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零起点教学”,让孩子轻松度过适应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9 来源: 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

  “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爱好,讲一讲自己名字的故事?”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一年级的孩子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是万科城民主小学入学课程中的一幕。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进入全新的学习环境也许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相比孩子们的兴奋,家长们却有些担心:孩子没有知识基础跟不上怎么办、要不要额外补课等等。为了解除家长的疑虑,徐州市万科城民主小学开发了“入学周课程”,引导孩子“零起点”学习。

  落实“零起点教学”,开发“入学周课程”

  2017年9月,从新生入学季开始,这所学校就着手开发了“入学周课程”,尝试站在小学视角,与幼儿园教育对接,改变传统幼小衔接思路,真正落实“零起点教学”,这种做法已经延续了三年。

  “入学周课程”是什么?

  通过活动化的课程,让学生从感性上熟悉校园,亲近伙伴,养成习惯。同时通过各学科起始课程,为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常规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将常规教育和课程启蒙两部分内容作为课程实施的目标:

  三个小目标

  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

  通过熟悉校园和同伴,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堂常规;

  初步感知小学各学科学习的内容,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

    “入学周课程”为什么?

  用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儿童进行角色转变、环境适应、学科启蒙和行为养成,为孩子们创设安全、轻松的“心理过渡期”,以期更好地进行小幼衔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让初入学儿童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入学周课程”学生纪念手册

  “入学周课程”有什么?

  以培养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一方面依托教材,以学科为单位安排各学科起始课程活动;另一方面,将安全、常规教育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通过一周的时间,将这两部分内容灵活安排进每天的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还设计了学生、教师和家长三套指导手册,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

    “入学周课程”教师指导手册

  创新评价方式,让孩子乐中学

  为了使“入学周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完备、更科学,学校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在学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小学学习后创新考试评价方式,把平日的学业测试变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闯关活动,把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融入丰富的智力游戏之中。

    语文学科的“火眼金睛”“能说会道”,

  数学学科的“袋鼠蹦蹦跳”“我是智慧小达人”,

  英语学科的“好朋友对对碰”,

  科学学科的“纸杯叠叠高”,

  音乐学科的‘“我是小小音乐家”,

  体育学科的“超级蜘蛛侠”“看谁跳得远”

  ……

  这些情智共生,智趣兼得的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学校秉承“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将被点亮”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对学生实施全方位教育,向学生播撒知识的阳光,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落实规范办学的目标。

  学生、老师、家长怎么说

  立足儿童立场,落实规范办学

  让儿童成为学校的中心

  让学校成为儿童的乐园

  学生说

  丁宇阁同学:百日大闯关实在是太有趣了,不仅让爸爸妈妈看到了我们这一百天的学习成果,还让我们在玩乐中进行了课本知识复习,感谢老师们为我们设计的这一天!

  赵梦圆同学:一百天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还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习惯。今天,学校为我们精心准备了精彩的演出和有趣的闯关游戏,我们都玩得好开心,我要在万科城民主小学度过更多幸福的一百天!

  家长说

  李雨桐爸爸:孩子通过周课程的活动,从思想,行为等方面有了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我的孩子,一直是老年人带,在生活方面适应性差,通过周课程能够慢慢适应小学的生活,使孩子的小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端。

  李浩源妈妈:我感觉孩子真的有很大的变化,自己主动地背上小书包进入学校和教室,早上再也没有起床气了,放学主动给我讲在学校的趣事,真的感谢入学周课程让孩子这么平稳地度过了入学关键期!

  老师说

  陈素素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刚工作就接手一年级班级,心里忐忑不安。但在入学周课程的指导下,一周的时间带领学生熟悉校园、亲近伙伴、了解规则、感受知识的魅力,不知不觉自己和孩子们慢慢熟悉了,也逐渐放松了,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校长裴心连:在规范化办学的历程中,学校不懈地追求着转变和提高、进步与完善,用百倍的努力去成就最好的教育,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征程上不断探索和努力。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