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建平:明灯指引学子前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郎建平,苏州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处秘书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研究员、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和资源分子精准转化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等省部级科研奖项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40多篇,他引8000多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受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编写专著3部。郎建平1984年苏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93年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1995-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历任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和院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执行主任、主任及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和院长兼学位办主任。自2001年回校任教以来,已培养博士28名,硕士75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和“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此外,郎建平自2005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4项。 

  苏州大学郎建平教授自2001年以来已培养研究生103名(其中博士28名),先后有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4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硕士毕业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有33名在高校教书育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郎建平教授在将近二十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育人风格。 

  先进事迹: 

  科研入门,因材施教,不断体现创新思维 

  每一位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都曾心存迷茫:“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怎么做才有意义?”郎老师深知对刚踏上科研之路的研究生而言,选题正确对他们今后一生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他会在一开始就告诫每个入学新生:“选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勇气。只有在科研方向上具备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令你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具备创新性和引领性。”对于这一点,他的弟子、苏州大学李红喜教授深有感触。

  李红喜在2002年考入苏州大学跟随郎老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稀土/硫醇化合物及其应用。稀土/硫醇化合物很难合成,当时已有数种合成方法的报道,如稀土卤化物与硫醇的碱金属盐反应,有机二硫化物氧化加成至二价稀土化合物,稀土/硫醇盐和单质硫反应。郎老师提出用硫醇和已知的稀土化合物进行质子解来合成稀土/硫醇化合物的方法,这一方法较少有人采用,尤其是用高浓度的硫醇常会导致难溶的稀土/硫醇聚合物而无功而返。但是郎老师认为这条路肯定能够走通,李红喜也认可这一点。

  为解决这一难题,在郎老师的指导下,李红喜查阅了许多的文献,发现已有4种方法报道:在较低温度下使用低浓度硫醇;用有较强配位能力的溶剂直接溶解难溶的聚合物;用含大有机基团的硫醇;在非质子溶剂中用稍过量的硫醇及非配位的叔胺。但这四种方法形成的均为单核及双核稀土/硫醇(硫酚)化合物。他们不断尝试,终于得到了数个不多见的四核簇合物,并发现它们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速率比起始物快,形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较高, 产物的聚合度分布性更窄。该项工作最后发表在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J. Am. Chem. Soc.上。同行专家对该论文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文的结果优秀、报道完整,结论也是十分新颖”。就这样,郎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开创了多核含硫团簇的新时代,随后有近两百篇高质量的多核含硫团簇材料论文得到发表,其中受权威的无机化学评论期刊Coord. Chem. Rev.主编的邀请发表了3篇综述文章,在该国际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研过程,以身作则,时刻强调奋斗理念

  回国后,郎建平教授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作为导师,我们带头给大家树个榜样,慢慢地学生们的奋斗理念就带上来了。”这是郎建平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教师、科学家和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在用行动阐释着朴素务实的工作信条。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摸索和尝试,郎建平科研团队探索出了金属团簇化学及三阶非线性光学的研究路径,在同行中独树一帜。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基于钼(钨)铜硫簇的超分子立方体的合成,得到了由8个四核钨硫铜簇核和12个氰根组装成的簇基超分子立方体,该立方体骨架含有32个金属原子,实现了国际已知超分子单立方体中金属原子数量的最大化,该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J. Am. Chem. Soc.上。他们首次用W/Cu/S簇基多孔MOF对碘的吸附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由于他们在Mo(W)/S/Cu簇合物以及簇基超分子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杰出的表现,先后受Chem. Soc. Rev.和Coord. Chem. Rev.主编的邀请发表了4篇综述文章。此外,他们将含有两个双键的有机配体植入到三维MOFs中,利用其产生特殊的区位效应和立体效应,通过紫外光照使得在溶液中难以进行的有机分子的区位专一或立体专一的[2+2]环加成反应进行。该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Angew. Chem. Int. Ed.。同行专家高度评价了此项工作,认为该工作为固态光化学和材料化学,特别是设计智能材料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美国加州大学著名超分子化学家S. M. Cohen在Chem. Rev.上对该工作有较大幅度的正面引用,该文被国内外同行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引用270多次。他们通过具有特定官能团的有机桥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合成得到具有特定纳米孔径的MOFs,并用它首次实现了固相分离有机芳香化合物萘和蒽,该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美国Texas A&M大学著名超分子化学家H. C. Zhou在Chem. Rev.上对该文有较大幅度的正面引用,该文被国内外同行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引用100多次。

  近来,他们在烯烃配体中引入F基团,合成了含锌的MOF晶态材料。该材料在紫外光照下发生[2+2]环加成反应,产生非对称性机械应变力,迫使晶体本身发生右手螺旋、弯曲以及碎裂等机械行为,同时通过氢键导向的策略制备了光-机械响应复合薄膜PVA-MOF,该薄膜表现出很高的光-机械能转换效率,显示出此类材料在光学器件、仿生机器人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途。该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今年初,他们又首次提出了一种在固态烯烃环加成过程中配位驱动的立体控制形成纯环状异构体的新策略,无需分离异构体副产物就可以获得所有相关的环加成产物,该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这些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均通过郎老师带领学生们反复试验和理论模拟才获得成功。郎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的每一名学生,“努力、勤奋”几乎成了每一个从郎老师课题组学生的标签。

  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全面提升育人维度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郎建平教授始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实验室,学生们时时仰望导师。从指导第一个学生开始,郎老师就告知学生做科研如同做人。无论做实验,还是整理数据、撰写文章,要时刻谨记学术诚信,也要时刻迸发创新思维。因此郎教授很注重与学生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但是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是“80”“90”“00”后,与郎教授有不小的代沟,其他教师也时常抱怨与学生沟通存在困难,而郎教授会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目前在美国Starks Associates Inc.公司任职的陈博士,大二就进入郎教授的科研团队实习,后来又在郎老师名下硕博连读,但该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他常有科研想法,却难与团队其他教师和同学沟通合作,每次他与其他人发生争执后,郎教授都会找他谈心,先肯定他的科研想法,再教导他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经过多次努力,他开始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科研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经常工作到深夜给郎教授发邮件,兴奋地告诉郎老师他今天做出什么结果,现在有什么想法。郎教授也是迅即回复鼓励,遇到有新奇独特的科研想法,第二天一早肯定会到实验室找他讨论。陈博士的科研能力快速提高,成了课题组多年来的正能量标杆。毕业时,他发表了10篇高质量文章和11个授权专利。陈博士的父亲也很感激郎教授,认为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郎教授的指导,受益终身。这个例子也使得郎教授启发颇多,原来教师的耐心和言行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如此之大,此后教导学生,郎教授亦如此。

  学生的科研成果一经出版,国内外同行纷纷发来祝贺,让学生感受到科研有艰辛、也有快乐。每年郎教授会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也邀请著名学者前来访问交流,让学生时常感受到科研世界的精彩。所有这些让郎教授和学生都有了巨大的回报: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4篇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8位博士、75位硕士顺利毕业,他们有的在国内外高校从事科研,有的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在政府部门工作,均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如今,每几年一次的课题组交流会,已成为遍布五湖四海的毕业生最大的期盼。回到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不仅能够见到敬爱的老师,还能切磋交流课题组最新的科研成果,再次聆听老师的教导。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郎老师的循循善诱让大家面对社会和工作时体会到了比别人更多的温暖,老师们当年的教诲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