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1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聚焦

  中共一大:开天辟地

 

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在90年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90年前是一座极其平常的小楼。然而,正是在90年前这个日子,正是在这座小楼,发生了一件绝不普通、绝不平常的事情:12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来自不同省份的中国人,成立了一个当时只能是秘密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

  其实早在1920年秋冬到1921年春,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先进分子就先后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并进行早期的革命活动。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汇集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的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另外,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李大钊和陈独秀都因当时有事无法脱身而没有参加党的一大。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大会的最后一天,由于受到租界密探的惊扰,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现在的人们或许无法体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出现,对于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有多么重要,让我们用一大12名代表之一的毛泽东以后的一句话来说明她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人物

  陈独秀:建党创始人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曾是毁誉相参的人物。不管怎样,他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在建党之初,他又是国内一代先驱的启蒙者,追溯中共的建党不能不提及陈独秀。

  陈独秀一生用过的名字,据查考有38个之多。在报刊上曾用“三爱”“仲甫”“只眼”“实庵”“致中”等。签发中共中央文件,常用“T·S·Chen”。党内同志谈话常称呼为“老先生”“老头子”,或在党内文件中干脆简称一个“老”字。

  陈独秀少年时便痛恨八股,为敷衍母亲而去应考,却高中第一名秀才。进入20世纪后,陈独秀作为第一代赴日留学生,于1901年自费进入东京专门学校。

  回国后,陈独秀在上海、安徽等地参加反清革命运动,并创办报刊,在当地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办《新青年》杂志名扬全国。这本每期编辑费和稿费总共不超过200块大洋的杂志,却喻示着一个崭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创刊号上,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也在此刊上登出。陈独秀以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在当时受到全国进步青年的敬仰。

  蔡元培闻其大名,特聘他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上任以后并不开课,而是专心致力于文科改革。当时国内提倡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大多荟萃于北大文科,陈独秀在箭杆胡同9号的寓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指挥部。

  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大力鼓动,被师生视为领袖,曾一度被捕。出狱后他在思想上转向共产主义,前往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共产党发起组的前身。1921年中共召开“一大”时,正是由上海组织发起并通知各地代表到会。尽管陈独秀因受聘广东省教育厅长(后未到职)没有出席大会,只派包惠僧代表他参加,在缺席情况下被推举为中央书记。“一大”闭幕后,陈独秀遂回上海主持中央工作。

  陈独秀投身革命后,放弃了还算殷实的家产。在北大他月薪300块大洋。专职任党的领导后,就靠组织上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贴和出版的《独秀文存》的版费维持生活,有时只穿一件汗衫,一天喝两顿稀粥。

  从1921年7月的中国共产党“一大”,直至“五大”,陈独秀都是最高领导人,先后有书记、委员长、总书记的职务之称。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是中国最先进思想的代表,与中共建党时的其他领导人大都是师生关系。不过由此也滋长了一种负面结果,那就是造成党内家长制,陈独秀以自傲和自我封闭落后于革命潮流,最终陷入歧途未能自拔。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陈独秀积极宣传全民抗战,他既不加入国民党,也没有回到共产党阵营,而是独树一帜,讲演、宣传抗战的主张。随着抗战的深入,陈独秀辗转来到四川江津隐居,继续进行语言文字研究,写成《小学识字读本》。他靠给一些报纸写稿谋生,同时接受一些北大故人的接济,日子过得清苦。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潦倒中逝世。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