音。这段感人肺腑的39秒录音讲话,充满了真情与激情,让无数现场的老师潸然泪下。

  这个由张明霞倡议并精心策划的:为附小每位《从教三十年》老师制作一段微视频,“背靠背”采访主人的同事、学生和家人,通过细节集中展示从教30年的感人故事。节目制作好之后,在教师节的全校教师大会上播放。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全校师生喜爱。她在为别人做节目的时候很投入、很坦然,但轮到她自己时,看了同事为她制作的视频之后,还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不由自主地说:这个荣誉,那个荣誉,从教30年的荣誉是我最看重的荣誉。

  在老教师眼中:张明霞一有空就跟班听课,找同事谈心。起点不高,标准高。貌不惊人,行动感人。她是一个自带光源,对教育始终怀抱热忱之心,对学生始终充满关爱之情,对生活始终保持积极心态的贴心人。

  女儿心中的妈妈:大奉献

  张明霞是独生女,双亲都已80开外。她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自己也有一个独生女。女儿印象中:跟着妈妈在附小读书,在学校基本上看不到妈妈,只有回家才能看到。听听姑娘是怎么说的:

  妈妈从小就很会“忽悠”我。明明是“奥数题”却变成了“聪明题”,让我做完了还想做。在家做的分明是课外作业,却变成了我表现好的“奖励”!漫漫长大了,我也习惯于、乐于被妈妈“忽悠”。学习上也很少让妈妈操心,比较顺利地考入南京大学,这让老妈或许也能得到些许安慰。

  “其实你若走近了,和她的心接通一次,便能看到她亦有很多的不敢,不能,不理智、不坚强。亦能看到她有很多的‘如果可以,假若重来……’”这是女儿远在美国留学,在妈妈《从教三十年》时,写给妈妈的一段话。这也是张明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她还对妈妈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

  30年不是很短的时间,在这每一天中,你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学校和为学校其他学生付出。虽然最近几年你总是说,你对于我的爱,对于我的教育,远远没有对别人来得多。你总说:你把你的爱和教育都分给了学校其他学生。但我不以为然,每一天你都在教会我,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如何在这个社会上成长。我相信这些知识,是远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

  在母亲看来:她只是一个5分的妈妈(满分10分)。而在女儿的心中:妈妈同样也是5分(满分)。

  张明霞自述:宠辱不惊

  起初,我只是想当一个老师。真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除了嗓门比学生大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当我躺在手术台上即将临产时,我才真切地感悟到:哪个孩子不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呢?真切地感悟到:一个老师的责任。正如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言:教育无他,爱与榜样。小学老师尤其如此。

  从小憧憬当老师,19岁从师范毕业来到锡师附小执教,由当初的喜欢到喜爱,由娃娃教娃娃到教出了妈妈的味道,找到了外婆的感觉……这一晃在附小已经工作了31年。这30多年,不仅仅是年轮的环绕,而是不断成长、不断积累、不断蜕变的过程,也是使命与担当的招唤,耳畔仿佛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这声音来自于朝夕相处的耄耋双亲、远在重洋的宝贝女儿、更是校园里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蛋……

  有所为,无所求。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每次落泪的时刻都可以一笔勾销,却为曾经的坦率所造成的任何一个伤害而深感内疚。执着于每一个过程,而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有时坐在办公室望着校园里那棵百年梧桐老树遐想——假如有一天我不能再进教室,就坐在树下,倾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目送老师们来去匆匆的背影,这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我愿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这片热土!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