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1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聚焦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在孙中山寓所合影。主要人物:孙中山,李大钊,邓中夏(上图一排左一),向警予(上图一排左十),毛泽东(上图三排左二),恽代英(上图三排左八)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参与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伯渠,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人物

  叶挺:在烈火与热血中永生

  叶挺,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叶挺从小就喜好练拳习武,此后又是多所军校的正规科班出身。他不仅精通陆军业务,作战时还身先士卒。1923年,陈炯明进攻广州总统府时,叶挺亲自手持一挺“花机关枪”(即冲锋枪)扫射叛军,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

  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屡建奇功,威名远扬。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上攻平江,战汨罗,夺汀泗,袭贺胜,破武昌,独立团打遍两湖无敌手,赢得“北伐先锋”和“铁军”称号。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担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参战。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又任总司令。叶挺对执行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方针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1年1月在皖南新四军军部被国民党军队围攻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新四军由叶挺指挥。叶挺率军血战。兵败之际,叶挺提出,以一身而赎部下。在狱中,蒋介石亲自劝降。叶挺作《囚歌》以表心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出狱后的叶挺,第一件事并不是通知家人,而是在10小时之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继1924年在莫斯科加入共产党后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电文发出后第二天,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批准电文就发给了叶挺。1946年4月8日,也就是叶挺出狱后第30天,他携家人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境内遇难。周恩来在发表的悼文中沉痛地写道:“希夷(叶挺字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至今,人们不会忘却“叶挺”这个名字。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