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隔离防护和养生保健的中医之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7 来源: 《新华日报》

  中医药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 与西医学的诊疗理念相类似,强调以预防疾病为上策。通过辨证论治的理论“以不变应万变”,在历次传染性疾病流行时,中医药都曾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轻中度患者的痊愈率、抑制向重症转化、改善重症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恢复期患者后遗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避邪气 香囊防疫

  古代医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瘟疫流行时的预防措施。一方面是环境消毒。《本草纲目》等书中记载当疫气流传, 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和硫磺等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 类似于现代所谓的“空气消毒”;另一方面是个体预防,主要目的是扶助人体正气,防御邪气入侵,如意念吐纳法、药浴法、悬挂佩戴法、熏香法、服药法、精神调摄法等。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中草药散发的浓郁香味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平时可随身携带、上班放在办公桌上,可形成一个药香屏障,保护个人健康;晚上临睡前把香囊和口罩放在密封袋一夜,让药香浸透口罩,起到随身防疫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慎用。

  药食同源 健脾祛湿

  居家防疫期间,由于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少,消化能力稍差,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一天只吃一餐的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而且还会降低免疫力,不利于疫情防护。人体每天基础的新陈代谢会消耗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与呼吸相伴的水分消耗表现尤其突出。进食频率的减少,常常伴有水分摄入不足,会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现象。

  因此,每餐食量可以适当减少,但要保持每日三餐的饮食规律,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中医将新冠肺炎辨为湿邪为主,饮食上更要强调少吃油腻类的,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冬瓜、扁豆、山药、胡萝卜、茯苓、芡实、莴笋、茼蒿、鲫鱼等健脾祛湿之品,也可以多吃一些小米、百合、莲子、红枣等安神养心之品。当然饮食还要因人而异,譬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痛风等患者要严格按医嘱。还有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少吃如牛肉、羊肉、红枣、桂圆等热性食物。虚寒体质的少吃苦瓜、苦菜、海带、紫菜等寒性食物。

  纾解气郁 宁神静心

  中医认为七情可以致病。本次疫情初期,出于对疾病未知的恐惧,普通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很正常。关键是如何调整,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中医认为的情志调控。体质虚弱、个性敏感的人,要尽量避免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少看带有戾气和煽情的视频或图文信息。这类信息会使身心压力增大,导致免疫力下降。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也可以学习书法绘画等感兴趣的技艺,让精神世界充实起来。对于忧郁、情绪低落者,可以观看喜剧作品调节情绪。对于烦躁易怒、容易激惹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做做运动,将不良情绪适度宣泄出来。此外,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是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因为23点以后进入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不易入睡。另外建议中午11至13点小憩15-30分钟。

  辨证用药 增强免疫

  与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在戴口罩做好严格防护的基础上,服用卫生部门公布的中药方进行预防,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防疫汤以扶助正气、清热解毒、芳香化湿为主,提高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要辨证用药。气虚体质以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活动劳累时诸症加剧、恶风、易感冒等为主要见症。居家调养可用人参、黄芪选其一,每天5-10克,代茶饮或水煎服。内热重、易上火者可以西洋参代人参;血虚体质以面唇舌爪甲淡白、心悸、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等为特征。居家调养可用阿胶 6-10克、枸杞子 10-20克、当归 10-15克,选 1-2 种水煎服;阴虚体质以面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腰腿酸软无力、体瘦、口干咽燥等为主要特征。居家调养可用沙参、麦冬选其一,每天 10-20克,代茶饮或水煎服,或用百合、山药等入汤粥米饭等主副食品中;阳虚体质以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冷痛、精神萎靡、自汗、口淡不渴、喜热饮食、五更泄泻等为主要特征。居家调养可用鹿茸 1-5克、肉苁蓉 10-15克、肉桂 1-3克,选 1-2 种打粉冲服或水煎服;痰湿体质以形体肥胖、皮肤多油、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等为主要特征。居家调养可用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选用 1-2 种,每味 3-6克,代茶饮或水煎服。段世静

  (本文指导医师:谢立群,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