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2020年 > 家教小故事 > 正文

【家教小故事】系列之三十三:奶奶,不信您尝尝

作者:周红军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了树立良好家风,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策划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这些故事作者各异,有父母、有孩子,还有事件经历者;视角有别,或谈习惯培养,或谈行为养成,或谈民主家风。我们相信,这些情感真实、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发出的育人魅力,定会让你有所思、有所得。

  母亲肠胃不是太好,我们给她订了一份酸奶。长期劳作的母亲从没喝过牛奶,总是以“喝不习惯”为由不喝,虽然我也经常劝说母亲喝酸奶有利于消化、有助于睡眠等,但母亲依然坚持己见。我知道,母亲是因为节俭、怕开销大增加我们的负担而舍不得喝。

  我跟儿子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儿子一拍胸脯,说事情包在他身上。看着小家伙信心满怀的样子,我满腹狐疑。

  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说要喝酸奶。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用吸管,而是费力地把盖子掀开,闻了闻,忽然惊讶地说:“酸奶变味了,肯定变质了……要不要扔了?”儿子征求性地看着母亲。

  母亲一贯爱惜东西,听说酸奶坏了要扔,立马表示反对。儿子见状,说:“奶奶,不信您尝尝。”母亲喝了一口,说:“就是酸,不像坏的啊!”儿子装作不相信的样子:“您再喝一大口感受看看。”母亲又喝了一大口,咂咂嘴说:“没坏呀!”“不会呀,我刚才闻了,好像很酸的样子,您再喝喝。”儿子显示出很着急的样子,为自己辩解道。

  母亲又喝了一大口,眼见一瓶酸奶喝得差不多,儿子扑哧一笑:“奶奶,您以后就应该这样多喝喝,对您身体有好处,真的!”一席话说得母亲很是感动。

  儿子的言行让我感慨不已,还记得他小的时候,吃饭情况不太好,无奈之下,我们用激将法,常常说“你肯定吃不了三块肉”“你能吃一大口青菜?”等等类似的话来激励他,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吃饭的表现总体有进步。想不到,他把我们平时的方法“活学活用”,让人捧腹的同时又多几分欣慰。

  正确的言传身教,是为人父母者及成人一族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性的养成予以进一步的推动和鼓励。

  (图/钱新明)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家教小故事】系列之三十三:奶奶,不信您尝尝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了树立良好家风,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策划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这些故事作者各异,有父母、有孩子,还有事件经历者;视角有别,或谈习惯培养,或谈行为养成,或谈民主家风。我们相信,这些情感真实、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发出的育人魅力,定会让你有所思、有所得。

  母亲肠胃不是太好,我们给她订了一份酸奶。长期劳作的母亲从没喝过牛奶,总是以“喝不习惯”为由不喝,虽然我也经常劝说母亲喝酸奶有利于消化、有助于睡眠等,但母亲依然坚持己见。我知道,母亲是因为节俭、怕开销大增加我们的负担而舍不得喝。

  我跟儿子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儿子一拍胸脯,说事情包在他身上。看着小家伙信心满怀的样子,我满腹狐疑。

  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说要喝酸奶。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用吸管,而是费力地把盖子掀开,闻了闻,忽然惊讶地说:“酸奶变味了,肯定变质了……要不要扔了?”儿子征求性地看着母亲。

  母亲一贯爱惜东西,听说酸奶坏了要扔,立马表示反对。儿子见状,说:“奶奶,不信您尝尝。”母亲喝了一口,说:“就是酸,不像坏的啊!”儿子装作不相信的样子:“您再喝一大口感受看看。”母亲又喝了一大口,咂咂嘴说:“没坏呀!”“不会呀,我刚才闻了,好像很酸的样子,您再喝喝。”儿子显示出很着急的样子,为自己辩解道。

  母亲又喝了一大口,眼见一瓶酸奶喝得差不多,儿子扑哧一笑:“奶奶,您以后就应该这样多喝喝,对您身体有好处,真的!”一席话说得母亲很是感动。

  儿子的言行让我感慨不已,还记得他小的时候,吃饭情况不太好,无奈之下,我们用激将法,常常说“你肯定吃不了三块肉”“你能吃一大口青菜?”等等类似的话来激励他,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吃饭的表现总体有进步。想不到,他把我们平时的方法“活学活用”,让人捧腹的同时又多几分欣慰。

  正确的言传身教,是为人父母者及成人一族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性的养成予以进一步的推动和鼓励。

  (图/钱新明)

责任编辑:范文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